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文汇报》 2016年8月16日
文/孙群豪
丙申夏日,高温39度。去上海拜访沙天行先生。沙先生中等个子,戴金丝眼镜,满头黑发,气质极佳,很是健谈,根本看不出已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家中大厅一面挂着他祖父沙松寿的水墨山水画,沙发上方挂着他父亲沙耆的油画。与沙先生连续聊了四个多小时也不觉其累,从他父亲的出生到晚年在上海离世,讲述他父亲沙耆在内地读美专、留学比利时奋斗十年、与毕加索交往、隐居乡村、遇到的种种磨难,直到杭州、宁波、上海、北京等地的展览大获成功。沙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鄞县的乡村度过。
沙耆原名沙贤菖,字引年,号吉留。1914年3月29日生于鄞县(现为鄞州)塘溪沙村。1933年就读于上海美专,沙耆的族兄沙孟海为他改名沙耆,后一直用沙耆SADJI而闻名于世。沙孟海推荐师从徐悲鸿学画,成为中央大学艺术科旁听生。徐悲鸿发现他的绘画才能,便力荐沙耆出国深造,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自费留学。
沙耆与沙孟海既不是亲兄弟,也不是堂兄弟。沙孟海曾对沙耆之子沙天行说:“我们两家是在清道光年间两兄弟分开的。你家是老三(泰贵房),我家是老四(竹房)。所以,我与你父亲不是亲兄弟,但比亲兄弟还亲。”从沙孟海给沙天行的二十四封信札,就可知沙孟海所说的“比亲兄弟还亲”,沙孟海一直为沙耆生活、起居操心,为沙耆的画展做具体筹划工作,仔细到画展的请柬分发、人员的邀请等。
沙天行先生回忆道:我父亲是1936年12月从上海离境去比利时的。当时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的学制是三年制。父亲出发前我还没出生,我的父母和祖父母拍合照留念。祖父在照片背后题了一首诗:“万里鹏程路,行行不费时;三年如一日,转瞬即归期。”沙耆的父亲是计划他三年学成归国,可惜一走竟是十年,也没见到父亲最后一眼。“我是1937年5月出生的,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父亲得知此消息后,给我祖父写信要求回国参加抗战,我祖父回信说,现在打仗要的是武夫,像你这样的秀才回来有何用!先学好本领再回来报效祖国也不迟。”
“1946年10月,我父亲是乘坐桑对号邮轮从比利时回到上海的。那天去上海公平路码头接我父亲的有三人,我的大舅舅、沙展世(沙孟海长子)、四伯母(沙孟海四弟沙文威妻子),当天住在我四伯伯家里。家里人看到父亲拿着圣经做祷告,知道他已经入天主教了。当晚吵闹得很厉害,乱敲东西,大声吵闹要见我母亲和我,这时大家发觉他的神经不太正常。”
沙天行说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已十岁了。1947年初,沙天行历经艰难险阻,回到故乡鄞县沙村与他父亲沙耆团聚。“那时父亲因病在老家沙村由我祖母照料,我随母亲生活,后来我在上海外祖父家住,转到上海中学读书。”
1952年比利时艺术代表团访问北京,一位画家向周恩来总理称赞沙耆的艺术成就,周恩来不知道沙耆,后问徐悲鸿先生。徐悲鸿说沙耆是他的学生,现在浙江农村,身患精神病。周恩来得知沙耆的经历和在欧洲的影响力,遂通知中央统战部并转告浙江省统战部,每月拨给沙耆生活津贴。
沙天行说:父亲从海外带来的几大箱画作,当时寄存在沙孟海家,1964年沙孟海整理出70多件油画和徐悲鸿送给沙耆的《双猫图》,以沙耆母亲的名义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但还有大量的手稿、日记之类的珍贵数据,和没有捐赠的一些油画,在“文革”期间烧掉了,真是可惜啊!
在去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之前,沙耆早已在上海美专、杭州艺专以及中央大学艺术科等接受过严格的专业绘画训练和良好的国学教育,师承徐悲鸿等先生。沙天行先生回忆说:徐悲鸿先生当年曾多次在沙孟海先生面前夸奖沙耆画得很好,尤其称赞沙耆的“着色非常了不起”。这在徐悲鸿给沙耆信中可以看到,“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对你满怀希望。”
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沙耆得到巴斯俭院长的亲手栽培,加之沙耆的刻苦勤奋,使沙耆的成绩突飞猛进,直到毕业时他的高级油画、素描、雕塑均获第一名并获得“优秀美术金质奖章”,由比利时布鲁塞尔市市长马格斯亲自颁奖,引起比利时美术界的惊异和重视。
1940年春,那年沙耆27岁,国难当头。比利时沦陷之前,沙耆和毕加索等著名画家创作精品,参加当时的“联合百年纪念馆联展”,沙耆绘制孙中山画像参加展览,并书写孙中山先生遗嘱:“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题,旅比侨胞们高度赞扬沙耆,称颂他为国争光。
时在1942年,就在这一年沙耆连续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分别于比利时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在博物馆内、比利时文艺复兴画廊、比底格拉地举办。他的作品《吹笛女》被比利时皇太后伊莉萨白收藏,此事也被当时传为佳话而使沙耆名声鹊起,被誉为“家喻户晓”中国青年画家。也是在这一年八月,沙耆在沙布隆圣母教堂首次出现精神病症状,被送往根特市圣何塞医院进行医治,住院一个月之后病情好转。
1945年2月,比利时美术学院院长特卡尼主持下的盛大展览,主要展品有巴黎佛美艺术馆所藏比利时名家以及近代旅欧著名画家等作品,沙耆作品也应邀参展。是年10月沙耆在比底格拉地美术馆最后一次在比利时举办个人画展。展览大获成功。当时世界“二战”结束,内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沙耆精心绘制的油画作品《雄狮》,以旅比华侨的名义献赠给祖国。当时的《布鲁塞尔晚报》报道:“此画足增中国光荣,在此展出,尤足体现中比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