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头条》2023/3/8 作者:酉戌我只是像一只杜鹃似地啼出血来,又有何用?我向冰冷的铁墙咳一声,还能得到一声回音,而向活人呼喊千万遍,恰似呼唤一个死人!——李九莲绝命书。1977年12月14日,上午9点,赣州体育场人山人海,足足达到3万之众,如此多的人聚集,不是因为有盛大的体育赛事,而是有一场公审宣判大会。很快,一排带着手铐脚镣的人被带了上来,现场的气氛被调动起来,但却没有达到高潮,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是“陪绑”,真正的主角还没有登场。在群众们的热烈期盼下,终于五花大绑的主角李九莲被押了上来,台上的领导开始念“判决书”,念完之后,给她胸前带上牌子,背后又插了一块牌子,押上囚车游街示众。游完街后,李九莲被带到赣州西郊一块丘陵地的红松林中,执行枪决。整个过程中,李九莲没说一句话,没呼喊一声,是她自知罪孽深重,无话可说吗?不,不,不,只因为有人用一根锋利的竹签,把她的下颚和嘴巴穿刺到了一起,不允许她在死前再说一句话。这位李九莲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审判她的人会如此害怕她开口呢?如果按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她没有任何错,只是她觉悟的太早了。当所有人疯狂的时候,少数清醒的人就会被当成是疯子,李九莲就是这样一位清醒者。李九莲,祖籍江西丰城,出身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位老党员,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是工人赤卫队队员,母亲是普通妇女,略识字。李九莲姊妹11年,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们死的死送人的送...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0
浏览次数:12
来源:《新京报》2013/4/20近日,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戴煌的《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一书修订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本书是作者戴煌经过多年采访和积累资料编写而成,此前先后由新华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真实记录了胡耀邦在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断面,生动再现了胡耀邦一生中最令人难忘和感怀的一段岁月。全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叙了1977年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长后,为平反冤假错案而呕心沥血的动人事迹;第二部分描述了几宗曾轰动全国而内情却鲜为人知的大案的平反过程。本报摘编了书中部分内容,以纪念胡耀邦逝世24周年。戴煌:我因为耀邦而被解救1977年12月15日,在中央党校主持校务的副校长胡耀邦,调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到任没几天,他就问中央组织部过去过问过“右派”摘帽工作的同志:“全国究竟有多少‘右派’?”这些同志立刻明白:耀邦要狠抓这个大冤案的平反了。1978年9月17日,中央以当年“五十五号文件”向全党转发了《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在耀邦同志的直接统筹建议下,新华社发布了《全国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消息,《人民日报》配发了《一项重大的无产阶级政策》的社论。这一次大解救,就使数百万人脱离苦海。笔者本人,也是在这场大解救中被解救出来的一个。我是在1957年所谓的“反击‘右派’猖狂进攻”之后,在“继续帮助党整风”的党内座谈会上,因提出反对...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0
浏览次数:12
来源:《北京晚报》2022-10-13壹 一则电影动态促成的相会北京媒体朋友传来消息,一位香港著名导演计划拍摄120年前晚清华工丁龙捐建美国名校汉学系的故事。这个消息把刚刚沉寂下来的丁龙传奇又推入大众的视野。丁龙是谁?中国读者通过最近廿多年海内外媒体的报道,也算对他1901年的事迹有所了解。有缘亲自见证它从传奇还原成史实的过程,禁不住思绪万千。从丁龙捐款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到这段传奇被发掘落实,再到发现丁龙出生地、故居和后人,应该说花了差不多近两个甲子的时间。待笔者终于有缘握住丁龙后人手的时光,算下来已隔了121年。2020年春天,我的朋友陈家基先生跟我联系,想用我十年前发表在《羊城晚报》上的一篇文章寻找丁龙。我当然同意,随后我也将他转来的台山侨联“寻龙”文章在美国推广,起初大家并不知道寻找能否有希望。没想到不久陈先生即传给我喜讯:不仅找到了丁龙的后辈亲戚,还找到了他的故乡家谱以及他当年主人卡本蒂埃的书信;最后,家基先生告诉我,他跟当地的侨联和他的工作团队联系上了丁龙后人。陈先生是把丁龙传奇还原成历史的重要推手。如果没有他艰苦和执著的寻找,丁龙的传奇可能永远只能是个传奇。丁龙的后人也得知了香港导演要拍摄这部电影的消息,他们表示支持并愿意提供信息,这让我感动。结识丁龙后人是陈家基先生介绍的。这些晚辈在揭秘和解谜丁龙史实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丁龙六位孙辈美国合影基于纽约的疫情,虽然...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7
浏览次数:8
视频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6
来源:音乐文化闲聊阁20210821作者简介:沈容,江苏人,1922年生。初中时期开始做抗日地下工作。后在中央大学读外国文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重庆新华日报社任编译。曾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外事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制片处副处长、珠江电影厂副厂长、中共中央中南局文艺处副处长,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厂导演、首席责任编辑。“文革”后,任广东电视台台长、北京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本文来源于沈容的回忆录《红色记忆》,原题为《热闹的月坛北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973年,中国著名记者李普从广东调到北京,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任社长。他在月坛北街住了大约三年。这三年真是天翻地覆、惊心动魄的三年。多少可歌可泣的事发生在这三年!而他的邻居又非同一般,各色人等都有,其中包括了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与张玉凤,这使得月坛北街五号楼热闹非凡,而李普一家则更是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红墙内幕。本文摘自《温故》第二期,作者系李普妻子沈容,原题为《热闹的月坛北街》。--------------------------------- 可怜天下父母心 1973年,老伴李普和我从广东调到北京。李普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任社长。我本来也可到新华社工作的,新华社有一不成文的做法:调夫妇一方,另一方也要分配工作,何况我还是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7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新闻》20190706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生于名门世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让他自小就博览群书,12岁时又有幸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后又陆陆续续在德国、美国等著名学府求学。中西合璧的教育之下,让他在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1925年,陈寅恪回国,素有名望的他与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被清华大学聘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文学大家都来听他的课。国学大师吴宓这样评论陈寅恪:“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此外,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和著名史学家严耕望等人都对他评价颇高。不过,比陈寅恪小20岁的钱钟书却对他深感不屑,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陈寅恪和钱钟书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书香世家,都曾留学海外,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儒,而且还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史上的两颗巨星。本该惺惺相惜的俩人,为什么会有“钱钟书看不起陈寅恪”的传闻呢?钱钟书对陈寅恪的“不待见”,主要反映在两件事上,一是对待陈寅恪赠其书的态度,二是唐朝历史考...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3
浏览次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