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现实之下的现实对话阎连科 人物周刊:在你的创作中,有过哪些遗憾? 阎连科:我写作最遗憾的就是《丁庄梦》,预想中应该写得比现在好得多。那时候我的想象也比较疯狂。那原本是一个庞大的故事,恨不得写出50万字、80万字,想着也许是一本惊天动地的小说。构思特别清楚,虚构了一个国家,写这个国家如何把全世界控制了,向全世界卖血,就相当于石油管道那样儿。你对我不好,我就全卡断你。那时候写了《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是脑子最“疯狂”的时候,那会儿脑子只要想到什么就可能写出来。可是,后来,卡在那了。 人物周刊:《速求共眠》是你最新的小说,也拍成了电影,和之前的作品那种阅读冲击力相比,平缓了许多。 阎连科:写这个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平缓和有趣。里面的故事真真假假,有许多种声音同时存在。剧本、微信、通信、田野调查、审讯笔录等等,六七种东西在里面传来传去,非常自由。小说的写作方式真的做到了随心所欲。好几年没出小说了,特别想出版。为读者也好,为出版也好,久久不出书,也是个问题。 人物周刊:《速求共眠》又一次把“阎连科”写进去了,这其实不是第一次...
发布时间:
2019
-
03
-
30
浏览次数:7
文/南方人物周刊 文/卫毅 阎连科喜欢写梦,但他不喜欢纯粹的梦和纯粹的现实,他努力表现的是二者的结合体——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朝外看到了天下,朝内看到了自己 “中国文学特别重视第二层面(世相现实主义)的世俗。我们看张爱玲,看《边城》,那个特别好。但中国文学应该往更深的地方走,我们的文学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 阎连科 阎连科准备去越南。他的小说最近有越南文版本将要发行。他的小说已经翻译成了超过30种语言的版本,最小的语种是西班牙巴斯克语。阎连科从没去过越南。40年前,他差点去了越南。 1978年底,高考落榜的河南洛阳嵩县田湖镇少年阎连科成为了一名军人。他把这视作离开故乡的机会。作为刚到部队的新兵,他的身体素质并不十分出色,单杠、双杠、跑步,对他来说,不是容易对付的事情。而当他在射击练习中,将弹夹里的10发子弹打出了100环的成绩时,团长表示并不太相信,把他一个人叫出来,在一旁再给了他10发子弹,这次他打了99环。他获得了代表新兵去全师参加射击比赛的机会。比赛中,他打了98环,并列第三名。他的表现让他初入军营便立功获赏。 射...
发布时间:
2019
-
03
-
30
浏览次数:7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3月19日 元朝所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而且整个元朝所处的时间也很短,同时在文化上也并不能够与唐朝和宋朝相比,虽然现在我们一说起中国的文学,脉络非常清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是这元曲,可能是在这些类型中,大家比较陌生的一种文学题材,可能比较还是马致远的那一首《天净沙.秋思》,但是也不得不说,元曲也还是有它的独特性,往往可能只是几句话,却是能够同样的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其实元朝除了这元曲之外,大家对于元朝的诗人的了解,那更是陌生,应当说在元朝时期,也还是出现了一大批的诗人,例如虞集,他便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写过很多同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无论是在文学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那都堪称一流。 譬如虞集的这首《院中独坐》,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出了内心的无奈以及痛苦,所以这样的诗作,也是不可错过,值得我们去一读。 《院中独坐》 宋代:虞集 何处它年寄此生, 山中江上总关情。 &...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7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读书 》2019年3月16日 摘要:沈从文是萧乾的恩师,是最早把萧引上文学道路的人,但文革中两人意外发生矛盾。沈从文甚至写下亲笔信,不许萧乾参加自己的追悼会,究竟是什么让一向平和的沈从文如此决绝? 沈从文 “1988年春,《人民日报》记者李辉告诉我,沈老师同意见我。由于李辉要出差,我们商定,他一回来就陪我去崇文门沈老师的寓所拜访他。没想到,五月间沈从文老师这颗文坛巨星,突然陨落,就失去了机会。”这是萧乾亲笔写下的话。 萧乾是著名记者、作家与翻译家,他曾说,沈从文“是我的恩师之一,是最早(1930年)把我引上文艺道路的人”。 然而,1974年,两人意外发生龃龉,沈从文甚至写了亲笔信,让夫人张兆和转给萧乾,称自己去世后,不许萧乾参加追悼会,亦不许他写悼念文章,否则诉诸法律。 究竟是什么,让一向平和的沈从文如此决绝?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沈从文对萧乾恩重如山 萧乾生于1910年,北京人,本名萧秉乾、萧炳乾...
发布时间:
2019
-
03
-
18
浏览次数:1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3月15日文/向思琦 一位修书40年的古籍修复大师,如何看待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以及这个行业人才培养的前景与矛盾。 童芷珍 图 / 彭辉 2000年,一位姓阮的中年男子带着一本破损严重的竹纸古籍《绣像今古奇观》,来到了上海图书馆,专程拜访古籍修复专家童芷珍。 书的主人所拿古籍为明代刻本,且为市面上流传甚少的双图版本,是其重金购得。然而书页的竹纸已失去韧性,稍不小心一碰,就会一片片掉下来。这本书还遭到过“野蛮”修补——有人曾用粘合剂将破损的书页粘在一起,有几处开裂的地方还用很厚的黄色机制纸粘连,以至打开书页都非常困难。 来上海图书馆前,阮君曾四处奔波,找到苏州、上海等地的修复人员,都被回绝。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古籍珍贵,修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每一次动手,都需要纯熟的技艺。 彼时已有28年工作经验的童芷珍接下了这本古籍。为把粘在一起的书页分开,她想了好几种办法——有的地方将布面放在粘贴处,用沸水烫;...
发布时间:
2019
-
03
-
16
浏览次数:7
英国皇家造币厂为了纪念霍金在黑洞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推出铸有“黑洞”的50便士纪念币。外星生命形式,为什么地球没被它们访问甚至被殖民过? 问: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 史蒂芬•霍金:当我们探索银河系时,我们遇到一种外星生命形式的机会是多少?如果关于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时间尺度的论证是正确的,那么应该存在许多其他恒星,其行星上拥有生命。其中一些恒星系统可能在地球之前50亿年就形成了。那么为什么银河系没有爬满着自我设计的机械或生物的生命形式?为什么地球没被它们访问甚至被殖民过?顺便说一句,我不太相信不明飞行物携带来自外太空生物的说法,因为我认为外星人的任何访问都会更加明显得多——而且可能也更不愉快得多。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被访问过?也许生命自动发生的概率就是如此之低,以至地球是银河系中或者在可观察的宇宙中唯一出现生命的行星。另一种可能性是存在合理概率形成自我复制系统,比如细胞,但大多数这些生命形式并没有演化出智慧。我们过去认为智慧生命是进化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但如果它并非如此又怎么办?人存原理应警告我们要警惕这些论点。进化更可能是一个随机过程,智慧只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 甚至智慧是否...
发布时间:
2019
-
03
-
14
浏览次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