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回忆人民公社时期的岁月

日期: 2024-11-18
浏览次数: 2

来源:布衣哥说事 2024年10月29日

文/郑祚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1958年至1982年那24年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时期,承载着一代人独特的记忆。

当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农村家庭。我家所在的团堡公社一心大队二生产队,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写照。生产队作为独立核算的基础单位,在公社的统一管理下运行。

分配形式主要是通过平时干活记工分,年底依据工分进行分红和分粮。以全队100个劳动力、全年总计30万工分、各种收入10000万元为例,一个工平均0.33元。若一个家庭一年挣工分5000分,折合500个工日,收入约165元,而分的粮食和其他东西价值120元,可得45元,若价值超过165元则成为欠款户。在我们团堡公社,一个工日能分红1元以上的生产队寥寥无几,大多在1元以下,甚至有的只有几分钱。人口多的家庭辛苦一年,到年底往往成为欠款户。

我们生产队仅有11户人家,20多个劳动力。社员出工干活,记工员会将详情记在工分本上,作为月结和年终分红依据。每到年底,队里会计收起记工员账本,统计出工分情况并张榜公布。记得1971年腊月29的晚上,全生产队社员在保管室开会。队长讲话后,会计开始公布每家劳动成果,区分缺粮户还是余粮户,大家都紧张地倾听着。结果公布,大部分家庭是欠款户,只有极少数无孩子负担的个别户发了几十元钱。那时我还小,依偎在父亲怀抱里,看到发钱时问父亲为何不给我们家发,父亲未回答,我却察觉到他脸色有些哽咽。那年春节我们没买新衣服,队里分了半边猪头,就这样过了一个年。

这段岁月虽艰苦,但也蕴含着人们的奋斗与坚持。它是历史的一部分,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研究那段特殊时期的社会经济和农村生活提供了珍贵的素材与记忆。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在特殊经济模式下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体验。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先贤早有定论,此公堪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绝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
2025 - 03 - 26
来源:视频号
2025 - 03 - 26
来源:视频号蒋百里,百年来绝无仅有的“奇男子”
2025 - 03 - 26
来源:百度2025年3月25日“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从这部电影诞生以来,它一路披荆斩棘,打败一众佳作,稳居豆瓣排行榜第一名。然而,这部诞生于美国的经典艺术作品,却曾真实的在中国上演。故事的主角叫徐洪慈,他是现实版的安迪。他15岁入党,18岁成为华东局青年干部,20岁在全国青代会上受到毛主席和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21岁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精通英德俄三国语言。人们都说:徐洪慈红得发紫,这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许多人甚至叫他老前辈。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毫无疑问,他将成为贫弱的新中国所急需的顶级医学专家。然而,一场意外正在悄悄到来,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他在此后的日子里14年间越狱4次,生死逃亡3万里。故事要从1957年讲起。这一年,24岁的徐洪慈正在上海第一医学院读书。这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