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
发布时间:2019年9月24日
195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赵一曼》,让当年英勇就义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不过,赵一曼究竟是谁?她来自哪里?原名叫什么?她还有什么家人?等等,都没有人知道。
赵一曼
直到1955年,在全国妇联以及东北抗战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协作下,赵一曼的身份才最终被确认,就是原上海机关工作人员李一超,四川宜宾人。
而且,李一超的丈夫和儿子尚在人世,她的丈夫就是新中国著名的印刷专家陈达邦。慢慢地,两人之间尘封了几十年的往事,也渐渐被人了解。
陈达邦
陈达邦是湖南长沙人,有个妹妹非常有名,叫陈琮英,也就是任弼时的夫人。陈达邦是黄埔军校第六期高材生,1927年又被组织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当时,跟他同行的人共有几十个,李一超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路颠簸,多亏了陈达邦的精心照料,才使得身体虚弱的李一超撑了下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又是陈达邦细心地辅导李一超的俄语,才让她尽快地适应了国外的学习环境。天资聪颖又热心肠的陈达邦,很快就赢得了李一超的好感,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于1928年在苏联完婚。
后来,考虑到孩子即将出生,再加上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满腔热血的李一超在苏联根本就坐不住,就经过组织的安排,于1931年回国工作,而陈达邦则继续留在苏联深造。
夫妻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赵一曼与儿子“宁儿”
李一超回国后,产下一子,取名为“宁儿”,她本人则化名为“赵一曼”,主动申请调到东北地区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36年英勇就义,夫妻二人再没有取得过联系。
回过头来再看陈达邦,妻子离开后不久,他们此前一直学习的中山大学便宣布解散,为谋生计,陈达邦便加入了莫斯科外国出版社的中国部,开始从事共产主义文案的印刷工作。在这里,陈达邦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他1942年回国时,已经是中国印刷部的主任了。
回国之后的陈达邦,由于没有栖身之所,只能去投靠在重庆凯邦印刷公司的五哥陈岳云。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儿子。
原来,李一超在去东北前,决定把孩子寄养在陈岳云这里,只身北上,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陈达邦心里也明白,妻子恐怕是凶多吉少,但即便如此,陈达邦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妻子的下落。
直到1955年,陈达邦才终于得知: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正是他当年的妻子!陈达邦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号啕大哭,谁也劝不住。
说完了陈达邦和赵一曼之间的尘封往事,其实陈达邦本人也很值得一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计划改革币制,印刷一套全新的人民币,这个时候,长期从事印刷工作并掌握当时最先进印刷技术的陈达邦,受到了高度重视。在董必武的极力举荐下,陈达邦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局印刷部,主管新版人民币的印刷工作。
此后,陈达邦又以密使的身份远赴苏联,协助印刷新版人民币。从设计新版人民币的字体图案,到克服印刷流程中的技术难关,再到最后的装箱运输,陈达邦几乎可以说是事必躬亲。
1955年3月1日,新版人民币正式投入使用,为确保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陈达邦,自然功不可没。
1966年,陈达邦去世,终年66岁。此时距离赵一曼就义,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夫妻两人,终于可以重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