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州新闻网》 2016年9月11日
文/丁度彰
梅益是潮州杰出人物之一,他是上海“左联”八君子,是潮州“左联六杰”之一,他更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本人曾经在他领导下的机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多年,并多次聆听他的“形势报告”,至今其余音好像仍环绕耳边,他那带有潮州口音的报告,每次都是座无虚席。今天是9月13日,是他逝世13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潮州革命老前辈,特推出此文。
梅益原名陈少卿,1913年12月2日生于原潮安县城,今潮州市湘桥区。2003年9月13日逝世,享年90岁。
历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第一书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全国政协第一、五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梅益论广播电视》、《梅益论百科全书》,译有《西行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艰难求学路
幸有贵人助
梅益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晚,1926年才毕业于城南小学,同年考上潮州省立四中,也就是金山中学。可学校开学半年多了,因交不起学费还未能入学,后经其兄同学龚文河告知校长杜国庠。杜校长非常同情他,遂破例免收学费让他入学。上学以后梅益很用功,课外还读了不少书刊。后来,因他哥哥参加彭湃领导的岭东总农会工作被捕,龚文河又牺牲,杜校长被逐出走,这些都给他极大刺激,于是产生了离开潮安的愿望。高一下学期,梅益与班里3位同学一起去上海,他们4人买了伪文凭,考进了由胡适和马君武先后当校长的中国公学。但是学费交不了,甚至连吃饭也没钱,深秋时候又害了伤寒,没有上学。当时在中国公学读书的潮州人洪应堃给他找到回城南小学教书的机会,还有一位做生意的郑雪痕资助了他30元,这样梅益又回到了城南小学任教。
梅益曾回忆说:“1949年9月2日,全国政协开幕的那一天,我终于在怀仁堂见到了阔别23年的恩师杜国庠。——我含着眼泪紧紧抱住他。如果不是他在我困难的时候扶我一把,我怎么能在怀仁堂见到他”。梅益还针对杜国庠免费让他入学一事说“改变了一个本该当学徒的人的生活道路”。
刻苦自学终成才
结出硕果传世代
教了一年半的书,积存了130元,1932年夏天,梅益独自上北平,一面寻找革命组织,一面到北京图书馆自学英文。这个时候,他常常一早起来就怀揣两个烧饼,直奔图书馆学英语,中午找点开水,两个烧饼就是午餐了。他身上带着很多卡片,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随时随地背单词,就这样,他学会了“又聋又哑”的英语,后来翻译出了影响巨大的作品。
1934年开始,梅益在北平的《晨报》,天津的《庸报》,上海的《申报》等副刊和其他一些刊物发表散文和译稿,靠稿费度日。
从事文化工作
踏上革命征程
1935年初,梅益在北平参加“左联”,不久,组织被破坏,自己的家被抄。同年秋赴上海,在一民立中学教书,可很快因为让班上的学生参加示威游行而被学校开除。后来,梅益和上海“左联”的负责人共同编机关刊物《每周文学》,还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
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沦陷后,为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梅益和夏衍根据党组织决定,出版了四开日报《译报》,这是一家完全刊登翻译消息和文章的报纸。南京大屠杀和八路军胜利的消息就是当时上海这家唯一的中文报纸报道的。不久,《译报》被查封,梅益与同是“左联”潮州六杰之一的戴平万等人便雇用外国人出面当发行人,《译报》改名为《每日译报》又恢复出版了,并且不限于译文。梅益当总编辑。
该报主要是把《泰晤士报》等英文报纸上有关中国问题的消息或评论翻译后,经由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报送延安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参阅。1938年8月23日,该报全文连载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沦陷区宣传抗日文化和中共抗日主张。这对扩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政治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38年,梅益开始翻译一部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41年夏译完,交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但因条件限制,直到1942年该书才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出版。
1942年起,梅益在中共华东局任职。1943年被调到新四军,负责处理1940年由他在上海筹办,后来在淮南建立的“江淮大学”和“南通学院”两个大学的善后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梅益先被安排到上海与范长江等人筹办沪版《新华日报》,还担任中共上海文委书记。因政治形势的变化《新华日报》没办成,梅益又被任命为新华社南京分社的负责人,并担任中共代表团发言人。1946年11月,国民党大打内战,迫使中共驻南京、重庆、上海的代表团撤回延安。1947年3月梅益回到延安,周恩来安排他到新华社任副总编辑,同时主持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工作,一直到1949年3月,随中央大队进入北平,在西长安街北平广播电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宝贵年华洒心血
创建崭新广电事业
从1947年开始的20年时间里,梅益把他一生的黄金岁月毫无保留地献身于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因此,有人说,梅益上世纪40—60年代的经历,等于一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创业史;也有人说,梅益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著有《梅益论广播电视》一书,从中可以验出他洒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上的心血。现在我们仅就几个侧面看看他在任广播事业局局长期间是如何进行工作的。
梅益在大抓事业建设的同时,对编播部门进行了重大调整,把单一的广播机构,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台。首先,确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专门从事对国内广播的电台。然后,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外部独立出来,成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43种语言(其中有38种外语)从事对外广播。随后,各地省市也都成立了广播电视台。就这样,在我国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广播电视网。
早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时候,梅益就注意培养播音员。我国早期的著名播音员齐越,就是他亲自培养出来的。
1949年进城以后,广播事业迅猛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开展对外广播,外语干部十分奇缺,靠自己培养,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通过多种渠道,采取许多措施,直接从当时的苏联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侨中物色干部。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一批热爱祖国的华侨青年冒着生命危险,纷纷来到北平,投入祖国的广播事业,成为对外广播中,越、柬、老、泰、印(尼)、缅、马、菲、俄和闽南话、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等语言的开播元老。
1957年梅益在任广播事业局局长期间,被选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他多次率代表团出国访问和参加有关国际会议。
1965年,梅益带着一个会讲潮州话的工作组到澎湃烈士的家乡广东贫困的海丰参加“四清”。1966年奉命回京接受文化大革命的批判和冲击,开斗争大会的第一天,对他提出的第一个“批判”就是他一贯不敬重江青:江青要谭鑫培的唱片他不给,江青要80盘进口磁带他要江青付外汇,江青到广播局7次他都没有接见。“文革”这一冲击前后整整十年。
老骥伏枥
志在铸就中华文化丰碑
1977年,“文革”过后,梅益终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并从广播电视领域转到社会科学上来,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秘书长、副院长及党组第一书记等职。对梅益来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新的领域。为了做好工作,他经常登门拜访著名专家学者,与他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研究如何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1986年梅益由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改任顾问,处于“半退休”状态。
这个时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梅益的老朋友、著名翻译家姜椿芳,已经用了八年时间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因积劳成疾不能继续工作,需要物色继任者,他想到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梅益,认为只有梅益才能胜任,因此要求让梅益来接任。对此,梅益说:“为‘大百科’早日出齐,就是拼上一条老命,也不足惜”。于是,1986年梅益在他73高龄的时候,毅然来到由邓小平批准成立并亲笔题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就任总编辑、社长。
为了确保《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上,准确无误,学术上客观公正,政治上万无一失,文字上简洁练达,他从每个条目的论证、确立、撰写到编辑、发排、印刷都亲历亲为,身体力行,从不敢有半点儿懈怠。一些“特别条目”,甚至都经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审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个条目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终于到1993年7月,凝结着数十个学科,2万余专家学者心血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部出齐。面对这部多达74卷,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的皇皇巨著、中华文化大丰碑,梅益不禁感慨万千。是年梅老80岁。
2003年9月13日,梅益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0岁。
2003年9月25日,八宝山革命公墓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在黑地白字“梅益同志永垂不朽”的横幅下,悬挂着梅益同志的遗像。遗像下方摆放着梅益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