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绘画永不死亡

日期: 2015-12-15
浏览次数: 1436

来源:《信报》2015年11月21日/22日

  第一位宣布“绘画死亡”的人是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Hippolyte Paul Delaroche,1797至1859年)。

  1839年,当他看到银版照相,即意识到摄影对写实主义绘画的冲击。

  这位法国浪漫学院绘画派画家,也是历史画自然主义派的创始人,他低估了绘画存在的意义的历史价值,以及付之于观赏者共鸣的催化作用。

  他也想不到自己典雅和唯美创作历久不衰,在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他一副于1833年完成的名作《处决简格蕾》(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又译《珍格蕾的死刑》)是最多观众佇立之地。

  百多年过去了,至今仍属镇馆之宝,占了展厅的一面墙壁。

  完美的画面让人怜悯心酸而动容。牢房黯黑光线由上向下,如同舞台的灯光,集中照射在5个人物身上。

  简格蕾(Jane Grey)虽被白丝巾蒙住了双眼跪着,依然遮不住她的青春美丽,一缕卷曲的棕色秀发垂侧披下,映衬着她白皙的颈项。

  轻微伸出的纤纤手指,在摸索断头台的位置,一袭洁白无瑕的丝绸衣裙,散发出高贵的光芒。

  真实瞬间

  她娇嫩得如含苞初放的白玫瑰,也像空谷的幽兰那样的清纯,刽子手扶着利斧站在一边等待,要她把头搁到砧板上去,斧刀闪着骇人的幽光。

  她一时摸不着砧板,旁边的神父扶着她的手臂,引领她朝那受刑之处。

  她近身的侍女伤心不已,花容失色地瘫痪在地,后面的那位悲痛地扑向墙壁,不忍目睹这惨绝人寰的一刻!

  那硬木的枕头砧板,前端有环形的锁扣,地上铺着一堆干草,防止斩首后喷溅的鲜血溢流。

  从阴森森的环境到道具和服饰,各个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处决是真实的瞬间,令人仿佛含泪亲临刑场,目睹她被推上断头台的遭遇。传闻杀她的这把斧刀,现在仍然放在伦敦塔里。

  由触目惊心的感受体悟历史,这妙龄少女究竟是谁呢?她美丽又有教养,史称为“九日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也是唯一不被官方承认的君主。

  亨利七世时英国宫廷新旧教派分歧,1553年,信奉新教的年轻国王爱德华六世驾崩,摄政王约翰·达德利公爵为了夺得政权,力主排除信奉天主教的玛丽公主,选择笃信基督教的简格蕾公主继位,并让她与自己的儿子吉尔福德结婚。

  无辜的15岁少女突然被长辈推上了王位,9天后即被支持表姐玛丽(后来的女皇玛丽一世)的旧教派推翻,黛绿年华沦为阶下囚,陷入了无奈、失落、恐惧中,被关进阴暗的伦敦塔后,还被判叛国罪,次年遭秘密处死。

  临刑时她背诵了《圣经》的诗篇第51篇(怜悯我,神啊……)然后问执刑者:“你能让我不躺下砍头吗?”对方说:“不能,请宽恕”她同意,再请求他动作快点。

  她的遗言是耶稣十字架上的话:“主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她本是个外形优雅漂亮的书呆女孩,她虔诚信仰新教,通晓希腊文、拉丁文,曾向米高安哲罗学意大利文。

  她应该有轻松美好的人生,但在及笄之年便成了阴谋和杀戮的牺牲品。

  德拉罗什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师从让格罗男爵学画。

  1822年,他的作品首次在沙龙中展出,结识了杰里科和德拉克洛瓦,随即进入主流画家的核心圈,同时从事美术教育,著名现实主义画家米勒也是他的学生。

  构思精细

  他的早期作品以宗教故事为主,有关耶稣受难《苦路》、《殉道者》等,后来转向历史题材的创作,介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间的风格,既人性化又戏剧化性的构思精细微妙。

  除了《处决简格蕾》,另外藏于罗浮宫的《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巴黎美术学院的巨型壁画《大艺术家们的集会》,那长达27米中绘制了75位艺术届最杰出的人物,造型鲜活逼真,于半圆议事厅(Hemicycle)中,为十三世纪至十七世纪的名画家树碑立传。

  德拉罗什富有诗意的画面,即使他的心脏早就停止了跳动,可是情感宣泄的悸动不息。

  史实为证,绘画没有死亡,技法不断推陈出新。

  因和其他艺术一样,融合着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今天好的摄影也是一门艺术,绘画和摄影不但互不取代,更可相映借鉴充实创意。

 

德拉罗什《处决简格蕾》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2025 - 04 - 09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