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4月15日
文/杨克林
一九九零年六月,我从报刊上看到陈香梅女士说的一句话:「一个国家和民族致力于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还要使民族灵魂得从升华。」 我很受感动,就冒失地从上海给远在华盛顿的她写了一封信,想请她为我们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写个序,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
然而,她真的写了序回信了。她在序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版了很多有关这场战争的画册,但是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昭示骨岳血渊所塑造的中国抗日战争,显现中华民族的浩气和尊严,并引起对民族和世界未来的更深刻的思索。」「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是今日当务之急,但千万不要忘记中国有血有肉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镜子给我们启示,也给我们往前的勇气。」
最初见到陈香梅女士是一九九一年在华盛顿她的办公室内,她在桌上展开了美国空军援华志愿队(即飞虎队和后来的第十四航空队)与日军作战的许多照片和资料,并回顾自己在抗战中的经历和陈纳德的故事,还叫来了一位原飞虎队的美军中将和我们见面。她说,抗战爆发的时候,她还是个学生,但对当年逃亡的经历记忆犹新。当时为了躲避战乱,她们全家迁往香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沦陷,在母亲去世、父亲远在美国任职的情况下,她与姐妹们一起跟随流亡队伍长途跋涉数千里,经澳门、广州、桂林、重庆,辗转来到昆明。在逃亡期间,他们在前面逃,日本人一路在后面追。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给陈香梅女士留下太多的难忘和苦涩,但是也给她带来一段梦幻般的异国姻缘。她说,一九四五年她从岭南大学毕业进入中央通讯社工作,由于英文说得好,她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采访名闻中国的陈纳德将军。初次见面,陈香梅就被这位少将的风采深深吸引。
后来,我们和陈女士多次接触见面,在拍摄大型抗日战争纪录片《血肉长城》时,她接受我们的采访,留下了珍贵的口述历史;我的女儿杨一舞访美时献给她一个「中国结」,表达了我们和许许多多同胞对她的敬仰。陈香梅有「中美民间大使」的美誉,她曾在一九七二年尼克逊总统访华和一九七九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作出贡献。一九八零年,她作为列根总统的亲善大使到中国大陆和台湾访问,在两岸之间积极沟通,促进交流。 她说:「只要中国人能扬眉吐气,我于愿已足!」特别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她和叶选基先生共同担任我们编辑的《同盟国的胜利——抗日战争图志》的荣誉主编,再一次见证了抗日战争。
陈香梅是中国在美国的女儿,对养育过她的中国一脉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