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百歲老人 一生愛國

日期: 2012-05-22
浏览次数: 561

 莫 光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5/22/HK1205220045.htm   

  今天,年逾耄耋之長者可不少;能夠活上一個世紀則較罕有。最近,一位年逾一個世紀的資深前輩駕鶴騎鯨西去。他是《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老師。只是他與百歲長者有所不同。在他一百零一歲的人生中,經歷了滿清皇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李老師在新聞界結緣大半個世紀,相信也是破紀錄的。他主要是在香港《文匯報》工作,這也是他夢想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屬下的新聞單位。 

  敬業樂業 愛國繫獄   

  晚輩接觸李老師半個世紀以上,總覺得他平易近人,全無架子,數十年來,和他相處是「亦師亦友」,這「亦師亦友」,並非如學校的老師,「友」是他對人隨和,視同行如朋友。晚輩等不少所以視他為老師,因為他在新聞行業中知廣識博,詩詞歌賦甚為精通;對廣東俚語、俗語出處,解釋更是知之甚詳。   

  李子誦有人稱呼為「社長」,這是習慣使然,也有人稱呼為老師,因為經常要請教他在文學上、歷史上的種種。他的敬業樂業精神,很值得同業效法。   

  辛亥革命之後,在國民黨統治的年代,他有一番熱誠,希望新聞界能發揮作用:愛國、救國……可能文章不為國民黨接受,聽說有過文字獄,後來共產黨出現,一比均符合他的心意。 

  識才善用 選賢無數   

  新中國成立,正好實現他的夢想。在數十年的新聞工作中,縱然有過風風雨雨,但新中國的構想正符合他的要求,更使他一直追求的目標得到實現,因此他一直成為愛國新聞工作者。   

  李子誦老師在廣州工作時,結交了不少新聞界朋友,其中包括前晶報社長陳霞子,已故成報社長何文法,紅綠日報社長、又是電影導演任護花等,其中他與陳霞子社長的交情最深。   

  晶報開辦,李子誦老師覺得陳霞子是最適當人選。在當年,陳霞子只是當編輯,後來兼任社長,這也說明李子誦「識才善用」。晶報已經結束廿年,但陳霞子的社論,至今仍然為人樂道與歡迎。陳霞子的名字其實原是筆名轉過來的。當年,陳霞子社長用「蝦子」作筆名,李子誦老師覺得這個筆名不大好聽,於是建議他改為霞子,此後,他的正名變成了陳霞子。   

  每想起李子誦老師,就聯想到每月月尾的星期六茶敘,這是李子誦老師的新知舊雨集會,估計這活動已逾十多年。現在,年逾百歲高齡的李子誦捨大家而去,令大家非常感嘆與痛惜!   

  過去,新聞界朋友去世,訃告在結尾時多用「新聞界又弱一員」,現在李子誦老師辭世,應該是:「新聞界重大損失」! 

 
2012年5月17日 
 

■賀老社長李子誦百歲壽宴,本報同仁與嘉賓齊唱「祝你生日快樂」。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文章出自:2012年5月22日《香港文汇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6
文/陶斯亮好像与胡德华自然而然就相识了,算起来也有四十年了。德平和我同在延安出生,父母又相邻而居,似乎天生就是朋友,所以总认为德华是小弟辈,难免拿捏出一种大姐的劲儿来。德华却也从没介意,真是把我当大姐看待,至今他叫“亮亮姐姐”时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对德华离去这一事实,我两天都没缓过神儿来。今天,终于可以收拾起心情,缅怀德华老弟了!虽然与德平年龄和经历更相似,实际跟德华的接触却更多。早时见德华多半是当双方老人的陪护。母亲在世的时候,每次李昭阿姨来看望母亲,总是德华和洪小平陪伴。德华看上去朴素、谦和、热情,很符合“耀邦儿子”这一身份。而漂亮的小平,那两条乌黑的大长辫子特别扎眼。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就相熟了。为了他的环保技术他找过我,但我找他的次数更多,多半是为了请他参加我的公益活动。此图系陶斯亮同志提供的照片在我的印象里,他从来都没有拒绝过,不论是在北京市内还是到贫困地区,他和小平都积极参与,对我...
2025 - 04 - 15
来源:视频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温台海抗日记忆一死不难 救台湾难——丘逢甲
2025 - 04 - 14
来源:视频号他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派诗人之一
2025 - 04 - 09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