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2013年9月18日 香港《文汇报》
文: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许競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源于对天象、四季、节令、岁时以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计算的阳历,其节日习俗、行事亦以「月」为中心展开,故又称追月节、玩月节及拜月节等。一年之中,中秋夜的月亮被认为是特别皎洁明亮的,中国人认为这象征着团圆,因此中秋节亦称团圆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一书中。书中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的活动。另外,据《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每到中秋之时,官府便会挨家挨户向老人赠送坐凳、手杖,和一些类似黆粑的食品,表示慰问,由此可见中秋向来便有敬老的传统。直至汉代,在中秋或立秋之中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到魏晋时,亦有「牛渚玩月」的记载。当时,镇守牛渚的谢尚在月夜泛舟牛渚江上时,听到有人在运租船上咏己作《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但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唐代诗人李白游金陵时就曾就此典故作诗曰:「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不过,那时候虽有中秋赏月之举,但整体来说这习俗还不算普遍,并未成俗。
根据民俗专家的考察,中秋节作为一个民俗节日约形成于唐宋之时。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玄宗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的出现,使中秋赏月的习惯越来越盛行。《唐书.太宗纪》便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而由于帝王的提倡,唐代时的玩月已经泛化为一种民间习俗;届时,要全家团聚,再登台或泛舟观月,饮酒作乐。事实上,唐代的玩月诗均具有浓厚的民俗节日背景与特色。诗人张祜《中秋月》诗中便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正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司空图在《中秋夜》说:「此夜若气月,一年虚度秋。」唐代其它直接以中秋或八月十五为题的诗作还包括: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等。
北宋太宗时,朝廷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订为中秋节,其时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记载北宋习俗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吴自牧的《梦粱录》都专述了「中秋」。《东京梦华录》中道:「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由此可见,此时的中秋节已经市俗化,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了。文学作品方面,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喻人间的聚散离合,亦成为了宋人咏月诗词的主旋律。当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成了家喻户晓之作。
至明清时,中秋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而这时期的中秋节比以往更强调其背后团圆的人生主题及文化意义。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虎丘中秋夜」便记载了一番极热闹的情景:「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豜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其各色人等聚集一起,游赏玩乐,与唐宋时玩月的闲情雅致相比,更见市俗化。直至清代,中秋节更被正式定为假期;《清史稿.选举志》中记载,清廷于光绪年间规定,各级于「庆祝日、端午、中秋各放假一日」,而拜月祭月的习俗也继续沿袭。据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1906)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阳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名捣药之弦。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这些「月光马儿」为祭品,大的有七八尺,小的有二三尺,人们把之对着月亮供奉,在焚香行礼的仪式后,便会将它们焚烧。
中秋节的历史沿远流长,发展至今,习俗已越见多样化。然而,月亮作为这个节日的主题,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还是十分重要。在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仍代代相传的继承下来;每年的中秋节也就象征着我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以及对家庭团圆的重视与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