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6年1月3日被誉为“美国文学大使”的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董鼎山,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上午,在纽约一家康复中心因心脏病发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董鼎山一九二二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中学时期即开始为柯灵所编刊物撰稿,一九四五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在新闻界任职二年。一九四七年赴美,先后在密苏里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作品有《纽约客书林漫步》、《西窗漫记》等,传播大量欧美文学界、出版界信息,文笔热情真挚、天然去雕琢。旅居纽约七十年,董鼎山曾任纽约市立大学资深教授,并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联社特写》、《美中评论》、《新亚洲评论》、《美国侨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多家杂志专栏主笔。董鼎山在中国大陆的弟弟董乐山(一九九九年逝世)也是翻译家,但由于半世纪分离造成兄弟间思想隔阂。
发布时间:
2016
-
03
-
10
浏览次数:1115
来源:《明报月刊》2015年12月文/赵丽宏巴金在文革结束以后一直强调要说真话。“说真话”应当是做人的底线,但是对中国作家来说,在那个时代要说真话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知识分子、写书的人。小时候读过很多书,有些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童年刚开始看书时,不注意也不留心作者,只有喜欢的书才会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是谁写的或者是谁翻译的。大概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读到爱尔兰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故事传达的是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高贵的感情,用如此优美的文字和奇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快乐王子》也许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那种高贵的爱,有永恒的生命力,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再大,《快乐王子》传达的同情和博爱,不会随之改变。我记住了这本书,也记住了这个作家,以后便想方设法找王尔德的书来读。而且当时一个孩子要找王尔德的书,有点困难,一直到上了中学,才找到了一部分,有小说,也有戏剧。但是读这本书我还认识了另外一个作家,这本书的翻译者——巴金。巴金年轻的时候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文字非常优美。我第一次认识巴金不是读他的《家》、《春》、《秋》,而是读他翻译的《快乐王子》。我小时候读书的习惯,看到好的文章、好的书就记住作家的名字,然后去找他的书,这是我拓宽阅读面非常重要得的一个渠道,而且这个渠道是不会把人引入歧途的...
发布时间:
2016
-
02
-
04
浏览次数:1223
来源:《东西方论坛》2016年1月文/北岛 严彬前几年,诗人北岛曾经历中风的病痛,经过治疗,如今渐渐恢复语言能力,但变得不善言谈,也许他已不再是那个我们心中的年轻诗人,甚至2011年怀着“古老的敌意”的北岛,有了不少变化。我们的谈话来之不易,时间不长,仅仅半个小时而已。这其中,他的表达是缓慢的,他说了很多“不”,很多个“太复杂”。我们在同一张乳白色的沙发上并排坐着,声音都很低。我望着他,这位我心中的诗神般的人物,两个人都有些紧张。我带来了问题,我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设想中的答复。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独特,有时突如其来,命运是一条粗细曲折的弯道。 时间:2015年6月19 日地点: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受访人:北岛(著名诗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访问者:严彬(诗人,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 记者:继去年出版经典诗歌选本《给孩子的诗》后,今年您再次与李陀先生联手推出《给孩子的散文》。就您来看,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中国当代的孩子阅读?北岛:你说这两本书吗?记者:《给孩子的散文》。北岛:其实,散文和诗歌很接近。《给孩子的散文》在图书分类中并不是儿童文学的概念。我认为,首先开怀的是童心的概念,应该超越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限制,甚至连成年人也可读,包括我自己。记者:会不会随着时代的变...
发布时间:
2016
-
02
-
04
浏览次数:1129
来源:《明报月刊》2015年12月文/周立民巴金的“家”,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由房子和花园等构成的物理空间。第二,是他的家庭和在这个家庭中发生的故事,留下的记忆世界。第三,也是常常为人所忽略的,就是这个家里的物质文化遗存,从家具到图书、文献资料所组成的文化宝库。它记录了一个家庭,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半个世纪以上的风雨沧桑,堪称一座丰富的博物馆。我坐在床沿上对五岁的男孩讲故事,躺在被窝里的孩子睁大眼睛安静地听着,他的母亲走过来望着他漆黑发亮的眼珠微笑。孩子的十岁的姐姐练好钢琴上楼来了,一进门就亲热地唤“妈妈”。母亲转过身去照料女儿,带着她到浴室去了。楼下花园篱笆外面响起了一对过路的青年男女的快乐的歌声,歌声不高,但是我们在房里听得很清楚。孩子忽然笑了笑,说:“爸爸,明年我要读大班了。真开心啊。”我顺着他的口气说:“对,再过半年你就进幼儿园的大班了。”孩子不作声,仍然睁着眼睛,好像在想什么。后来他又在自言自语:“我睡觉,一百个人都睡觉,全世界都睡觉。”(《一九五六年新年随笔》)因为写过一本很有名的《家》,巴金的家便在人们心中很神秘,然而这种场景也是每个幸福家庭都有的,不过,这倒是我读...
发布时间:
2016
-
02
-
04
浏览次数:1129
来源:《明报月刊》2015年12月文/李辉历史变化之后,我们那一段经历不讲,所以那些八十后、九十后的年轻人不知道,对红卫兵的表现也不知道。于是,红卫兵的忏悔好像也成了很新奇的事情。这恰恰反映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历史没有远去,我们确实还要读巴金的东西,要传承巴金的精神。时间实在太快,巴金先生离开我们整整十周年了。十年了,远去的巴金还在我们的视野中,记忆里,他依然与读者同在,与历史同在。我曾做过关于巴金的讲座,题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巴金对八十年代文化老人群体的影响”。借此题目,既表达对他的怀念,同时,重温八十年代的历史景象。晚年的巴金,主张个人思考,反复强调讲真话。《随想录》有五卷,其中有一卷的书名就叫《讲真话》。讲真话是应该的事情,好像是简单的概念。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八十年代,讲真话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概念。经过文革的都知道,我们的政治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长时间里是不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或者是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像大跃进很多都是假的,包括我们要强调大公无私等等,都是在混合骗的基础之上。巴金反复强调说真话,有多种含义。不要像过去一样人云亦云,过去他就是没有自己个人的思考,上面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应该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而不是简单的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对他的说真话,九十年代初曾有人批评,说&l...
发布时间:
2016
-
02
-
04
浏览次数:1154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2015年11月号文/颜昌海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有9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可谓“满门俊秀”。梁启超的长女思顺,生于广东新会,她自幼爱好诗词和音乐,从小梁启超就在家中教她读书,曾编有《艺术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梁启超的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早年入清华学堂学习,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选择了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去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9.18”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从1931-1937年走遍了华北地区,到偏僻的乡村去探寻古代建筑。对所发现的古建筑,诸如五台山佛光寺(唐)、大原晋祠(宋)等,进行测绘、摄影、分析、研究鉴定,写出了有科学价值的调查报告。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从此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就在这个时期,他还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除了本人的学术成就外...
发布时间:
2015
-
11
-
12
浏览次数: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