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跨越三个朝代的大师:黄宾虹

日期: 2012-02-13
浏览次数: 661

作者:益行 

  黄宾虹1865清同治乙丑年正月初一生于浙江金华城西铁岭头,祖籍安徽歙县潭渡村,1955年3月25日于杭州逝世。谱名懋质又名元吉,后改名质,字朴存,号滨虹,一作朴人,后以号行,别署予向、虹庐、虹叟,五十五岁更号宾虹,署宾虹者尤多。他生在清代,长于民国,于新中国故世,跨越三个朝代。一生在中华民族内扰外患中度过。他屡经事变阅历沧桑。早年为贡生,曾任小官吏,后目睹时艰,弃官反清,耕田辧学,追随变革,加入南社、参与同盟会……是一位热衷革命,忧国忧民的君子! 

  借物写心融会贯通 

  可是,救国无门,惟有在画画中立身处世。中年驰骋百家,溯源唐、宋、元、明、清,潜心学术,其后饱游饫看,上名山、登五岳、入雁荡、游巴蜀。以心接物,借物写心,融会贯通。但国画在世纪风云中新旧交战,同样遭遇着冲击,面临穷途末路。他深刻的民族文化自信,自然美学取向,竭一生之苦坚持追求,他认为:「至毁誉可由人,而操守自坚,不入歧途,斯可为画室精神,留一曙光也。」他抱拥国粹,学取众长。金石、书画、诗文、鉴赏、教育……样样皆精。却一直被挤在新旧板块的边缘之外。走一条踽凉独行之路,处在难以忍受的生存压力中。正在板凳冷坐时,留法回国的传雷先生闯进了他的困境,传雷从黄宾虹的画中敏锐感觉到中国画的一道曙光。是传雷慧眼将他驶出自我流放的孤岛,把黄宾虹的亮点耀诸于众。他们的忘年之交如一潭清水,无半点功利渣宰,尽管双方见面不多,在频繁书信中进行全方位的中西绘画探讨。这段知遇知音的缘分,幸好黄宾虹在反右之前已驾鹤西逝,否则传雷被打成右派,他亦厄运难逃。文革初传雷夫妇上吊自寻,老先生也必同归于尽。 

  我年轻时不懂黄宾虹的山水画,觉得缺乏中国画固有的一套勾、皴、点、染技法。那时我太幼稚浅见。随着年岁的增长,才恍然明白一些作画的真谛,无论什么画若程序过于僵化,反而成了物我交流、内心感受、视觉印象的障碍。技巧仅是追求目的的手段,老是注意刻板的手段便忘却了目的。因此太多人的作品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毫无情趣。 

  丢弃传统超出传统 

  寒舍收藏有黄宾虹的作品,闲时仔细拜览,体悟他的五笔七墨:「平、圆、留、重、变」;「浓、淡、破、渍、泼、焦、宿」,以笔为骨,诸墨荟萃,涂抹长短不同的线条笔触,其勾勒不仅是轮廓线,还蕴含书法的一波三折,涂法取代传统的皴法,大小浓淡的点簇,含墨落笔驻锋,不粘不呆不拖。近视不类物象,远视景物桀然。如篆籀的笔力,既无丢弃传统,又超出了传统,毫无固执守旧或哗众取宠,果然不同凡响!他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破茧而出。我更欣赏他九秩后的杰作,如:《江行图》简笔粗犷,刚劲奔放,墨渍飞扬,流彩漫溢,元气淋漓。墨法之妙在笔法之精,笔贵分明且融洽,墨色厚润虚灵。综合了他丰厚的学养和人格。他生前不迎合世眼,对作品不齿极金钱,他认为雅事不取金帛,择人而与,若豪华显贵之家,自应依润例取资,而文人画友,遂不必斤斤于镏铢可也。在纸醉金迷的当代,值得大家对照。这位跨越三个朝代的大师,承前启后为我们建树了卓荦的里程碑。 

                                  本文出自:《信报》2012年2年4/5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2025 - 04 - 09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