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张文勋文集》续二跋

日期: 2017-09-30
浏览次数: 1231

  七月初的时候,文勋师召我到府上,交给我两份整理好的文稿。一份是近几年来文勋师陆续写的文章和一些报刊对文勋师的采访,一份是文勋师新作的诗词楹联。另有去年文勋师新出版的《书山掏宝的苦与乐》。文勋师想把这些零散的东西汇集在一起,作为《张文勋文集》的续集二。同时告诉我还有一部家书的稿子已经在出版社了。我建议勋文师何不把家书也一并放入,文勋师欣然同意。于是有了现在这部两卷本的《文集》续二。

  绵绵无穷的时间最是经不起回首。不经意间,诸多岁月已然逝去。犹记2013年四卷本《张文勋文集》续集的出版,却已在四年前;而距2000年首部六卷本《张文勋文集》出版更已17年之久;再远一点,距始受教于文勋师门下算起,则转眼就快四十年了。现在文勋师九十有一,我自己也是“奔七”之人,师生情缘,能不深乎?

  新文集的内容,我原来读过一些,但很多没有读过。此次借编《文集》之机,花两三天时间,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除了对书稿作校订补漏的工作外,更像是又跟随文勋师的足迹回到过去的时光,“书山掏宝”,温故知新。在这样一次思想的旅行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古代的诗文和诗文论,不过是儒道佛思想的美学表达,所以文勋师后半生的学术研究,才那么着力于儒道佛思想内涵的开掘,晚期则更倾向于对佛学的研究体悟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先生晚期的诗作楹联,更多地向禅意与化境靠拢。当然,这个化境里,也可以体会儒的诚意与道的通脱。

  文勋师的晚年生活就是沉浸在“化境”里。触物起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以大和大同的心态处事待人,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不论是提携后进,抑或报效乡梓,或弘扬文化,先生无不尽心尽力,倾其所能。写字作文,对文勋师不是任务,更非负担。我敬佩耄耋之年的先生,文思仍汩汩如泉涌,即景总能赋诗,有题则可挥毫。根据文勋师在每篇诗文后的落款略作统计,仅2013年11、12月间,先生就属文10篇,作诗9首。文勋师早年曾有诗云:“砚浅能翻千里浪,毫轻足撰万言书”,而今笔风仍健,宝刀不老,虽已不构撰长篇理论文章,但先生之诗作或因岁月的磨砺,气韵更加舒展而深邃。

  刘勰《文心雕龙》总结为文之道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文勋师正是如此学以致用。最为生动的例证是文勋师那本翻了一辈子已经破损不堪的王云五小字典,至今仍视为珍宝。小字典当然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谁能保证就都知道都记得都掌握了?文勋师这种终身不渝、老老实实的好学精神实堪为后学楷模。由此又联想到的另一方面是文勋师恋旧惜旧的习惯与心理。我们总是喜新厌旧,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与旧世界决裂成为主导思想,仿佛一切旧东西都是落后的,应该彻底抛弃。其实现代化并非一定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走出去看看西方国家,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东西,甚至可以说视传统如生命,延及珍惜旧物。今天许多学者,更重视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个中道理,我们似乎今天还未完全弄明白。

  文集中首次批露的家书使我们看到文勋师作为慈父的一面。这批家书是先生的小女儿八十年代中期离家到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写的。彼时,先生的小女儿以云南省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现实了父女两代人同入北大的愿望,文勋师十分喜悦,也对小女儿寄以厚望。在新的环境和阶段里,文勋师对女儿如何打好专业基础,如何做研究写论文,如何养成良好的做学问的习惯,包括读书笔记要使用同样规格的本子以便将来的保存这样的细节,无不历历叮嘱,殷殷之情溢满字里行间。先生之女果然不孚所望,现今已是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此是后话。我能深深地体会文勋师对女儿的这种骨肉深情,不仅因为我自己也有女儿,而且因为这种情意文勋师也体现在对学生关切之中。我因忙于俗务,加之懒惰,文章写得不多,文勋每看到我写的文章,都要甚至不止一次地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文章他已经认真看过,写得不错,鼓励我要多写,以期有所成。

  去年我到国外探望女儿,临行前向文勋师告别,不想文勋竟已经学会使用微信,在现代通讯技术条件下,我与文勋师成了“微信好友”。在外生活一段时间,有些感触,不知怎么就一时兴起就凑了几道小诗,用微信发给文勋师斧正。文勋师大为赞赏,于不合律处辄加改动,并推荐到先生所编的《云南诗词》发表。等到我回来见面时,先生又教诲还是要多推敲格律,说只要有作品,他一定负责审定,希望我能持之以恒。自此师生间又多一个交流学习的新途径,不亦乐乎!只是我远没有文勋师的诗才与勤奋,提起未免汗颜。

  6月间,文勋师又按惯例召集众弟子,赐宴并赠诗。诗曰:“期颐不待苦追求,山自青青水自流。物我齐观皆大化,且听莺燕唱枝头。”文勋师解释,每日能吃能睡,读写如常,且晚间散步,听枝头鸟叫,亦一大乐事也。这样的状态,令诸生羡且慰。文勋师交书稿给我时再三说,这是最后的两本了,我对先生说,不封顶不封顶。以文勋师之体康笔健,作为学生,我期望再为先生编《续集三》。

 

                                     施惟达

                                           2017.9.6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8
来源:视频号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
2024 - 12 - 16
来源:视频号他游历过七十多个国家,曾与爱因斯坦共饮咖啡,与溥仪一同观戏,甚至在网上刷短视频发弹幕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0月5日前言1966年冬,北京。雪花在寒冷的空气中漫天飞舞,这些或大或小的精灵,形状不同,下降的速度也不同,有些雪花好像特别眷恋风,很久才缓缓地落在地上。在一个小胡同里,有一对老人在门口踮着脚向着路口的方向望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急切,好像在等待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半个小时过后,妻子朱端绶对丈夫熊瑾玎说:“回去吧,周总理那么忙,一定是有事耽搁了,或者因事情拖住来不了了。”“不会的,总理一向言出必行,他答应来给我祝寿就一定会来,你回去把饭菜热热,我再等一会。”熊瑾玎老人望着路口的方向。晚上七点多,两个身影出现在了路口,熊瑾玎赶紧向屋里喊道:“端绶快出来,总理来了。”夫妻二人把周总理和他的卫士长迎进屋,周总理一边走一边说:“不好意思,因工作耽误了时间,让你们久等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是夫妻二人余生中经常回忆的场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一起喝着花雕酒,一起...
2024 - 12 - 09
来源:视频号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才,堪称近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十全十美的男人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