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学术·人生
来源:《明月》2015年8月文/严家炎他总是把国家、社会、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大前提下才来争取个人事业的发展。金庸先生永远是我们尊敬的一位前辈和老师。一九九一年,我曾在旧金山一个华文文化中心讲过两次金庸小说,当时在座的陆铿先生不久即在香港一家刊物上作了较详细的报道。但那时我尚未与金庸先生见过面。与金庸先生真正相识,是一九九二年我到香港中文大学做三个月研究期间。那是在文化界十一二位朋友相聚的一次小型宴会上,由陆铿先生介绍,金庸先生热情接待了我。宴席结束时,金庸先生又约我几天后到他的山顶道家中小聚。这次“小聚”倒真是一次相当酣畅的欢聚。我们从各自少年时的兴趣爱好说到武侠小说,又从武侠小说聊到他的新武侠,再从金庸小说谈到围棋,又从围棋胜负聊到顶尖国手陈祖德以及金庸先生向他学习棋艺;再从香港将要回归聊到他参加香港《基本法》的起草以及一九八九年“六四”以后的辞职……总之,是我向金庸先生请教了许多问题。一直到厨师送来了下午的点心,我们的谈话才告一段落。餐后,金庸先生亮出旁边小桌上放着的三十六册第二版金庸小说,并将它们送给我。我当然非常高兴和感谢,随后向主人告辞。金庸先生又让他的司机驾车送我回中文大学的住处。第二次与金庸先生见面,记得是在一九九四年十月的北京,那是北京...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2
浏览次数:1042
来源:《明月》2015年8月文/陈文芬编者按:此文为大陆版《另一种乡愁》增订版序。作者介绍马悦然大半生致力研究汉学,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保存和发觉坚持不懈。二〇一二年十月,瑞典学院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问悦然:“莫言得奖你高兴吗?”悦然说:“高兴。”我又问:“为什么高兴?”悦然向来只翻译他自己欣赏的作家,如李锐、曹乃谦、高行健、北岛、杨牧等。悦然不是莫言的译者,他只是接受瑞典学院诺奖提名小组委员会的委托翻译莫言的作品。悦然考察了各种语言的莫言译本,发现其中很少有短篇作品。他明确指出,莫言的作品短篇胜过长篇,《小说九段》中的风景描写有着沈从文一般简洁风景画的力道,作者描述的外在环境与内心朴质性情的互相交映,尤其使人感动。“他是双脚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孩子。”他回答记者的话第二天刊载于《瑞典日报》头条。 回答“为什么高兴莫言得奖”,悦然说:“我高兴一个乡巴佬得奖,尤其是一个中国的乡巴佬得奖,沈从文、曹乃谦、莫言都是乡巴佬作家。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一九四八年,马悦然到中国调查方言,在四川生活了两年,结识了许多文人学者,并成为一生的好友。初...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2
浏览次数:1038
转自《明月》2015年8月文/陈平原据说有人向查先生告状,认为把学生送北大一年,是对浙大学术品质的不信任,也是对查先生的不尊重。于是乎,大侠不高兴了。听闻此言,我赶紧打退堂鼓。本意是为查先生补台,怎么会变成拆台的呢?一九九九年五月,新浙江大学成立不久,金庸慨然接受邀请,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二〇〇五年十月,金庸以年事已高及拟前往剑桥大学进修为由提出请辞,学校再三挽留,最终在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决定,改聘金庸为名誉院长(《金庸改任浙大人文学院名誉院长》,香港《文汇报》,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就在这七八年间,金庸在浙大招收博士生一事,闹得满城风雨。相关报道一般都会提及金庸先在历史系招收隋唐史、中西交通史方向的博士生,后在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招收历史和文学方向博士生,“后者则是和在浙大做兼职教授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合招的一个博士点”(《金庸辞职的前前后后》,《西安晚报》,二〇〇五年一月六日)。因我从不在媒体面前谈论此话题,因此,既未见“傍大家”的批评,也没有“不作为”的指责。时隔多年,此事早已烟消云散,但我依旧“耿耿于怀”:当初一片热心,只因个人能力有限,加上周边气氛诡异,最终没能帮查先生完成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心愿,实在遗憾得很。...
发布时间: 2016 - 10 - 06
浏览次数:1124
来源:《明报月刊》2016年8月文/王三义读《顾准和他的时代》,了解那么多历史细节之后,更感到我们真的愧对顾准。首先,人才自由发展的环境还没形成;其次,顾准的精神境界和气概在当下中国找不到了,代之而起的是“细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的说法)的即兴表演,我们的学术走向何方,让人忧虑。 王晓林新著《顾准和他的时代》二〇一五年由香港大山文化出版社出版。此前,这部书的打印稿我阅读过,印象很深。在佩服王晓林的毅力和见识之余,也让我认识到,以前对顾准思想的了解,既不深也不细。王晓林退休后才读顾准遗作,历经六年写成这部书时,已年过六旬,一非作家,二非学者,到了该享受安闲的年龄,名利于她已如浮云,辛辛苦苦图个什么呢?无非是被顾准思想的魅力所打动,欲罢不能,顺着自己的思路写出来,呈现给喜欢顾准的读者。《顾准和他的时代》的成书由来,王晓林在自序中有交代。她在准备写《薛明剑、孙冶方兄弟评传》一书时,才知道有顾准这个人。她阅读顾准的文字后受到震动,找来顾准所有文章、日记和“自述”深入阅读。这一读就放不下,顺藤摸瓜,把顾准提到的著作也找来阅读,读不懂的向别人请教,长时间沉浸在对顾准的探究中。当她弄明白了顾准这个人和他的思想时,顾准也改变了她。按她的说法:“对于我,读顾准不仅是一次异常艰难的精神跋涉,也是一次改...
发布时间: 2016 - 10 - 06
浏览次数:1303
来源:《前哨月刊》2015年2月文/周义澄 1997年,左起俞吾金、周义澄、吴晓明在纽约合影出身新闻系的我,现在常常对重大新闻表现迟钝。俞吾金去世的消息,还是友人在电话里告诉我的。急忙上网寻找消息,不胜唏嘘。复旦大学官方网站的正式讣告提到俞吾金有十个头衔: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哲学家、首届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暨人文社科学部主席、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主要媒体及其网站都报道了俞吾金去世的消息,不过大都注目于他是1993年轰动全国的“狮城舌战”复旦大学辩论队总教头,特别提到当时辩论队的顾问,是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其实这不过是俞吾金一生中让他出名的一朵小浪花,幷非其学术生涯的主题。《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倒是大幅报道了这位著名哲学家的学业造就。想当初我们在复旦一起度过十年光景,曾经互相视为兄弟。后来他功成名就,我来到国外,慢慢疏远,失却联系。这几天密集地阅读了关于吾金的各种报道,介绍,生前的访谈,以及他六十岁时候写的自传。连串的往事,不禁从记忆中汹涌翻滚而来。十年友情一九七八年作为文革之后的第一届研究生,我重返复旦大学,不...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1
浏览次数:1384
来源:《明月》2015年8月文/沈西城“相浦先生,你回宿舍夜里有暇请过过目,能看便看下去,不能看还我好了!”过了三天,相浦来电话,再约我去文华晤面,甫坐下,就竖起大拇指道:“金庸先生的大作我看完了我,好极!好极!”《金庸武侠小说全集》日译本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完成,负责监修的是中国文学研究家冈绮由美女士,译者包括立间祥介、小岛早依和土屋文子,皆为日本译坛俊彦精英,译者料想必有一定水准。我没怎么看过日译,不敢罔评,可对金庸小说里的精妙之处如何翻译,很感兴趣。为什么呢?那就得追溯到四十年前的秋天了。那时候,我刚从日本回来不久,在《明月报刊》写文章,主要介绍日本作家、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名单上有司马辽太郎,竹内实,丸山昇等有名作家和学者。当年主政《明月报刊》的胡菊人先生对这篇文章很是推崇,于是一为兴趣,二位增添收入,我治稿甚勤,后来复转到《明报》港闻版翻译政论。结识了当时日本各报社驻港特派员,其中跟我最要好的是《读卖新闻》的本池滋夫和《东京新闻》的椛浩,常相约喝咖啡聊天。本池热爱中国文化,能说一点国语,至于阅读,凭字典之助,绝无困难。他喜欢金庸小说,很想将他们介绍到日本去,我问他这可会引起日本读者的兴趣?本池说:“必然!“可他没翻译小说的能力,只能做介绍,让日本读者知...
发布时间: 2016 - 09 - 21
浏览次数:1237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