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学术·人生
来源:《凤凰新闻》20191110文/烟雨若寒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几乎将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他们总是像灯塔一样,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中国著名现代作家钱钟书,因早年的狂妄不懂事得罪了三位老师,直到吃大亏后才懂得对恩师的尊重。那到底是什么事让他醒悟后才懂得师恩?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梁,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小时候的他就对古文诗词有着极大的兴趣,上学期间,他的国文和英语成绩优异到让所有都同学甘拜下风的夸张地步。1929年,他以满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是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学霸。成绩优异的他从上学开始就从不把老师和同学放在眼里,他的父亲钱基博希望儿子能改掉恃才放旷的毛病,便给他改名为钱钟书,字默存,希望儿子可以谦虚地学会默存。可钱钟书轻狂傲慢的性子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改名得到任何改善,就算是改了名字,他依旧是口无遮拦的想说就说,因此他后来和许多人结下梁子。钱钟书的前半生因为他的心直嘴快可谓是的罪过不少人。他在看了林纾的翻译书籍后,竟毫不留情面地将林纾的翻译比作是卑微的动物,如癞蛤蟆一般。此外,对于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作品,他也直截了当地表现出不喜欢。虽说话尖酸刻薄,但在文学创作上他的确是少有的才子。众所周知,《围城》一书是他最出名的长篇小说之一。1...
发布时间: 2019 - 11 - 13
浏览次数:28
《潮州日报》2019年10月12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对国家无尽的忠诚。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杨恩泽先生,因突发脑溢血,于2019年10月9日14时03分逝世,享年100岁。 87岁时,杨先生在家乡广东省饶平县中心小学设立成和奖学金,用于资助品学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并承诺将资助二十年。有人问他能否坚持那么久?他说:我已经和孩子们讲好了,如果我活不到那个时候,他们可以帮助我完成。杨恩泽教授是国内光纤通信领域的元老级人物,见证了我国光纤通信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的技术飞跃,引领并极大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七十年如一日,90岁高龄的时候仍然每天到实验室“报到”,为祖国科研事业无私奉献。亲力亲为,以身作则,杨教授以严谨、科学、律己、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学生,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早在1978年,杨恩泽就主持研制了“准毫米波空间通信设备”,并在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杨恩泽在天津大学建起了该校第一个光通信实验室,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圆满地完成了“863”科研课题。然而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杨恩泽教授一生默默资助了无数贫困学子。他自掏腰包,建起了一座座实验室、科学楼,为一大批山区里的孩子搭起了通往科学的桥梁。“一定要严格,要精益求精!”是杨...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6
浏览次数:16
来源:《凤凰新闻》20191017如果有一个词来形容各朝的文人们,那唐代可以用一个“狂”字,宋代可以用一个“痴”字,到了明朝则是“有个性”。在后世评选的明十大才子中,王阳明、徐渭、汤显祖、解缙、冯梦龙等人无一不是个性张扬之辈。而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明代的个性人物,此人名叫罗洪先,堪称史上最有个性的状元郎。罗洪先年少有才,25岁中状元。后因看不惯尔虞我诈辞官回家种田,可以想象当时他做这个决定要承受多大压力,但他却全然不理会,边耕地边闭门研究起学问来。他闭门谢客,断绝了与官场士人的往来,研究王阳明的心学、理学和地图学,并绘制出了我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当时有邻居看他生活拮据,笑他傻,他便写下了一首奇诗。全诗每句开头无一单字,通俗易懂,但却发人深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醒世诗》明.罗洪先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为己谋。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醒世诗》是一组诗,是罗洪先为劝勉世人所作,本期这首是其中的第十二首。当时罗洪先与南岳山寺中的高僧楚石是好友,这首诗与其早期诗作相比,多了不少禅意,就是受了楚石的影响。这首诗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叠字的使用,每句开头都用了两组叠字,令全诗读来是朗朗上口。首联用“急急忙忙”形容世人苦苦追求功名利禄的样子,再用“寒寒暖暖”形容时间带给世人的感受,这两句一开篇就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朝...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6
浏览次数:22
来源:《凤凰新闻》20191020“瑞典时间10月17日下午5时,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逝世。” 马悦然,1924年6月6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延雪平。瑞典文学院院士、欧洲汉学协会会长,著名汉学家。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翻译过《水浒传》《西游记》《桃花源记》和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等,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并向西方介绍了《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中国古典著作,致力于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的地位。作为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马悦然与成都的情缘尤为深沉——在成都,他不仅收获了他用之一生的汉语名“马悦然”,更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他的第一任妻子陈宁祖就是华西坝“可庄”的二小姐,地道成都妹儿。两人和谐美满地生活了46年,育有三个儿子。“汉学家都有个漂亮的中文名字”18日一早,马悦然去世的消息,记者在四川文化学者、作家谭楷处得到了证实。谭楷,创作了“华西坝文化”丛书,其中一部《枫落华西坝》特别追寻了马悦然在成都的生活印记。谭楷告诉记者:“得知这一消息,我很难过,也很遗憾。”在谭楷书写华西坝往事的过程中,他采访了很多与马悦然有过交流的华西坝老人,马悦然的形象,在谭楷心目中,已相当深刻。“他是一位非常重义气、很讲感情的人,很超脱,...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3
浏览次数:38
来源:《环球人物》2019年第14期文/崔隽、敬宜 2019年6月,史久镛在北京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脱去庄重的法袍,史久镛是一位普通的老先生。见到《环球人物》记者时,史久鏞起身招呼记者坐下喝水。话题从北京的天气和交通展开,有一种闲话家常的亲切感。不过,国际法官的素养和习惯在史久镛身上仍然有迹可循。为了表示对来访者的尊重,即使在家里,他也要穿着熨帖的夹克和衬衫,再配一双光亮的皮鞋,白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哪年哪月哪案的记忆仍然清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英文法律词汇常常脱口而出。93岁,史久镛的年岁比联合国国际法院(以下简称国际法院)的历史还要长。从外交部法律顾问到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工作组成员,再到国际法院法官、院长,他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恰恰也是中国在国际法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放大镜和录音笔不离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那天,史久镛没有到现场领取改革先锋奖章。家人说,已经年逾九旬的史久镛,到现场参会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了。那枚奖章现在就摆在客厅的陈列柜里。“我没想到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做梦也没想到。”坐在记者面前的史久镛重复了几遍“没想到”。最近这些年,从国际法院退休的史久镛常常为外交部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上了年纪,腿脚不如从前麻利,他常用口述录音的方式将咨询意见送给有关部门参考。放大镜和录音笔成为他不离手的工具。2013年,菲律宾不顾中方强...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4
浏览次数:18
来源:长江日报(ID:whcjrb)20190801文/杨佳峰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  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消息,今晨5点08分,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因病离世,享年95岁。  查全性在1977年面谏邓小平同志时,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其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影响最广泛的经典学术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  2014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0版刊发《查全性与恢复高考》一文。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篇文章,回望那个改变所有人命运的时刻,缅怀查老。  查全性与恢复高考  查全性的独特贡献: 邓小平原打算从1978年恢复高考,查全性一番慷慨陈词,邓小平改变主意提前一年从1977年恢复高考,几十万青年从此改变命运。这一年招生27.3万人,其中很多人成长为社会栋梁,他们之中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外交部部长王毅。  历史为什么选择查全性?因为他实事求是、敢想敢讲、善抓机遇。  (一)  查全性先生,武汉大学教授。祖籍安徽泾县,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查秉钧,清朝翰林。父亲查谦,早年赴美留学攻读物理,后任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第一任院长。  查全性生于南京,长于武汉,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留校任教。后留学苏联莫斯科大学。回国后继续在武大任教。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官儿”是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最高的“职称”是中国科学院...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3
浏览次数:112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