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新闻详情

红尘亲切 芳姿烂漫

日期: 2013-12-31
浏览次数: 1099


周末,巧借得浮世绘画册一大本,要迅速看过,两日后归还。

  画册纸张考究,印刷精美异常,画与画之间有薄膜相隔,在似掩非掩之间,将俗世生活、美人、春宫三大类浮世绘巧妙分隔开来。无疑,这是一次在浮世绘画里的酣畅漫游。 

  十五岁时,已读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图书馆借来的画,丰子恺翻译的好文笔。故事读得有默迷糊,一如少年时读《红楼梦》,还理解不了太多的人物关系。不过,小说用辞之姣好,图典之美貌,深深地刻印在记忆里,令我害了多年的相思。

  自然境界

  但插图如何美,只能放在大脑裹,语言根本无从描述,或如画中所写的一个词那样:芳姿烂漫。

  当翻开浮世绘画册,数百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版画一页页惊现出来,我觉得心中太多年藏裹的那个相思,在这一时刻已然得到补偿。是否买到《源氏物语》的旧时版本已经不再重要,画册已经远超一本小说的插图,抵得上十部长篇的总和。而这些作品的魅力已与十几岁时思梦想的插图——吻合,甚至覆盖。

  浮世绘,许多人听说这个词,但可能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浮世,通俗来讲便是中国人所指的红尘。红尘是大多敷人呆着的地方,即中国哲学中所指的「自然境界」。

  这自然境界裹什么东西最动人呢,当然是女人。所以浮世绘多是对美丽女人的描绘。美人总为男人所欲,所以浮世绘裹的shunga ,即男女相欢的春宫画,是一众画家最为迷醉的主题。

  但红尘之亲切,当然不只帷帐旖旎之事。蒸碗米饭来吃,煮杯香茶来喝:新添件衣裳,织得一方好布;众亲好友外出踏青,围炉夜话,也多是画家与致盎然、长年举笔点染之事。

  要说挑水扫地、抹门擦窗等平凡家事,想来是既没画头也无美感可谈的。中国历代仕女画,美人们或娴雅静坐,或美态而立,要么是风花雪月的女姬,要么是征战沙场的巾帼,什么时候见过女人哺乳或煮饭?

  但浮世绘里的美人都在俗世裹,种田的有,洗浴的有,抽烟的有,喝醉的有,甚至翻墙采花的都有。因人物画得风神俊雅,既有态又有形,一切的俗事做来,望上去竟是可亲活泼,美不胜收。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9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大师梁漱溟的后半生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青山埋忠骨,清明祭英烈,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建筑群,33224名英烈的名字,是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