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2015风云人物屠呦呦她让中医药改变世界

日期: 2016-03-10
浏览次数: 1065

来源:《亚洲周刊》20151227

/江迅、项惟

  亚洲周刊选出中国中医药科学家屠呦呦为二零一五年度风云人物,她和她的团队以青蒿素研究治疗疾病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性命,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让中医药改变世界,影响了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历史进程。随着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未来,中国传统医学带给世界的礼物会越来越多,更多“青蒿素”走向世界,更多“屠呦呦”造福民众。

  亚洲周刊选出屠呦呦为二零一五年风云人物。这位八十五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研究的青蒿素,是古老的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员,影响了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历史进程。她为人类命运作出承担,书写下中国新传奇。步入岁暮,屠呦呦从瑞典领完奖回到北京,她获得二零一五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人。诺贝尔奖是奖励那些为整个人类的福祉,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屠呦呦的贡献,在于透过艰苦的科研探索,给人类增添了一种对抗疟疾的有效药物,这种药物已挽救数百万人性命。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快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中国显得更为成熟而务实。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舞台,无论是扩大合作,还是面对此消彼长的摩擦冲突,中国体现了负责人的大国形象。中国软实力及其可能引发的国际权力转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开始成为国际社会热门话题。“中国模式”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热捧,“中国智慧”成为世人瞩目焦点,“中国价值”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道路”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多一种可能,“中国动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正全面融入世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以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这就是屠呦呦和她研究的青蒿素的历史定位。

  在获悉获奖后,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她表示,希望这对中国年轻一代科研人员起到激励作用,希望不仅在医药研究领域,在各科学领域都能结合中国传统瑰宝,有更多发现和创新。

  借助诺奖劲风,如果能重新审视定位传统的中医药,打破束缚发展的痼疾,加快建立激励机制,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现代科学体系里发扬光大,“诺奖效应”就不再是世界吹向中国的一阵风。由于发现青蒿素能够用于治疗疟疾,二零一一年她获得拉斯克奖,二零一五年获得诺贝尔奖,中医药早已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让人们对中医药未来多了自信。对中医药宝库来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国传统医学带给世界的礼物会越来越多,更多“青蒿素”走向世界,更多“屠呦呦”造福民众。

  十一月五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越南之际,在越南《人民报》发表署名文章,在谈到中国科学成就与越南联系时,他提到刚获诺奖的屠呦呦,她“主要研究成果青蒿素,就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为支持越南而开展的抗疟疾药物研究”。

  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没有院士荣衔,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她获得诺奖的荣耀之光惠及中医药行业,使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中药终于吐气扬眉,让世界认识到中医药这个伟大宝库。公众的眼光,政府的态度,都会因诺奖而对中医药有很大改变。不可否认,中医药埋藏了很多“珍珠”,发掘这些“珍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根本性障碍不能破除,青蒿素获诺奖,不过是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时风光无限,却易潮涨潮退,中医药“捆着手脚”的发展处境仍难扭转。

  青蒿素的发明是从中医药古籍中获得线索。青蒿素的发明和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胜利,与中医药理论相距甚远。肯定青蒿素意义中的医药现代化成分,意味着医药界乃至所有行业,要想造福人类,必须推陈出新,研制出切实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有评论认为,近年中医药在国内发表取得长足进展,但中医药长期处于被审视、被验证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源于西方的评价审批体系,常常强迫“不科学”的中医药“削足适履”、委屈地穿上西药鞋子,中医西化、中药西管。作为一种独特的医药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一种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当代国人要注重传承,注重创新,让中医药重新焕发青春,走现代化之路,攻克科研难题。

  瑞典时间十二月七日下午,卡罗琳医学院大门口飘扬着中国、日本、美国和瑞典国旗。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一千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身着一袭白蓝色套裙的礼服盛装,年迈而疲累的屠呦呦精神不错,与另两位该奖得主大村智及威廉·坎贝尔,缓缓步入会议厅,一同就座。在其他两位得奖者分别演讲后,屠呦呦第三个演讲,由于年事已高,她是主席台上坐着演讲的。她用中文做主题演讲《青蒿素——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由翻译同声传译。为了这个演讲,屠呦呦准备了很长时间,花了不少心血。

  屠呦呦身后的大屏上展示了许多老照片:中国古籍、实验用品、研究报告文献等照片,再现中国科研团队在传统中医中寻找到宝藏,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最终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过程。演讲中,屠呦呦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四十年前在艰苦环境中,从中医药寻找抗疟疾新药的历程故事。她重提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的话,在现场用PPT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毛的亲笔字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说: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透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屠呦呦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她回忆说,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间,她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当年接受任务之后,她曾搜集整理中医药典籍,并造访名老中医搜集他们用于治疗疟疾的方子和中药。正是这些信息的搜集成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中医药研究所团队于一九六九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屠呦呦被指定负责并组建“五二三项目”科技组,承担抗疟中药研发。她在收集包括植物、动物等两千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六百四十种中药为主的疟疾方剂。她说:“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之后,我联想到了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我改用了低溶剂的提取方法。”

  从古医典籍中寻找疗法

  屠呦呦指出,关于青蒿入药,中国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一九七二年八到十月,中医药研究所团队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治疗全部显效。十一月,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结晶,后来命名为“青蒿素”。十二月起,探索青蒿素化学结构,透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制谱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学分子……最终确定青蒿素立体结构,于一九七七年公开发表。在演讲最后,屠呦呦重申了药学的重要性,她认为,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

  她在演讲伊始就强调:“诺奖不仅是授予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三十分钟演讲中,屠呦呦一再提及团队合作精神。她指出,没有相互之间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为了向在场听众准确展示当年抗疟研究团队的合作情况,屠呦呦特地制作了一份图表。图表中,蓝底表示是屠呦呦所在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表示是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她回忆说,为了而尽快临床应用,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曾和科研团队其他成员亲自服用青蒿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

  屠呦呦于北京时间四日下午一点五十分,乘坐国航CA911航班从北京启程飞往瑞典。屠呦呦家人随行出席多项诺奖活动,陪同屠呦呦前往斯德哥尔摩的亲友团,有屠呦呦的先生李廷钊和女儿、女婿,诺奖得主每人可带十九名家属参加颁奖典礼。屠呦呦一身打扮以红、黑色为主,她特意围了紫红色的格子围巾,喜庆氛围,身着暗红色花纹针织衫和黑色外衣。出发前,屠呦呦几乎推掉了所有媒体采访,安心调养身子,为演讲和领奖做准备。在北京登机时,屠呦呦低调地走普通通道,留下大批记者和多位官员在VIP厅等待。

  飞行时间近十小时,下飞机抵达酒店已是北京时间下半夜了。要倒时差,已是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夫妇相当疲累。在瑞典的整个行程,按惯例有捐赠自己一个物品给诺贝尔博物馆,还有诺贝尔奖音乐会、颁奖仪式和诺贝尔晚宴、皇家晚宴、医学奖的研讨午餐会等一系列活动,考虑到屠呦呦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并应屠呦呦本人请求,诺贝尔基金会精简了屠呦呦的行程,但一些重要活动还要她参加。

  十二月十日是瑞典工业家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北京时间十日晚上十一点三十分,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按规定,出席典礼的女士要穿长礼服,长到鞋面。屠呦呦身穿长款礼服出现在音乐厅,胸前佩戴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银色胸针。她步履稍显不稳,缓缓走到舞台左侧前排,坐在八号座位上。她身边分别是七号座位上的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九号座位上的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大部分身着黑色燕尾服的诺奖得主中,屠呦呦显得格外醒目。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多达一千五百七十人。在音乐厅舞台上坐一百人,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工作组、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以及此前的诺奖得主。舞台下方前排座位,主要留给诺贝尔获奖者家属、诺贝尔奖颁奖机构代表,瑞典政府代表以及其他王室成员。这场颁奖礼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典礼上依次为获奖者办法给诺贝尔证书和奖章。包括中国科学奖屠呦呦在内的二零一五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十人获颁各自奖项。四十多分钟后,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屠呦呦从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证书,她与国王握手后微笑致谢,优雅地想四周鞠躬致意,观众席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是日,诺贝尔晚宴安排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厅”。据说当初设计师本想把厅涂成蓝天颜色,但发现修建大厅的红砖更有古朴美感,于是留用红砖本色,因此蓝厅并不是蓝的。每年参加诺贝尔奖晚宴的约有一千三百人,每人活动空间宽度仅仅四十厘米,诺贝尔晚宴也因此被戏称为“世界上最拥挤的晚宴”。按规定屠呦呦坐在主桌,主桌有八十多人,出于健康原因,她和先生李廷钊及其他家人坐在晚宴十号桌上,这样便于感觉疲劳时提前离场。

  屠呦呦一家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屠呦呦的祖上是鄞州的望族屠氏,屠呦呦先生李廷钊也是宁波人,晚年一直照顾屠呦呦的生活,特别是屠呦呦获诺奖后,家里电话不断,访客不断。很多时候,接听电话、客人接待,都是李廷钊在帮她张罗。这次,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奖,李陪老伴同行。四年前,去美国领拉斯克奖,夫妻俩也同行赴美。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八百万瑞典克朗(约九十四万美元),屠呦呦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共享奖金另一半。

  北京时间十二月十四日,屠呦呦一行乘坐CA912航班返回北京。此际,一部《屠呦呦传》正在书市热销。屠呦呦“一夜成名”,两个多月来因诺奖而名声大噪,但她始终低调,外界对于她的家世以及成长故事知之不多,这部传记或许能解不少读者的“渴”。由屠呦呦授权且审阅认定的这部传记,是人民出版社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此书是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人生经历的传记,书中不少内容为首次披露。亚洲周刊和零传媒《独家》微信公众号平台,在传记出版前夕获得出版方授权而率先刊登部分内容。

  屠呦呦获诺奖后,在她家乡宁波,跟她有关的故事传得最多的,就是她曾住在宁波海曙区开明街二十六号的姚宅,即屠呦呦舅舅姚庆三故居。姚庆三(一九一一至一九八九)是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姚庆三故居就是屠呦呦的老屋,屠呦呦是姚庆三的外甥女,屠呦呦小时候就住在外婆家,在那里长大。姚宅,此前路过的人都不会注意,但自屠呦呦获诺奖起,时不时有市民前来合影,保安随之加强。老宅目前产权属于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现正在出售。总面积二千二百平方米的姚宅总值约一点五亿元人民币(约二千三百万美元),姚宅是民国初期的建筑,目前保存完好。

  屠呦呦的父族和母族,人们知之不多。日前,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人员查到收藏的屠呦呦家族的屠氏家谱《甬上屠氏家谱》,和她母亲姚氏家族的《鄞县姚氏宗谱》,清楚记载着她父母亲姓名,父亲屠濂规,母亲姚仲千。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典藏部主任饶国庆说:“屠呦呦的舅舅是姚庆三,而姚庆三作为宁波的名人,他的家谱是有据可查的。”在屠濂规户籍中心的个人档案,记载着他曾经工作于上海太平轮船公司。屠呦呦幼年父亲常年在上海工作,两地分居,所以屠呦呦母亲带着屠呦呦住进她外公外婆家,即姚庆三故居。根据家谱记载,屠家祖先在南宋庆元年(一二五九年)从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至宁波,至今绵延达七百余年,中间出国包括吏部尚书、太子太傅赠太保屠滽、文学家和戏曲家屠隆、博物学家屠本畯等,既有高官显贵,又有文人墨客。

  出身书香门第与财阀豪门

  饶国庆说:“从族谱中我们发现,屠呦呦的近几代世祖,都与清朝南洋水师有关,且都有军功。”比起屠呦呦的父族,屠呦呦的母族更不遑多让,称得上当时宁波豪门望族。据宗谱记载,屠呦呦的外公姚传驹,曾于东北三省沦陷前任中国银行行长、民国财政司司长等职。舅舅姚庆三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初任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来任上海金城银行综管处分行经理,更成为国内最早研究和传播凯因斯《通论》的学者。出生于财阀豪门和书香门第所结合家庭的屠呦呦,最终走上的却是医学研究之路。

  父亲对于屠呦呦的影响不言而喻。屠濂规接受教育一直颇为西化,对于子女,他也给予相似安排。即使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在五岁时就被送入幼稚园,开始求学路。屠濂规平时爱好读书,家中楼顶小阁间就是他书房,摆满各类古籍。这也是屠呦呦最爱的去处。《屠呦呦传》写道:“父亲去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一旁,装模作样摆本看书。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这让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

  屠呦呦年轻时候曾以身试药,或许也是导致她现在体弱的一个因素。《屠呦呦传》中提到,为了让一百九十一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屠呦呦向领导提交志愿试药报告。一九七二年七月,屠呦呦等三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屠呦呦走上药学之路,也与早年身体因素有关。十六岁那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中止学业,历经两年多的治疗调理方才好转。这段经历,在屠呦呦看来,正是自己对医药产生兴趣的起源。

  书中描述说,屠呦呦脾性执拗。虽然已年过八旬,但屠呦呦从未把自己纳入退休行列。这不仅因为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担任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更重要的是她个人的兴趣从未转移:那就是她从大学开始始终为之奉献的医药学事业。她执拗的性格决定了这一点。一九七五年,在进一步部署青蒿研究“大会战”的成都会议上,她就曾因此受到批评。据黎润红整理的《‘五二三任务’大事记(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八一年)》记载,成都会议“提到有些单位偏重于实验室研究,关起门来搞提高的倾向也时有表现”。而据相关知情人士介绍,这句带有批评意味的话,针对的对象之一就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当许多人响应号召,兴致勃勃将青蒿素广泛投入临床试验时,作为发现者,屠呦呦却坚持要在实验室里搞清楚青蒿素的结构,在明确结构后再确定是否应大面积投入临床应用。她认为这才是对病患负责、遵循医学基本规律的态度。

  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试药

  《屠呦呦传》写道:她的执拗性格还表现在她那深深的爱国情怀。只要是国家需要,她都会尽自己的所有努力去完成、去拼搏。为能承担起青蒿素研究任务,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两个女儿骨肉分离之苦;为彻底了解青蒿素的毒副作用,她冒着生命危险主动以身试药。本来屠呦呦年事已高,身体有病,近年腰痛,对于是否去瑞典领奖她是犹豫的,但当人们劝她说,获诺奖不仅是个人荣誉,也是国家荣誉,她就马上决定奔赴瑞典。李廷钊说,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再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

  除了这部《屠呦呦传》外,据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湖南教育出版社的《五二三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等也先后推出,图书市场是一场盛宴,正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是写宴会的诗句,“鹿鸣宴”是科举庆宴,今天的读者正享受书的美食。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这是日本禁止向全世界公开的照片,致敬英雄孙景浩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远征军女兵刘桂英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人都该对他说声谢谢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诗人穆旦之别样的璀璨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