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历史与空间:山水画与道家思想

日期: 2013-05-16
浏览次数: 1166

文章转载自2013年5月15日香港《文汇报》

文: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徐莉萨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都崛起于春秋战国之世。后来,儒、道的对立和互补,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思想体系。山水画自五代十国成熟,至北宋成为文人最重视的画科,并于后世得到长足发展。同样是描绘自然风光,但中国人称「山水画」而不像西方称「风景画」(landscape)是有其文化意义的,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游山水、写山水可以陶冶情操的一人生价值取向,比「风景画」更重视哲理性。然而山水画以自然之物作为主题,却又与道家思想深深契合,因此欣赏山水画的同时,了解道家思想,有助从文化角度认识中国艺术。

  崇尚自然

  道家以「道」为最高原则,「道」虽然不能言寓,却是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就是宇宙的原本。六朝的宗炳是个旅行家、画家和画论家,他在《山水画序》说中「山水以形媚道」,即是画山水不仅要表现山水的外在形貌,还要借着描其外在形貌来作为「道」的借养之资,而这「道」也就是道家之「道」。清初画家石涛《画语录》第一章是「一画」,他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即就是老子的「道生一」和庄子的「一之所起」(《天地》)的「一」。「一画」破混沌,衍生无限。石涛说他写《长干图卷》(图1)是「落落然,何烦假修饬」的。观这幅画结构谨严,用笔豪放老辣,描绘形象时不用太过复杂的刻画。这时由于石涛经过长时期行万里路写生,体悟「万象之根」,落笔时才能在如此精到地再现他心中的自然。

  天人合一

  道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同样,画山水时要做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唐志契《绘事微言》)通过审美观照,让超越于人格的审美主体,与自然客体之美融为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如何达到审美的主客合一?对主体的要求就是「心斋」(《庄子.人世间》)。庄子认为「虚」是与「道」相接的,「心斋」是「唯道集虚」,虚静状态的表述,其具体表现是「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不凭感官体察外物,而是当进入虚静后,让存在于心中的道与万物的道相接来体察外物。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指出画家要有「林泉之心」,那么人与山水可以达致双向「移情」,那么画家笔下的山水四季显出不同的生命形态,而那些不同的生命形态影响到人的情绪便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现象;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春山烟云联机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林泉高致.山水训》)

  郭熙《早春图》(图2)中的树木正在发芽,溪水开始解冻,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潮湿的水气,呈现出早春时节欣欣向荣的情景。但细看之下便会发现郭熙所描绘的物象其实是不合比例的,反映他追求的是达到人情人性与山水的共鸣,而不是客体的外在形象。

  虚实相生

  在老子的思想中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橐钥即是风箱,其本身是个「实」体,但风箱里必定有「虚」的地方,方可以生火。所以「虚」和「无」并不是绝对的无,而且有其用途。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对比起着墨的地方就是属于「虚」的部分,试看沈周《夜坐图》(图3),描绘是深夜,但画中的背景是留白的,是虚的,并未有用墨把属天空部分渲染成黑漆,只用一枝燃亮的蜡烛来暗示时间。而在这一大遍留白的地方,又成为画家发表其思想的园地,沈周在此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夜坐记》,再次说明画中描述的是晚上发生的事情。原来沈周这一晚半夜醒来便再无睡意,于是点起灯来看书。蓦地原是万籁俱寂的环境,沈周却听见风吹竹木之声,狗吠声和鼓声。过去他也听过这些声音,但也只是「接于人耳目中也」,这一晚听后便「心趣随之」,那是因为他是透过「斋心(即「心斋」)孤坐」进入「定静」,于是「心体之妙」,这种「妙」正是上文所谓「天人合一」后,人所能体悟的妙道。

  精神解放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即摒除了世俗功利干扰,才能进入凝神专注的审美态度。《庄子.田子方》提到一个关于绘画的故事:宋元君请了一些画家来御前挥毫,画家都提早来到准备画具,但有一个画家姗姗来迟,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行过礼之后便径自走回宿舍。于是宋元君派人去跟踪他,竟见他解衣裸身,轻松地盘腿而坐。宋元君却说这个才是真正的画家。庄子认为只有那位「解衣盘礡」的画家流露真性情,是真的画家。其它画家在王帝面前太拘束,太功利了。庄子主张艺术家要绝对自由,他把精神的自由解放称为「逍遥游」。画山水也是一样,要打破局限,追求自由。因为画家下笔时若拘泥于画幅有限,就不能尽录一望无际的真山真水,画作也就没有撼人的气势。从郭熙的《早春图》可见山水画为了打破这种限制,不讲求精确比例和透视,放弃采用焦点透视法,重点是让观赏者从不同角度欣赏景色,移情于画中山水畅游,如庄子所说由「有待」进入「无待」(《逍遥游》)的境界。那么我们便能明白何以唐代画史家张彦远说当时的画家能「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历代名画记》)了。

  今天我们看山水画时或会问:画中描绘的是哪座山呢?当摸不着头脑时,眼前的画作便与我们有着审美距离,难以投入欣赏了,然而当了解到道家在思想层面上给予山水画无尽的发挥空间的时候,明白画家描绘的并非客观事物,而是对自然的观照的时候,即能够与画家一起在山水间逍遥游了。(本文及图片由城大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1 - 08
来源:视频号民国悲歌
2025 - 01 - 08
来源:视频号如果没有这个男人,可能100个中国人就有99个会变成瞎子
2025 - 01 - 08
来源:视频号历史深处的民国
2025 - 01 - 06
来源:视频号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