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匯报》2014年3月19日
文:卢一心
一匹马,两匹马,三匹马......一群马从远古的沙场中驰骋而来,周围尘土飞扬。这样的场面,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或荒漠。在古代战争中,马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无法比拟。在现实中,马可以用来骑乘和载重,也可用于交通与劳动,其功劳也是无以形容。马性灵,威武,善良,坚强,活力,健康,忠诚,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个性和精神更令人敬佩。因此,中国人总喜欢将自己的民族精神塑造成一匹骏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最经典的形容。当然,这句话本身不是在说马,但内含马的天性和精神。马总是会给人以无限遐想。
马是美的,也是令人心动的。牠的安静与叱风云,包括牠的忧伤与嘶鸣,无不美到快要让人窒息的地步。马的静与动都是发自生命本体,连血带骨,带动人的灵魂与想象。马是让人温暖的,想到马就会有一种慰藉感,也会带来希望。正因为如此,我想到了马的祖先。马的祖先名叫始祖马,至今约有五千万岁了。然而,有关数据显示,始祖马原本很小,体高约30厘米,就像普通的成年狗一样大,四肢细长,靠脚趾行走,脊背能弯曲,背部稍向上拱曲,尾巴较短。以嫩树叶为食,虽然吃草,但不能像现代马那样大口咀嚼。因身体灵活,可在草丛和灌木中穿行。约在五千年前,人类的先祖就开始养马并把牠当成交通工具。
不过,人类先祖驯化了的马并不是最早的始祖马,而是后来进化了的马。始祖马在进化之初的13万年里体型逐渐变小,从大约一只中等大的狗的体型变为普通家猫的体型,平均体重也逐渐减小,从5.5公斤减小到3.9公斤;而在接下来的4.5万年时间里,牠的体型又逐渐变大,体重增长到6.8公斤。为何始祖马有这样一个体型变小又变大的过程?研究人员发现这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报告称,大约5600万年前,有一种体型和猫相似的马曾横行北美洲的丛林间。当时,由于火山频繁爆发,甲烷大量排放,致使地球变得相当热。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环境,小型马大量存活,人们称牠们作「始祖马」。这样的考证和描述进一步证实了始祖马的来历和体型特征。另据考证,在中新世以前,马类动物主要分布于北美森林,到中新世时才迁移到欧亚大陆,最后进入非洲。马也通过中美地峡向南美洲扩散。大约两万年前,马在北美洲灭绝,南美的马灭绝得更早。现代饲养的马是由欧洲野马驯化而来的。由此可以得知,马进化的历程也是很艰难的。而马兴衰的历程实际上是奇蹄动物的兴衰历程,奇蹄动物除了家马外在现代普遍呈衰落的趋势。不过,也有人认为,始祖马不是现代马的祖先,而是把牠归为蹄兔类,认为牠很可能就是一种绝种的蹄兔,但并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因其出现和消失并不符合进化的顺序。反过来,据考证,始祖马和现代马都有十八对肋骨。由此可以证明,始祖马确实就是马的祖先。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韦尔斯在小说《时间机器》里描述了未来的小矮人世界,在他的描述里,未来的人类体型如同现今的孩童。关于这一点,得到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支持,认为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未来小矮人世界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全球变暖将使得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体型不断变小。可见,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已经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步了。人类也真的不可等闲视之,当引起足够警醒。
对于始祖马,我是这样认识的。牠首先是恐龙时代哺乳动物的一属,亦即食草动物之一种,体型矮小,行动敏捷,动作迅速,之后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不断繁衍进化。而现代马是在近五千年前才由欧洲野马驯化而来,十五世纪后,被欧洲殖民者带到美洲和澳洲地区,之后扩及世界各地。如今,自然界中的野马几近绝迹,因此,现代马几乎都是家马,尽管如此,马的祖先确为始祖马无疑。我想说的是,无论始祖马还是现代马,如今都已演化为一种民族精神和象征。
中国民间,视马为六畜之首,被游牧民族驯化后用于骑乘,中原民族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出现骑兵,那时,古希腊与古罗马都有骑兵。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由于各种战车、直升机的出现和普及,骑兵才开始退出战争。如今,养马已经成为少数人的营生,别说什么打仗了,有些人一辈子也见不到一匹马,这并不奇怪。当然,在有些国家的大城市里,马还被用于巡警的坐骑。此外,赛马会也是如火如荼。昔日叱风云,赤胆忠心,勇猛无敌的天之骄子,何等矫健与豪迈。想当时,只要听到马蹄声,瞬间便会感到有一种力量的到来,这就是马的价值、意义和精神象征所在。可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在养马役马了。
古人爱马,注重于实用性,今人喜欢马,更注重于精神层面上。汉武帝刘彻死后还要「汗血宝马」作为陪葬。李汝珍在《镜花缘》里说,苻坚在一次战役中,不幸战败,奔逃中失足掉进山洞,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的坐骑突跪在涧边,缰绳垂下,苻坚抓住缰绳爬上来,才脱了大难。马不仅善良,通人性,还有垂缰之义,这是我喜欢马的原因,也是我尤其敬佩马的原因。当然,马还有很多优秀质量。
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中国古代驿传制度始于殷商,兴于汉盛于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直到民国初年才废除驿站。驿站文化由来已久,而驿站文化离不开马。驿字从马就是这个意思。古时候,皇帝下达金牌圣旨,紧急军情,就是要用马。唐玄宗为博得爱妃一笑,运用特急驿传,快马从江南送来新鲜荔枝给杨贵妃吃。汉武帝曾经为得到一种汗血宝马两次发兵攻打大宛,用了近乎十万人的代价来换取,死后还要牠陪葬,爱马之程度恐怕也是常人无法理喻。而这恰好说明了马在古代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始祖马也因此更富传奇。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自古就有以生肖记岁的习惯。东汉王充《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在确立十二生肖顺序时,马列第七位,与今天完全相同。生肖文化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生肖文化透中国人亲切与善良一面。时至今日,生肖运势,生肖配对,还是国人热衷的话题。其实早在轩辕黄帝时就有生肖文化了。
马年说马,当提及唐代「鬼才」诗人李贺。其一生喜马成瘾,每天骑马外出,向人请教识马、育马的经验,写下《马诗二十三首》等著名咏马诗文。「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马为良驹,喻为贤才,《战国策.燕策》中《涓人买骨》就是讲燕昭王求贤若渴的故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要强大昌盛,就必须不拘一格选贤任能。「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始祖马既为马的祖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性当引起国人尤其执政者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如果一定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马的特征和个性的话,我会选择「动」和「静」这两个字。马「动」如脱兔,追日逐月,乘风御雨,不舍昼夜,雄壮无比;「静」时泰然自若,宁静安详,温顺有加,卓然独立。
不过,随马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淡化,二十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培育出各种小马,作为宠物或导盲用途。得知这种情况,若马的祖先有灵会做何感想,莫非果然神马都是浮云?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成为现实生活中一匹真正的「汗血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