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 2012年5月6日《苹果日报》苹果树下
浙江大学的同学组成了读经班,经常举办经典会读,只要有学者来讲学,就邀请来领读经典。说起读经班,就不禁想到我在台湾读大学时,那是六十年代,同学也组织读经班,读的是基督教的《圣经》,有些工学院的同学十分热衷,说参加读经的女生不但漂亮时髦,而且性格贤淑,适合当贤妻良母。一来二去,也的确成就了不少姻缘。不过浙江大学的读经班,读的却不是西方的《圣经》,而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类,不晓得是否聆听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也能超越古代礼教的藩篱,与时俱进。
同学要我选题,决定这次会读的经典。我想让他们读点有趣的材料,扩大眼界,多了解古代历史的现实,也看看司马迁文章的磅礴气势,就选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同学们经过讨论,觉得《史记》不是正宗儒家经典,《项羽本纪》篇幅又太长,一个早上读不完,问我可不可以换成《礼记》的《礼运》篇?我说还是读读《史记》吧,我们在台大读书时,老校长傅斯年就规定,大一国文就是《史记》,要整整读一个学期呢。会读《项羽本纪》全篇,时间是稍微长一点,我们就选读,跳过一些章节,集中在项羽出身背景、鉅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这些精彩段落,以窥司马迁究竟是如何书写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读史,以及如何去想象与相信历史。
《项羽本纪》一开头,交代项羽的出身,乍看似乎枯燥,像流水账,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仔细读读,你就发现,事实交代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没有一句废话,而且设下许多伏笔,读到后面就会一一醒悟,原来这段文字居然隐藏了这么多提示。
举个最不起眼的例子,比如,说项羽是下相人,也就是今天徐州(古称彭城)南边宿迁一带的人,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点明了他的籍贯,做什么呢?与历史叙述与书写,即古人所谓的史家笔法,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项羽以复兴楚国为志业,毕生奋战,多半是环绕着彭城这一带向外拓展。鸿门宴之后,引兵屠咸阳、杀子婴、焚烧秦宫室,“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上哪里去呢?回到家乡彭城建都去了,自封西楚霸王。有人劝他,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建都的好地方,项羽是怎么回答的?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劝说他的人,不禁感叹项羽没有大志,是“沐猴而冠”,传到项羽耳里,居然遭到烹杀的下场。凌稚隆的《史记评林》就批评项羽,“从来无统一天下大志。既灭咸阳,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圆伯(霸)筹书耳。岂如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换做现代讲史的名嘴,在电视上开讲,恐怕就要抓住这一点,批评项羽的狭隘乡土意识,说他泥巴气太重,只想着徐州的“老婆儿子热炕头”,不能放眼天下,难成大事。
《本纪》接着说,项羽造反起事的时候,“年二十四”。说这个年龄,除了点出他年轻,还有什么深意吗?当然有用意。项羽年少气盛,虽然武功盖世,可称万人敌,毕竟人生历验有限。他在鉅鹿一战,带领楚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扬名立万的时候,不过二十五岁上下。在鸿门摆宴,刘邦前来谢罪之时,也才二十六岁,已是雄霸天下,不可一世了。龙川资言在他的《史记会注考证》中特别指出,“项羽楚人,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其入咸阳,犹伍子胥入郢,杀王屠民烧宫殿以快其心者,谓之无深谋远虑可也,谓之残虐非道者,未解重瞳子(项羽)心事。又,此时沛公(刘邦)年已五十,思虑既熟;项羽年二十加六,血气方刚。彼接物周匝缜密,不敢妄动;此当事真挚勇决,任意径行,是二人成败之所以分也。”我们还会读到,项羽垓下兵败,自刎乌江的时候,年纪才三十一岁。算起来,从他跟着叔叔项梁起兵,纵横天下,指挥群伦,到兵败身死,也不过七年时间,真是来似流星去如陨石,照亮了群雄争霸的长空,在后代的历史想象中留下了无尽的感怀。李清照有诗《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活得轰轰烈烈,如烈日当空,却突然乌云密布,遮天盖日,雷电交加,风狂雨暴,中道崩殂。明明已经雄霸天下,却糊里糊涂向着死亡的深渊奋进,难怪留给后人无限感叹。
泷川说到项羽“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在《项羽本纪》开头,就表述得很清楚,而且还强调了项氏世代为楚将,并有封地。透露出的消息就是,项羽对楚国的感情深厚,对秦朝怀有深仇大恨,其来有自。不过,我对于龙川的解释,说项羽因为国仇家恨而怨恨秦朝,所以屠城咸阳,烧毁宫殿,只能算是“无深谋远虑”,不能称之“残虐非道”,却不敢苟同。我们看看项羽的事迹,就会发现,项羽杀人如麻,根本不拿人命当回事,其残虐绝不下于秦王,而且还亲力亲为,杀得来劲。他跟项梁起事之初,就先杀会稽守,又击杀数十百人,之后趁势招募了八千江东子弟兵。他进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等到攻下时,就“皆坑之”。项梁派刘邦和项羽去攻打城阳,又屠城。项梁死后,宋义拜为上将军,项羽不服,就在军营中斩了宋义的头,夺取军权。之后秦军大将章邯来降,项羽觉得秦国降兵不服,“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鸿门宴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之后又派人杀楚怀王。可以看出,项羽行兵,一向是恣意胡为,不是斩杀,就是屠城,残暴无比。杨维桢就说过,“孟子云,“为天下驱民者,桀与纣也。”籍亦为汉驱者耳,其能与汉争天下哉?迹其骠悍滑贼之性,嗜杀如嗜食,……此真天下之桀也。项欲举大事,霸西楚,其可得乎?”杨维桢点出项羽性格中的横暴,视人命如草芥,是天生的杀人魔王,“嗜杀如嗜食”,像流着馋涎的鳄鱼,凶恶无比,点到了关键要害,比泷川看得深刻。
《项羽本纪》接着叙述项羽的少年时期,描绘出身将门的性格与脾气,也极为生动:“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以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虽然写的是少年时期,但是显露了项羽学任何事情都不彻底,全凭匹夫之勇,意气用事。不过,项羽也因其粗豪直率,不像刘邦那样机谋谲诈,而引人同情。即使司马迁在全篇的结尾,以史家客观论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都多少透露出而不师古”,却也花了无限笔墨,极力刻画项羽的英雄个性,让我们看到一个青年豪杰好汉的身影,挥舞着剑戟戈矛,叱咤在江海之间,有时“言语呕呕”,有时“暗恶叱咤”,有时“恭敬慈爱”,有时“骠悍滑贼”,有时“爱人礼士”,有时“妒贤嫉能”似乎一切都恣意率性,像丛莽中的狮子,只管眼前,不顾后果。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称赞司马迁的文章,特别举出项羽形象的刻画,错综复杂,充满了人格内在的矛盾,“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我倒是觉得,钱钟书以文体的角度分析项羽性格,恐怕有点深文周纳了。换一个角度,以历史文化脉络的文野之分来观察,就会发现,项羽生活在战国时代,特别是出身于世世代代以杀人为职业的将门之家,他的性格比较粗豪野蛮而原始,其真率之处也像猛兽一样,捕猎时不惜孤注一掷,扑杀猎物杀红了眼而不止,休息时则舐犊情深,对身边亲近的随从将士十分慈爱。刘邦的处境与经历则大不相同,在文明社会的污泥中打过滚,“文明”得成了精,很明白人际关系复杂,深谙世道险恶,懂得如何利用人的欲望,调动人们趋势趋利的的积极性。在司马迁的笔下,楚汉相争的两造领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一场历史上你死我活的斗争,充满了人物性格的展示与演绎。
项羽身兼残暴与慈爱的性格,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他的爱憎有清楚的对象。对自己圈内人,“言语呕呕”、“恭敬慈爱”、“爱人礼士”;对圈外人,则“暗恶叱咤”、“骠悍滑贼” “妒贤嫉能”。套上今天熟悉的话语,就像雷锋说的,“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要像冬天般的冷酷无情。”看起来,党同伐异,内外有别,显示军人的脑袋一条筋本色,是古今相通的道理。只是如何辨别谁是同志,谁是敌人,在甚么情况,甚么场合来辨别,则是项羽面临的大难题。以刘邦、黥布、陈平为例,都曾是项羽的同志,怎么后来都变成敌人了呢?鸿门宴上的刘邦,显然早已不是当初并肩作战的同志,那么,是不是敌人呢?项羽似乎想不清楚。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好汉,看到昔日的战友低声下气,前来谢罪,是否回忆起当年义结金兰,约为兄弟,一起抗击秦军,还一起屠过城,曾经是披肝沥血的好同志?也不知道项羽“学书不成”,是否读过《诗经》,想到了《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兵甲。与子偕行!”总之,同袍兄弟一场,杀人不过头点地,算了算了,放他一马吧。
同学们细读《项羽本纪》,对司马迁史笔纵横,文章收发自如,印象深刻,佩服得五体投地。司马迁的历史书写,一方面简洁精准,要言不烦,另方面则想象富赡瑰丽,巨细靡遗。叙述巨鹿之战,是侧写,描绘战事惨烈的文字不多,只说项羽引兵渡河,沉船破釜,大破秦军之际,其它救赵的诸侯军都不敢出兵,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写得最精彩,令人读后难忘的,是大破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军们表现得畏葸不堪:“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大笔如椽,几乎棒杀了这群不敢奔赴战场的将领,反衬出项羽高大的英雄形象,也顺势说明了项羽自此“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司马迁的文笔实在太过精彩,使得项羽如狮如虎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给后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虽然从理智上都知道项羽难成大事,却又为之扼腕叹息。钱穆就说,“项王可爱处,实多于沛公。此又见中国史取人之宏与其教人之深,而迁书此等处,遂成千古妙文。”还说项羽垓下下兵败,临时之慷慨,“此情此义亦可长留天地间,获后世之同情矣。”(《现代中国学术论衡》)这的确是值得玩味的论断,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给予项羽的定位,看看近代京剧《霸王别姬》的广泛流传影响,以及一般讲史所持的论调,就可得知,项羽的残暴杀戮,似乎不太重要,就像一片淡淡的云朵,可以从后世的历史记忆中,挥一挥衣袖,轻松地,潇洒地,抹去了。
会读了一上午《项羽本纪》,细读了项羽起家的背景、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同学们才发现,《史记》是这么有趣的读物,比当前的畅销小说好看多了。我就跟他们说,一个上午,只能点到为止,回去再读读《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对比当事人各照的传记,会更有趣的。过了几天,同学们电邮寄来读后感,似乎读史得了窍门,像古代学者一样,写起史论来了。我这里罗列几条:
甲说,“历史看似一桩巧合,实则蕴藏着种种机缘与线索,当事人匆匆而过,留予后人慢慢揣度。刘邦和项羽,一个诡计重重随机应变的开国皇帝,一个英雄主义浪漫情结的盖世将军;在狭窄的时空中相逢,一个斗志,一个斗勇;一个性格急躁不讲计谋,一个深思熟虑能听劝诫;一个对制度了若指掌,左右逢源,一个在制度外称王称霸,自刎江东。在司马迁“抑刘扬项”的春秋笔法中,后世文人墨客都纷纷称赞项羽的真英雄与刘邦的伪君子。……后世对于项羽的褒扬,一定程度上源于对失败者的同情,也有自古以来英雄主义真性情的沿袭使然,忽略了项羽性格中暴戾残忍的一面,忽略了屠城坑埋的历史事实。……历史的出人意料,就在必然的逻辑推理中呈现,读历史即是读其背后的人性和经历,是读一个民族曾经精神的源头。这次经典会读,读《史记•项羽本纪》,让我感受到《史记》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中体现的道德规约和精神内核。藉以作为今日世界和明日世界的一面明镜,明得失,知兴替。”
乙说,“有人把《史记》当成小说来读、有人把《史记》当成文选来读,有人把《史记》当成史书来读。读《史记》,究竟是为了聆听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是为了考证一段事迹的真实?此次会读给我最深的一个感受是,带着不同的心态去读书,自会得到不同的体悟。……项羽最终的失败结局,早就植根于其固有的性格弱点之中,以这样的观点来看《项羽本纪》,顿觉一以贯之、首尾相通,看似或偶然或巧合的背后,自有一架推动历史转动的精确齿轮,而读史的人若能触摸到齿轮的咬合,就不难推测出历史的时针会走向哪个方向了。”
丙说:“整体来说,这次会读的效果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这种感觉真好。郑老师讲到项梁就是教父,也让我把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发现有很多启发。另外,我突然发觉到,项羽和项梁的用兵,偏兵行势家,缺少兵权谋家和兵阴阳家的内容(这部份更多地在于陈平、张良、范增)。我们发现宋义的智慧偏纵横家,但并不知兵。而且秦朝封六国旧势力的消化,也并不成功。这一切都很有趣。”
和年轻人一同读《史记》,一段一段研讨,听他们提出新鲜的看法,也让我觉得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