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我认识的阎明复

日期: 2023-08-25
浏览次数: 9

文/魏承思

我陪阎明复到了南怀瑾在番禺路的寓所。他说,胡锦涛再三动员他接任刚去世的汪道涵,出任海协会长,但自己犹豫不决。南怀瑾明确表示…

七月三日,被誉为中共高层最有人性的阎明复病逝了。消息传来,十分伤感,脑海里不断浮现他的音容笑貌。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阎明复的情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工作,他的外甥黄安国和我从同事成了好友。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和安国去北京出差,他邀我一起去看望小舅。此时,明复刚出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到了万寿路大院,远远看见他在院子里散步,个子高大,仪表堂堂,背有点微驼,说话的语速缓慢,英俊的脸上带着一丝疲劳和忧郁的神态,这就是我对阎明复的第一印象。他把我们带到家里坐下,话不多,但亲切和蔼。这次见面不久,他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我和安国进京办事还一起去看过他几次,官越做越大,但仍是那样亲切和蔼。逐渐熟悉以后,再叫阎部长有点拗口,安国就让我跟着叫他小舅。

宁死不说一句假话

听安国说,他的外公、中共“谍报英雄”阁宝航是基督徒,曾担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一九三一年,小舅阎明复出生后就接受了洗礼,外公给他取的名字是和三姐阎明光呼应的,寓意“光复”东北。在重庆,他读的是教会学校,每周五学生们都要做礼拜。因此,在他的人格里有着基督教精神。明复十六岁时进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后为哈尔滨外语专门学校)学习俄语,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后,在全国总工会担任口译,七年里无一句翻错,被称为“俄文口译奇才”,因而被调进中南海,担任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首席俄文翻译。一九五七年,他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他的顶头上司是杨尚昆。“文革”期间,阎宝航、明复父子都被投进秦城监狱。

阎明复的被捕是康生亲自下的命令,想从他的嘴里出邓小平和杨尚昆的黑材料。有一次,康生陪周恩来总理接见外宾。送走了外宾,康生说:“阎宝航抓起来了,阎明智抓起来了,明复为什么没有抓?”于是他就这样被抓了起来。宝航修死狱中,明复被关了七年半,出狱时几乎不会说话了。在监狱中,晚上只能面朝门口睡觉,让守卫可以看到,时间一久脸部就变形了。用郑格的话说:“那么英俊的一张脸都睡歪了!”

阎明复在狱中坚贞不屈,宁死不说一句假话,“文革”结束后受到邓小平、杨尚昆等元老的器重,一九八五年被选为中央统战部部长,很快又当上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九八九年“学运”爆发,阎明复的人性压倒了党性,不赞成对学生采取强硬手段,主张和他们进行对话。他一方面约请严家祺、戴晴等著名知识分子进行斡旋,另一方面又亲自和学生领袖对话,直至五月十六日还来到广场,表示愿意一起静坐和做他们的人质,劝说学生停止绝食。“六四”镇压以后,阎明复因此被免去职务。李鹏在其《六四日记》中说,这是李先念提出、邓小平赞同的。李鹏还假惺惺地表示对阎明复感到院惜。那么真相是怎样的呢?当时阎明复在压力下主动提出辞去书记处书记职务,杨尚昆不同意。杨问了邓小平,邓和杨尚昆的意见一致。但是李鹏和江泽民联名上书给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元老称:“如果阎明复不离开书记处,我俩无法工作,只能辞职。”在这样的压力下,邓小平不得不让步,将阎明复免职。

与江泽民的恩怨

江泽民和阎明复结怨是因为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事件”。江泽民对《导报》下手后引起全国性的抗议浪潮,以致骑虎难下。他到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和赵紫阳搭话,想取得中央的背书。赵板着脸说:“你不用和我说这件事,一张报纸弄成全国的事,你们怎么处理的?你和阎明复去说,让他帮助你解决。”于是阎明复秘密找安国进京了解“(导报》事件”的前因后果。赵紫阳由此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没有站出来支持江泽民。因此,江不但怨恨赵紫阳,而且迁怒于阎明复。多年以后,江泽民三次约见明复,前两次是向他了解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由“蜜月”到冷战的过程。一九九八年,阎明复牵头举行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关于中苏大论战问题的讨论会”,与会者包括外交部、中联部的原领导和外交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俄语翻译,以及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社科院等长期研究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和中苏关系史的学者。阎明复作为自始至终参与那段历史的唯一见证人,认为在国家关系方面,苏联责任更大;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责任更大。江泽民表示赞同阎明复的观点。江泽民最后一次约见明复,是要和他谈当年的“《导报》事件”,因为阎是当事人,而这始终是江的一块心病。阎明复知道江是想用自己的嘴给他擦屁股,以免在历史上留下黑名,就以身体不好为理由,回绝了这次会面。

阎明复与张学良

明复在一九九一年复出,被安排为民政部副部长,从此一心致力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创办了中华慈善总会。他曾感慨地说:“我无法再为人民做更多的事了,余生就能帮一个(弱势者)算一个吧。”此时,我也已经远走高飞,只是偶尔从安国那里听到一点他的消息。再见阎明复是一九九五年六月,当时我在香港(亚洲周刊)工作,安国的母亲阎明光从上海打电话给我说:“辽宁要举行纪念阎宝航百年诞辰活动,张学良之子闾琳也将代表其父从美国赶来出席。如果邀请海外传媒,担心他们把报道焦点放到明复身上,使当局为难。想来想去,安国远在加拿大,你就代表他参加,不用记者的名义。你是自己家里人,我们可以商量着把握报道的尺度。”放下电话,我连夜赶到沈阳,下了飞机就直奔阎明复的房间。劫后重逢,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有点激动。那次会议很隆重,但写成新闻报道有点难度,既要让阎明复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又不能让当政者对他因嫉生恨,再起风波。

我想到可以从阎家和张学良的关系切入。阎宝航与张学良既是同乡又是密友。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在张学良做出重要抉择的时刻,阎宝航始终都在其身边出谋献策。在张学良被扣押后,又是第一位看望张学良的东北人,并不顾风险四进奉化找蒋介石想营救张学良。九十年代初,张学良重获自由后托老部下、原东北大学校长甯恩承从美国发传真给阎明光,希望能见见她和明复姐弟俩。一九九一年,阎明光和吕正操赴美看望张学良,阎明复却未获批准同行。于是我就以张学良和阎宝航两代人的情谊为主题写了长篇报道,配上阎明复和张闾琳的合影。《少帅之子代父还乡》在《亚洲周刊》发表后,被世界各地的华文报纸广泛转载,国内《参考消息》也刊登全文。阎明复就此再度在媒体公开亮相。

直到一九九六年,阎明复才获准以私人名义去探望张学良。张学良见他举止庄重、为人忠厚,大有乃父之风,十分喜欢。他曾对人说:“没想到玉衡(即阎宝航)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儿子!” 阎明复在一九九九年和二〇〇年又两次去看望张学良,回国后向高层转达他的思乡之情。其实早在阎明光首次去见张学良的时候就带去了中共对台工作最高负责人邓颖超的信称:“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时回访大陆。”张学良一字一句地读完信后亲笔写了一封回信,承诺“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当时因为夫人赵一荻女士生病就搁置下来了。等到赵一荻在二〇〇年去世,张学良自知来日无多,正式表示想回国国访旧的愿望。此时,邓小平和邓颖超等中共元老都已不在人世了。李瑞环打算以全国政协的名义发出邀请。在政治局讨论时,只有统战部长王兆国支持李的意见,并回顾张学良对中共的帮助以及老一辈领导人对他的重视。当李鹏却说:“张学良是过气的人物,不用理他。”在一旁的江泽民不表态。僵持十分钟后,江起身去厕所,回来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发声就宣布散会。张学良一直都没有等到北京的回音,二〇〇一年十月终于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胡锦想他接任海协会长

沈阳重逢后,我常去北京出差,只要有空就会去看望阎明复。安国从加拿大回国后,我们更是常常一起去看他。二〇〇二年的一个冬夜,我俩去北京办事,约他在前门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吃火锅聊天。他告诉我们在动手写回亿录。讲起中苏关系变迁的历史,阎明复是自始至终参与的唯一见证人了。他从一九五七年起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那小平、陈云、彭真等领导人做了十七年俄文翻译,参与了中苏两党高层的每一次会谈,亲历了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分裂的全过程。我饶有兴趣地听他讲述其中的细节。后来这些故事都出现在他的回忆录中。二〇〇二年,阎明复从慈善总会退下后,从头开始学电脑,用了十年时间,在与病魔的顽强搏斗中,写出了一部一百万字的回忆录。初稿完成后,他曾让安国转给我看,让我提意见。因此,我一直期待着这部有巨大文献价值的回忆录正式出版。然而,此书的出版一波三折,阻力重重。直到二〇一五年,《阎明复回忆录》才正式获准出版,并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高规格的出版座谈会。从我第一次看到初稿至此已经十多年过去了。安国用微信给我发来了会议消息和照片,胡德平、邓榕、刘源、杨绍明、陶斯亮、陈小鲁等元老的后代几乎都出席了会议,可见这位大家公认的老大哥在红二代心目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〇〇五年前后,创立于一九九一年的阎宝航基金会在上海重新注册为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阎明复担任理事长。因为需要一位非亲属成员担任领导职务,阎明光阿姨要我出任副理事长。第二年,阎明复患上肝病,胡锦涛指示成立医疗小组,到上海请华东医院的肝胆权威专家会诊。这当然已经不是副部级所能享受的待遇了。我和安国去医院探望他,听我说起南怀瑾在上海,就要我陪他去见一面,说有要事请教。原来他和南怀瑾相交已久,早在一九八九年,南怀瑾欣赏其人品人格,就托人给素不相识的阎带去一张便笺鼓励,让在困境中的明复万分感动。阎明复草创中华慈善总会时曾去香港找南怀瑾,南当场把在座的台湾企业家杨麟介绍给他,捐资一百万元做开办费。我陪阎明复到了南怀瑾在番禺路的寓所。他说,胡锦涛再三动员他接任刚去世的汪道涵,出任海协会长,但自己犹豫不决。南怀瑾明确表示不赞成他重出江湖,以保晚节。因为海协会长只是扮演一个白手套的角色,并无对台工作的决策权。阎明复当场表示听南老师的话会婉言谢绝。

这次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阎明复,此后他一直被恶疾缠绕,健康状况时好时 坏,而且经常在海南岛养疾,我也就不好去打扰他了。

(作者为香港资深传媒人。)

阎明复生平

生于1931年,辽宁海城人。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其父阎宝航为中国战略情报专家,是混迹于国民党高层的中共秘密党员,暗中为中共和苏联传送情报。

1947年入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后名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俄语。毕业同年加入共产党,并先后在全国总工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期间曾在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会谈担任翻译。

“文革”期间,其父因被诬陷关入秦城监狱,阎明复也因政治事件牵连被关押,妻子吴克良亦被隔离审查。1975年获释后,才得知父亲已于1968年在狱中离世,母亲高素也已于1971年在上海病逝。之后他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大力推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

1989年民运期间,阎明复曾与学生领袖王丹、吾尔开希会谈,亦曾到天安门广场劝说学生停止绝食,表示愿意与他们一起静坐及当人质,后被免去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一职。翌年相继被撤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其后于1991年复出,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

1997年退休后积极投身公益,参与创办了中华慈善总会,该会在中国多次重大灾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次访谈中,他表示“组织出版了中国的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和“参与创办中华慈善总会”是自己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两件事。

2023年7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91岁。

(本刊实习生黄奕奕整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这是日本禁止向全世界公开的照片,致敬英雄孙景浩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远征军女兵刘桂英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人都该对他说声谢谢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诗人穆旦之别样的璀璨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