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学术·人生
来源:视频号1895年夏,王颂蔚临终前取出藏有中日地图的箱子,警示家人日本觊觎之心,嘱托振兴中华,并强调家风传承。妻子谢长达铭记丈夫遗愿,以言传身教培养子女
发布时间: 2025 - 04 - 26
浏览次数:0
文/陶斯亮好像与胡德华自然而然就相识了,算起来也有四十年了。德平和我同在延安出生,父母又相邻而居,似乎天生就是朋友,所以总认为德华是小弟辈,难免拿捏出一种大姐的劲儿来。德华却也从没介意,真是把我当大姐看待,至今他叫“亮亮姐姐”时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对德华离去这一事实,我两天都没缓过神儿来。今天,终于可以收拾起心情,缅怀德华老弟了!虽然与德平年龄和经历更相似,实际跟德华的接触却更多。早时见德华多半是当双方老人的陪护。母亲在世的时候,每次李昭阿姨来看望母亲,总是德华和洪小平陪伴。德华看上去朴素、谦和、热情,很符合“耀邦儿子”这一身份。而漂亮的小平,那两条乌黑的大长辫子特别扎眼。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就相熟了。为了他的环保技术他找过我,但我找他的次数更多,多半是为了请他参加我的公益活动。此图系陶斯亮同志提供的照片在我的印象里,他从来都没有拒绝过,不论是在北京市内还是到贫困地区,他和小平都积极参与,对我这个大姐真是给足了面子,对我们的公益事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有些地方上的同志得知他是耀邦的儿子后都很激动,把对耀邦的感恩之情都投放到了他的身上。为了他对公益事业这份热心,爱尔基金会授予他“功勋志愿者”的称号。我是非常喜欢德华的,跟他和小平在一起无拘无束,有种邻家小弟之感。起先只感到他的质朴和热情,慢慢地却觉察到德华绝不普通。他是真性情,直肠子,继承了父亲的率真激情。这是在我俩成为微信好友后发现的。他...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6
浏览次数:7
来源:视频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温台海抗日记忆一死不难 救台湾难——丘逢甲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5
浏览次数:0
来源:视频号他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派诗人之一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4
浏览次数:3
来源:视频号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为何出现集体辞职?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9
浏览次数:8
来源:百度 2025年4月8日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9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他虽然比我年轻,但他是老兵,他当兵的时候就在东海舰队,1982年硕士毕业以后就到军事科学院,而我是一个新兵。他向我介绍,军事科学院是叶帅创建的,军事科学院里的宝贝就是叶帅当年积累保存的战争档案。茅海建是中国近代史专业的,他没时间读解放军的战争档案,他建议我把这些东西好好地读一读。后来我就到图书馆借这些战争档案看,使我非常震惊,这些东西太好了。一边读着档案,一边向军事科学院的老同志请教,这些老研究...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9
浏览次数:8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