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半生落魄啸晚风

日期: 2015-12-14
浏览次数: 1222

来源:《信报》2015年11月14日/15日

  社会和时代形成艺术与文化,家庭和环境酿成个性及命运。

  历代留下的诗、书、画,可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副徐渭的《墨葡萄图》,奇特的构图形影相吊,饱含水分墨晕浸渗,若草书飞动的用笔,水墨酣畅点染淋漓,墨痕浓淡相间,写出茂盛之叶,枝叶纷披于风,藤条错落低垂,珠玑密如骤雨,颗粒晶莹欲滴,气势疏放动人。

  书面上端左侧行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字势歪斜跌宕,落笔锐如刀戳,转折凝重铿锵有力。

  孤傲耿介

  他将心声升腾于笔墨、物象之上。概括了他饱经患难的寂寞,伛宕坎坷的人生,孤独耿介的性格,无可奈何的心情,激越奇屈的情怀。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书,书中有画,诗、书、画熔铸一炉,从中力求蕴藉,简笔而意阔,法度之内情溢画外。

  涉笔潇洒的墨宝《墨葡萄图》,宣泄出作者对身世遭遇的悲叹,对抱负难酬的感慨,对世态炎凉的愤恨,对封建仕途的抗争!

  徐渭(1521至1593年)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字文长、号青藤道士、青藤老人、天池生、天池山人、天吃鱼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

  这位中国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不到百日便失怙,庶出之子地位低微,生母又被逐出家门。从小识见敏感,6岁可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10岁作文《释毁》指掌之间万言可就,少年时天才闻名乡里。

  到了20岁考到秀才,成年时家道衰落,入赘潘家,新娘14岁,夫妻十分恩爱,惜妻19岁即病故。丧妻后迁出潘家,一次次参加乡试,连续应考8次均榜上无名,到中年也未能中举,与仕途无缘,诗文会友,书画自娱,以教书、做幕僚、卖书画糊口。

  徐渭屡试不第,一无所有,苦难曲折,交织着三段甜酸苦辣的婚姻。发妻潘氏体贴,夫妻相敬如宾,“掩映双鬓绣扇新,当时相见各青春。傍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娇妻仙逝13年后,生活所迫入赘王家,王氏凶悍恶劣,数月不欢而散。

  浙闽总督胡宪钦慕徐渭学识,纳入幕府,书生拜大将,意气风发,伸展才华,协助平倭,深得赏识。帮他续弦,迎娶年轻貌美的张氏。可是好景不长,胡宗宪被政敌构陷,涉严嵩同党罪案,入狱自杀身亡。

  徐渭悲怆忧惧,曾多次自杀未遂。精神大受打击,幻觉中疑张氏不规,恍见与他人相拥于床,冲入房以钝器袭击,张氏当场致命。原来是他的一件棉袄,误以为陌生男人,错手杀了妻子,悔恨莫及!不但革掉生员资格,而且关押牢狱。

  沥干血泪静心参佛,大彻大悟在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并专心揣摩书画。他犯案后,几位状元出身的至交,翰林编修张元忭等予以援助,借万历皇帝几位大赦之机释放,53岁获解除7年的枷铐。

  旧友吴兑在北部边防担负重任,邀他北上宣化幕府,他再次得到了尊重。无奈身体欠佳,一年未满便返家乡。真是“鸡鸣紫陌曙光寒”。花甲之年又应张元忭之招去京,不受束缚的徐渭与恪守礼教的张元忭,各执其间难以融合,他在官僚交往中,深感不平等的对待,内心郁愤旧病复发,3年后重归故里。

  桀骜不驯

  徐渭从此痛恨达官贵人,数千藏书变卖殆尽,有南至北四处浪游,他向河山慷慨悲歌,又常忍饥月下独徘徊。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潦倒不堪贫病相煎,73随暴愤而卒。连一床席都无,只有凌乱的稻草,身旁仅一狗相伴!

  他的不幸经历,他的桀骜不驯,他的离经叛道,造就了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军事兵法全能之才,在生时没有名望。后被明代晚期文学家袁宏道发觉,为他撰写著名的《文长传记》作出了精辟的评述。

  徐渭的诗词、戏剧、书法、写意水墨花鸟,尤其是草书境界更高。

  他强烈率意的个性,豪迈放逸的风格,以写入画一挥而就的热情,其主体解放超越了时空,无不引起历代文人的膜拜。

 

 

徐渭的《墨葡萄图》

(165.7cm×64.5cm)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2025 - 04 - 09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