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颜真卿真迹亮相日本 两岸掀泛政治化争议

日期: 2019-04-10
浏览次数: 14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月3日

文/毛峰

       台湾出借被誉为超越王羲之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给日本,引发观展热潮,也掀起两岸泛政治化争议,但也让日本民众体会一千多年前中华文化的魅力。

       以台湾借展稀世墨宝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为核心、被称为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颜真卿特别展,一月十六日起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拉开帷幕,引发日本书法爱好者观赏热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母亲安倍洋子也闻讯到现场,观览人数最多一天超过五千人,成为东瀛新年一大文化盛事。然而,中国大陆与台湾一些网媒却对台湾出借《祭侄文稿》给日本进行泛政治化渲染,指真迹存有近一千四百年,脆弱性可想而知,「展一次伤一次」,质疑出借是不顾文物受损的媚日之举。对此,特别展主办方之一的日本每日新闻社会长朝比奈丰表示,经过长达六年的精心筹备,终于超越政治办成这次展览。文明互鉴最重要的是能超越政治,一同欣赏长久传承下来的东方文化并由此深化交流。

       特别展聚焦颜真卿真迹,并汇聚唐代书法技术最高境界之精品,探寻其对中国和日本书法带来的久远文化精神影响。展览汇聚了一百七十七件中国和日本书画珍品,并依历史朝代演进划分为六个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篆隶楷行草的变迁与精华,包括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与三十四件国宝,或重要文化财产的中日书法珍品,成为十分难得和意义非凡的特别展。

       亚洲地区首次展出

       此次特别展得到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鼎力支持,借展《祭侄文稿》和唐代怀素《自叙帖》及黄娟本《兰亭序》等珍品。《祭侄文稿》是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价值更高的罕世墨宝,曾在十年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晋唐书法展上展出,海外展曾于一九九七年在美国展出,而此次日本展尚属首次,也是首次在亚洲地区展出。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也为本次特别展提供了四件书法珍品,包括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及王羲之《集王圣教序》等,这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首次为此次特别展提供该馆珍贵书法展品。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研究员何碧琪博士对亚洲周刊说,这次借展是由东京国立博物馆主动提出及接洽,因配合以颜真卿为主题,并兼及唐代书法发展史的展览而获选。香港文物馆按照过往的借展规定作审定,包括拟借展文物的保存状况、文物是否已获充分时间保养,以及可信赖的文物运输、文物估值购买保险等,经投票获过半数赞成方能借展。何碧琪表述,此次能够携手东京国立博物馆,参与如此高规格高层次的特别展,甚为荣幸。

       一月十五日下午,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颜真卿特别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平成馆(东博)举行开幕礼。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台湾驻日代表处代表谢长廷、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长刘芳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以及主办单位每日新闻社会长朝比奈丰、日本经济新闻社常务董事平田喜裕、日本放送协会(NHK)理事中田裕之等出席剪彩,近一千二百人参加了开幕式。

       世有天下三大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兰亭序》,但真迹下落不明,至今只有唐人摹本;第二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是苏轼的《寒食帖》。《祭侄文稿》是真迹存世,尤为珍贵。据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企划部长长富田淳介绍,《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

       跨越千年的精神气节

       当时安禄山兵变,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镇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一门三十余口被害。两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郡,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尸骸,悲愤莫名,挥泪写下了这件流传千古的行书作品,不仅记录了一代宗师的一生,也记录了盛唐的毁灭,可以说是唐代书法的最高代表,同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从《祭侄文稿》可看出朝廷忠臣颜真卿书写时,起初心情还算平静,后来内心起伏大,字形有些紊乱,、字里行间排列有些倾斜,可见颜真卿当时心情悲愤交加。富田认为,书法是一次性的艺术,无法重写,看到《祭侄文稿》真迹的人一定可感受到跨越千年岁月、藏于这墨宝中的颜真卿精神气节。

       富田淳表示,此次特别展得到台湾与香港的倾力支持,提供珍贵展品,由此东京国立博物馆得以完美构建出以颜真卿为主线而串联起整个中国书法史的展览,反映出唐代书法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以及对中日后世的延绵影响,甚是欣喜。

       除了颜真卿外,本次特别展还展出了怀素《自叙帖》、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以及张旭、王羲之、米芾、孙过庭、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中国书法史上的名家作品,还有唐玄宗《纪泰山铭》、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和《颜氏家庙之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等多幅大型原碑拓片,其展品之丰富系统和珍贵,堪称中国书法展览史上的一绝。

       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于开幕致辞时表示,在中国历史上,东晋和唐代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境界。在唐代,书法普遍性的美得以升华并形成体系。这次特别展聚焦于唐代,探寻颜真卿这个人以及他的书法本质。同时还着眼于颜真卿对之后中国、日本所带来的影响,纵观中国书法悠久历史,探讨唐代书法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2025 - 04 - 09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