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超越世俗审判评说宇宙 但丁写《神曲》为自己平反

日期: 2016-09-21
浏览次数: 899

来源:《大赢家》2016年8月

整理/周小娟

  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前夕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写有不朽巨著《神曲》。《神曲》通过一个广阔生活及种种类型人物的画面,反映了意大利从封建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各领域发生的社会变革,并由此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但丁更藉《神曲》为自己平反,以高尚的人格证明其清高的政治。但丁在这部长诗里,以超越世俗的审判,评断自己、评论世界、评说宇宙。

  但丁于1256年5月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破落贵族家庭。在但丁五六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但丁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他十分聪明好学,喜欢沉思,大约18岁的时候,父亲阿利盖里又病故。

  挫败教皇干涉内政阴谋   

  但丁孤苦伶仃,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早期但丁在著名大学者布鲁内托·拉丁尼的指导下,对拉丁语、修辞学、逻辑学、诗学、伦理学、哲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领域潜心研究。他阅读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诗卷,接触到了法国骑士文学和普罗斯抒情诗,在智慧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1277年,但丁12岁的时候,由父亲做主与杰玛多纳蒂订婚。婚后有两个儿子,他们后来成为但丁《神曲》最初的传抄和注释者。

  有一个时期但丁为寻找精神寄托,思考人生,开始认真研究古曲哲学,还广泛涉猎中古神哲学和经院哲学。除了中世纪必读的《圣经》外,但丁攻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政治学著作,波依修的《论哲学的安慰》,西塞罗的《论友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但丁博览群书,好学深思,这对他后来的政治活动,理论著述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丁生活下的佛罗伦萨,市民阶级封建贵族的斗争严重,集中变现为归尔弗党同吉柏林党的对立。但丁青年时代加入了归尔弗党。1289年6月,他参加了同阿雷佐城的吉伯林党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同年8月,他又参加了佛罗伦萨攻打吉伯林党盘踞比萨的战斗,不久他又继续积极投身到政治活动中。

  归尔弗党战胜吉伯林党之后,佛罗伦萨在1293年建立了行会民主政体,贵族被排除在政权之外。但丁加入医药行会,先后当选人民首领特别会议的百人会议的成员。1300年,被任命为行政官。至此,但丁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点。

  但丁担任行政官期间,一心建设和捍卫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当时,归尔弗党又分裂为代表贵族利益支持教皇的黑党和代表商人利益的白党。但丁站在白党一边,但在处理黑白两党流血冲突时,他把两党首领都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他的诗友,白党领袖卡瓦康蒂。他又顶住教会的压力,挫败了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的阴谋,因此得罪教皇。

  1302年,但丁出使罗马。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瓦洛压家族查理亲王的支持下,夺取了佛罗伦萨政权,并随即以贪污、反对教皇和查理的罪名,革除但丁的公职 ,对但丁处以巨额罚金,并流放两年。但丁坚贞不屈,拒不认罪,于是同年又被判处终身流放。

  被放逐过了20年流亡生活  

  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共和国的民主,但丁认为自己遭到放逐是“光荣”的,由此度过了近二十年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他周游各地、访友、讲学,也曾在一些城邦君主的宫廷中客居。131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南下意大利加冕,表示要消除战乱,平息各城市,各个政党之间的恩怨争端,实现和平。但丁受到鼓舞,写了致意大利诸侯的人民书,把祖国和平与统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1313年,亨利七世病逝,由于教皇和封建割据势力拒不承认亨利七世的权力,但丁期待拨乱反正的愿望破灭。

  1311年佛罗伦萨大赦,但是,但丁拒绝认罪。1315年11月,但丁和他的儿子又被判处死刑。

  但丁决心继续以自己的方式给自己平反昭雪:以卓越的精神证明高尚人格,以高尚的人格证明清洁的政治。1303-1304写《论俗语》(拉丁文),1304-1308写《飨宴》(意大利文),1311年前后写的《帝制论》(拉丁文)。而最主要的是《神曲》。

  但丁根据神学思想(信仰)安排灵魂的去向,决定此岸(现实)与彼岸(死后世界)的关系,决定惩罚的力度(地狱第几层)、救赎的等级(炼狱第几圈)、恩惠的程度(天堂第几重),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哲学思想(探索精神)来讨论人生、理性、历史、文化。在地狱和炼狱的路上,但丁总是不停地与领路人维吉尔进行这样的讨论。全诗充满了宗教哲学的象征的对象征的诠释,在具体的描写中,但丁有按照自然思想(科学精神)来描绘,《神曲》中对万事万物的描写,都有当时自然科学的依据。当然,《神曲》带有但丁的强烈的政治态度(批判精神),比如正义观念、爱国观念、党派和非党派立场、民族观念。

  雪莱赞但丁是宗教改革家

  在这些议论中,但丁已经突破了宗教的格局,所以,《神曲》不是神学,而是但丁编辑的百科全书。雪莱说:但丁是第一位宗教改革家。

  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奇书,是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神曲》并非梦幻,开篇第一歌中,但丁的灵魂没有出位,“我”与灵魂始终一体。但丁是以真实的肉体真实地游历三界,因此但丁的《神曲》中,地狱和炼狱及天堂三界具有实在性和具体性,他的三界是实体。

  那么,但丁的难题是如何把不存在的东西写得真实。但丁第一个方法是让整首长诗有一个严整的结构。但丁首先是让宇宙的结构十分完整:整个宇宙分为三界:地狱、炼狱和天堂。

  地狱是九层,炼狱是七层,按人的七大罪过排列,但是加上外围两层,也是九层,天堂是九层天。但丁用“三”“九”之数搭构诗篇,使虚幻的世界变成了有严密秩序现实。

  《神曲》还有许多的“三”。

  地狱篇中作为前言的诗1篇,地狱33篇,炼狱33篇,天堂33篇,合在一起共100篇。

  全部诗篇共14233行。但丁非常严格地按照三行一节的方式抒写,三行联韵一贯到底,这就是后来不断被人们使用的“但丁三联韵”。但丁将三部诗篇都用“群星”一词来结尾,显得非常严整。

  但丁使用这些“三”来结构自己的鸿篇巨制,当然也是出于宗教的考虑,在基督教的理论中,三字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如“三位一体”被看成是基督教最有深度的奥义,“三位一体”被看成是理解基督教教义的精髓,理解了“三位一体”才能理解上帝(圣父)、耶稣(圣子)和上帝的教义(圣灵)。

  仔细阅读这部长诗,会发现但丁就是为了凑数而设计了许多“三”。实际上在具体描写中,三界景观极其壮观,并非3399之数的限制,地狱层内有层,炼狱环内有环,天堂天外有天。但是,但丁总是人为地把它们组合成“三”。似乎为了“三”,传说的和教义的地狱、炼狱、天堂都可以变通。通过这些“三”, 但丁将《神曲》框架建筑得非常严整、高大。

  新旧交替时代伟大诗人  

  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状,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扫描。难能可贵的是,但丁对于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谴责。他指出,市民阶级暴发户充满了“骄狂傲慢的放荡无度之风”,田园式的宁静生活已一去不复返,因为、嫉妒和贪婪是三颗星火,使人心燃烧起来。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思想的偏见,世界观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

  《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他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行劣迹,但又不整个地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甚至还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例如,他把维吉尔选为他幻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隐喻理性和哲学指引人类认识邪恶的途径,而把贝娅特丽丝作为游历天堂的向导,说明诗人仍然局限于信仰和神学高踞理性和哲学之上,人类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的经院哲学观点。

  但丁对奥德修斯远航探险的英雄业绩的描绘,是《神曲》中最光彩夺目的诗章之一,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也已成为至理名言传留下来。而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谁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梦,那真是非愚即狂。”《神曲》中抒写的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痴情恋人的悲剧性遭遇,凄楚动人,但丁因听到他们的哭诉而极度痛苦,以致昏厥。后世无数的画家、诗人、音乐家以这则故事为素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但丁又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把这对青年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地狱接受惩戒。他还把苦行禁欲派始祖圣芳济各置于荣耀的天堂。但丁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旧礼教既摒斥又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的矛盾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谴责意大利没一块净土 

  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也常常是矛盾的。他曾义愤填膺地谴责,说意大利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意大利所有的城市,到处充斥着暴君”。在《神曲》中,他对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的国王查理一世以及法国国王腓力普四世的罪行是痛加鞭挞的。但在但丁的政治理想中,皇帝又被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他在《神曲》中时常提到亨利七世,认为只有这位皇帝才是能够使意大利这艘在暴风雨中漂荡的“孤舟”拨正航向,顺流而进的“舵手”,并在《神曲·天堂》里给他预告保留了一个光荣的位置。这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弱小的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的反映。为了对抗专横恣肆的教会,最初的人文主义者不得不谋求王权的支持和保护。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勾画教皇贪婪入木三分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贝娅特丽丝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绝的悲剧性氛围中,诗人描写保罗与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格,在阴暗、愤懑的情境中,诗人勾画教皇博尼法丘八世贪婪、欺诈的性格,无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种种惊心动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狱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灵的三个头的恶犬,飞翔于自杀者树林之上的人面妖鸟,长着三副不同颜色的面孔、三对庞大无比的翅膀的地狱王,满身污血、头上盘着青蛇的复仇女神,在但丁的笔下,寥寥数笔,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他们不只是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狱各个特定环境的氛围。

  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地狱里的幽灵遇见陌生来客维吉尔和但丁,惊奇地盯视着他们,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形容枯瘦的幽灵两眼深陷无神,好像一对宝石脱落的戒指。在魔鬼卡隆的鞭打下,幽灵从岸边跳进地狱界河的小船,好像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

  《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三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这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使用韵律的技巧很成熟。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习惯运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的作品。

  凡此种种都表明但丁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传统的羁绊,力图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

  人生有两种幸福 

  今天的读者看《神曲》,常觉其内容庞杂、情节离奇,意义晦暗不明,这是因为不熟悉此书的中世纪文化背景所致。实际上,《神曲》结构严谨,情节服从于全诗的主题,其中的人物、场景服从均有所指。这里我们仅从大的方面来谈谈有关问题,但丁对当时的罗马教皇和已故的一些罪恶滔天的教皇切齿痛恨,对宗教蒙昧也持鲜明的否定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基督教信仰。 

 

       但丁小档案 

  阿利盖利·但丁(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意大利诗人,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有价值的无疑是《神曲》。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除《神曲》外,但丁还写了《新生》、《论俗语》、《飨宴》及《诗集》等著作。《新生》中包括三十一首抒情诗,主要抒发对贝亚特丽契的眷恋之情,质朴清丽,优美动人,在“温柔的新体”这一诗派的诗歌中,它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但丁的评价 

  1.但丁刻板、准确又坚定地相信永生,几乎像一个孩子那样,认为如果叫喊得声音足够大,死者就能听见。——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

  2.我们记得弗美尔完全不同于抽象的现代绘画的特点——对光线的热情。在这点上他和同时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联系更为密切,从但丁到歌德,所有的最伟大的对文明作出阐述的人都曾为光线所困扰过。——克拉克《文明》

  3.他是融合了最高水平的想象、道德、智慧和才艺的化身,这个人就是但丁。——拉斯金

  4.但丁关于罗马的观点,汇集了中世纪多数前人的观念,并把他们整理成有序的、综合的历史神学。与其相比,甚至最为雄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事实也显得有些黯然了。——理查德·詹金斯编《罗马的遗产》

  5.对于每一个从道德意义上思考的人来说,在战争中不持有任何立场是不可能的。……但丁对那些在上帝和魔鬼的争战中恪守中立的天使表示极端鄙视并施予惩罚;这不仅因为这些天使犯下了罪行,损害了为权利而斗争的义务,而且因为他们对最切身、最真实的利益做出了错误判断。——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增补附论》

 

        但丁疑受嗜睡病困扰 

  几个世纪以来,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被认为是基于其本人心路历程的隐喻化创作,因而引起了文学家,甚至是医生的兴趣。

  “但丁的作品中含有大量自传色彩,因为作品的主人公正是他自己。”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神经学博士Giuseppe Plazzi认为,这位诗人一直被睡意所扰。

  实际上,根据书中多次提到的疲惫、过渡嗜睡、幻象以及低落的情绪,对于但丁饱受神经疾病之苦的猜测早已有之。19世纪的犯罪学家Cesare Lombroso 提出过但丁患有癫痫的假说。

  但Giuseppe Plazzi认为书中的情绪,变化并非癫痫发作,而是发作性嗜睡的症状。这种神经障碍的症状是白天不可控制的入睡,且通常伴随着激烈的情绪或者大笑。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Lancet Neurology 的文章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神曲·地狱篇》中,但丁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他精神的迷失:他想象自己在一片“幽暗的森林”中(罪孽),迷失了“正确的路径”(道德)。寻觅归途时,看到了一座阳光照耀的山峰;在试图登上山峰时,三只野兽拦住了去路:豹、狮子、母狼,他们分别代表了万恶的源头:享乐、傲慢与贪婪。由于害怕母狼,他向后顺着斜坡跌了下去。

  “但丁的这段叙述是焦虑的完美写照,这正是发作性嗜睡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动物的攻击则是其产生幻觉的体现,同样是这种病症的显著特征。”可惜的是,研究人员的假说再也无法被证实了。“研究资料累积近七个世纪,然而有关于但丁自身的信息还是太少,不足以下诊断。”Giuseppe Plazzi遗憾道。

 

        从《神曲》看但丁宗教哲学观

  《神曲》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歌之一,它的伟大,除制作的精心、构思的缜密。《神曲》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歌之一。它的伟大,除制作的精心、构思的缜密、布局的复杂外 ,更因为它蕴藏着哲学与宗教。    

       从本体论看,但丁的宗教哲学观与基督教神学观是一致,是一元论的上帝观。但从认识论看,它却又不同于基督教神学。基督教最基本的观念是原罪,原罪被看成是人本体化的生存规定,在罪与恶之间,但丁强调恶的一面。地狱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恶的世界。在但丁看来,罪是逃脱不了的命运,是被动的,间接的。而恶则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是主动的,直接的,因此恶必须有当事人负直接的责任。相比基督教强调罪的属人性、自然性,但丁更强调恶的主观性、个人性及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作为一个咏唱未来生命的诗人,但丁接受了基督教的末世理论和灵魂不灭的学说。在《神曲》中,但丁向我们描绘的天堂之路=自由意志+爱+信仰的模式。但丁所设计的这一人类模式,是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对个体人格的肯定,对主体性的高扬,也是但丁区别于基督教诗人的重要标示。从宇宙图式看,但丁所构建的地狱、净界、天堂的境界是对基督教宇宙观的继承,然而但丁的世界观里却包含着人对其主体性的认识。

  但丁认为,人类完善的过程,除了靠理性之外,还需要爱的引导。尽管但丁是从道德的意义上强调爱的,但又没有完全超越基督教神学中的宗教意义。    

       综观但丁的宗教哲学观,主体性的存在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尽管他是在上帝救赎的前提下强调主体性,强调自由意志,但上帝再也不是主体与目的,而是客体与手段。他笔下的上帝,与其说是宇宙的终极本源,人类的拯救者,不如说是道德与信仰的最高存在,是人的精神之源,是世俗之家升华后的精神崇拜。他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发展为坐标在安排周围的世界,寻求的是人的价值与尊严,探索的是通往人的美德和完善的道路,追求的是主体所应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灵魂的高贵。在《神曲》中,我们已经听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足音。尽管但丁的宗教哲学观不是从实践而是从形而上学出发建构人的存在,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归宿问题,也不可能彻底恢复人的主体性,但他却留给我们有益的思考:没有信仰支撑的主体是否能够超越苦难重重的地狱而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呢?

 

        但丁刻骨铭心爱情

  1274年的春天,但丁跟随父亲到贝亚特丽切家做客,据说贝亚特丽切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富翁。当时但丁和贝亚特丽切都只有9岁,但丁被贝亚特丽切的美貌倾倒。她穿着合身的红衣服,楚楚动人。9年后,他们又一次在街上相遇时,贝亚特丽切的美丽再一次深深深地震动了但丁,这种缠绵愁肠爱情使他久久不能忘怀,为此但丁陷入到极度的相思中去。1286年,贝亚特丽切嫁给了银行家希蒙尼,但丁内心十分痛苦,身体日渐消瘦。

      1290年,贝亚特丽切因病去世,但丁悲痛欲绝,感到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他用“温柔的新体诗”,赞美贝亚特丽切的纯洁,抒发真挚的爱恋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后来,但丁把赞美、悼念她的诗,加以整理,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在诗集中,贝亚特丽切成了善心、美德的象征,她是但丁走向理想境界的引路人。《神曲》中,正是在她的带领下但丁进人了天国,见到了上帝,从而大彻大悟进人理想的境界。

      为了纪念贝亚特丽切,但丁把一些诗歌收集起来,用散文串联起来组成诗集,取名《新生》。在《新生》中但丁把贝亚特丽切描写成天使。这些诗歌充满了精神之美和陶冶情感的道德力量,洋溢着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对纯洁爱情的歌颂,当然也流露出但丁深切的悲哀。从艺术上看,《新生》摆脱了中世纪宫廷诗歌的束缚,独创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诗风。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这是日本禁止向全世界公开的照片,致敬英雄孙景浩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远征军女兵刘桂英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人都该对他说声谢谢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诗人穆旦之别样的璀璨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