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书卷气息日渐浓──谈谈鲁地的书法

日期: 2014-10-10
浏览次数: 1635

转自:《大公报》 十月二日星期四


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图:书法家鲁地

  认识鲁地君有十来个年头了,他给我的印象是为人平和、谦虚真诚。他是从事路桥工程技术的,对书法却很痴迷。记得十多年前,他刚调来合肥工作,常把临习的字送给我看,我都适时地提出一些意见。他总是把我的肯定当成鼓励,兴奋中更增添信心,而针对我指出的不足,都能认真体会,并在学习中不断纠正。

  汲取国学作基础

  鲁地的书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进步,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强化突击得来的,而是长期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广泛积累的结果。

  我们说,书法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其实质就是以书写为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与心灵的表现形式,实现美的创作给人以美的感受的过程。实现美的创造,不仅要求书家掌握书写规则、书写技法,还需要具有丰厚的学养。一件书法作品往往反映了书者的性情、禀赋和文化素质,所以有「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以及「书为心画」的论断。据了解,鲁地少时即喜爱书法,初学从汉隶唐楷入手,五体兼习,早在二十前又师从篆刻名家孙痝艄生学习篆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鲁地工作以后,虽然受条件限制,经常驻工地、跑现场,工作再忙他没有丢弃学习书法,经常是帖不离身、印不离手。更难能可贵的是,鲁地重视字外功的修炼,将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人生目标,广泛地学习国学知识。我曾几次乘坐鲁地的车子,发现后排座里放了许多书籍,从说文解字到诗词歌赋。鲁地能在乘车途中挤出时间读书治学,其勤奋精神可见一斑。

  行草隶书功最勤

  鲁地的书法作品五体均有涉及,用功最勤的是行草和隶书,取得成绩最突出的也是行草和隶书。我们谈书法往往绕不开二王。二王作为中国书法的高峰,千百年来学习王字大约有两大分支,即以李北海、赵孟俯、董其昌等为代表的平正一路和以黄庭坚、米芾、王铎、傅山等代表的奇绝一路。鲁地的行草书主要出自二王的奇绝一路,特别对宋代的尚意书风得益最深,在对作品「势」的把握上很好。王羲之崇尚温文尔雅,到王献之的时候就增加了气势,后经怀素、米芾、王铎等人的演绎,逐渐强化,从而展现出很强烈的个性表现力。

  鲁地凭借他的悟性,充分挖掘了这一点。其写小字行云流水,写大字风樯阵马,气势通畅,充满艺术张力。古人云「书以通则至精」,我觉得这是鲁地行草书的过人之处。然而,过分的追求字势容易陷入狂怪、草率的泥潭。时下不少书家,把草率当天趣,我是不赞成的。「诗到老年惟有辣,书如佳酿不宜甜」,学书法就应该深入研习古法,取其古朴雅致,力戒妖媚狂怪。几年前,我和鲁地谈到这个问题,建议他多临帖、少创作,在「法度」与「精微」上多下功夫,现在看来,鲁地做到了,其笔墨更加精炼,质感更强,于细微处见精神,整体书卷气日渐浓厚。

  总体上来说,对于鲁地的书法我还不想作过高的评价,因为他还年轻,我对他充满更高的期待,凭借?他的学识修养和不懈追求,一定会登上新的台阶。我是看好鲁地的!

  编者按:鲁地,本名鲁圣弟,斋号明瓦楼,巢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直书画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

  作者张良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2025 - 04 - 09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