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傅雷教子:做人第一 艺术第二

日期: 2013-10-30
浏览次数: 1024

文章转自香港文汇报


傅雷夫妇哲嗣傅聪、傅敏向墓碑鞠躬。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孔雯琼 上海报道)傅雷与傅聪父子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可说是鼎鼎大名。傅雷是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翻译大量的法文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傅雷家教极严且父爱至深,其家书后被整理成《傅雷家书》,至今影响深远。

  1958年,在上海“反右运动”中,傅雷被划为“右派”。1966年文革初期,傅雷不单遭抄家,而且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等凌辱。9月3日上午,傅雷夫妇在上海江苏路家中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终年58岁。傅聪收到父亲的最后赠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出生于1934年的傅聪,早在三、四岁时就已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分。他7岁开始学钢琴,1955年,获邀参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得到第三名和“玛祖卡”奖,成为首位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音乐家。之后,傅聪留在波兰学习,至1958年12月突然离开波兰出走英国。1966年11月,傅聪在父母去世2个月后才知噩耗,直到1979年文革结束后才回到上海,目前长居英国伦敦。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6
文/陶斯亮好像与胡德华自然而然就相识了,算起来也有四十年了。德平和我同在延安出生,父母又相邻而居,似乎天生就是朋友,所以总认为德华是小弟辈,难免拿捏出一种大姐的劲儿来。德华却也从没介意,真是把我当大姐看待,至今他叫“亮亮姐姐”时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对德华离去这一事实,我两天都没缓过神儿来。今天,终于可以收拾起心情,缅怀德华老弟了!虽然与德平年龄和经历更相似,实际跟德华的接触却更多。早时见德华多半是当双方老人的陪护。母亲在世的时候,每次李昭阿姨来看望母亲,总是德华和洪小平陪伴。德华看上去朴素、谦和、热情,很符合“耀邦儿子”这一身份。而漂亮的小平,那两条乌黑的大长辫子特别扎眼。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就相熟了。为了他的环保技术他找过我,但我找他的次数更多,多半是为了请他参加我的公益活动。此图系陶斯亮同志提供的照片在我的印象里,他从来都没有拒绝过,不论是在北京市内还是到贫困地区,他和小平都积极参与,对我...
2025 - 04 - 15
来源:视频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温台海抗日记忆一死不难 救台湾难——丘逢甲
2025 - 04 - 14
来源:视频号他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派诗人之一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