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频号周诒春(1883-1958)周诒春,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教育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并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推行“完全人格之教育”,奠定了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推动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大学过渡。主要成就与贡献1、教育领域的贡献在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周诒春推行严格管理,改革留美学生选拔机制,提出将清华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为清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倡导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推行“端品励学”和“强迫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政治与社会活动周诒春在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实业部次长、农林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担任华洋义赈会会长,参与赈灾工作,并创办北京图书馆,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清华情结离开清华后,周诒春始终关心清华的发展,曾担任清华同学会名誉会长,并在抗战期间管理贵阳清华中学,延续清华的教育理念。个人背景与经历周诒春出生于湖北汉口,祖籍安徽休宁,其父为茶商,家境殷实。他自幼接受新式教育,后赴美留学,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他一生横跨教育、政...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7
浏览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