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艺术·人生
益行 / 文 文章转载自:信报作者益行数年前夏日之作当面对生活真相时,首先找到避风港湾,独处和冷静一下。现实使我学会在脑中潜藏一个空间。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感谢上帝赐我年少时遇到名师,获得最佳的精神索引,令我至今仍有粗略画几笔,短暂地游离于世外,踏入自己的别有洞天,以纾解紧张急促的脉搏和呼吸。 盎然也去巍峨独秀 《深山横翠微 壑壁挂银河》,这是在数年前夏日的拙作,在燥热、噪音交集中,人几乎发酵之疯狂。此时需要宁静和降温,钻进陋室开启冷气,喝一杯热茶爽一爽神,暂离紧张的凡尘俗世,一颗心牵住了自己的手,铺纸在砚边静静地追逐梦境,一提笔就像一个寻路的旅行者,好奇、陌生又熟悉地穿越在高山峡谷中。心弦撩拨曾经的盎然野趣,闪晃着巍峨独秀的深山,「青松苍翠丛林缠绵,远眺群山层峦叠嶂,山峦起伏巍然翕张。草木芊葱未见隐士,观景凉亭可有真人?幽深的山腰青翠掩映。崖顶石壁瀑布飘荡而下,高悬的山涧如白练轻抖。水色潋滟泉声鸟鸣,似诗般的啼转回响,若箜篌弦跳的音符,醉人清吟胜管弦,天籁覆盖了俗世的瑕疵,珠落玉坠沁澈晶莹洒落,将爱恨悲愤冲洗沉淀。」我敬仰千百年来从无倦容,永恒展示魅力的山川风貌。试用吴门的笔法亦真亦幻,边勾勒边皴擦那山之轮廓,描绘这水的流动,以及组合树的形态,远近高低拼凑布局。略用花青、藤黄、赭石托底,亭顶和点苔用了少许石青,整体渲染成紫...
发布时间: 2012 - 10 - 26
浏览次数:883
莫 光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5/22/HK1205220045.htm   今天,年逾耄耋之長者可不少;能夠活上一個世紀則較罕有。最近,一位年逾一個世紀的資深前輩駕鶴騎鯨西去。他是《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老師。只是他與百歲長者有所不同。在他一百零一歲的人生中,經歷了滿清皇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李老師在新聞界結緣大半個世紀,相信也是破紀錄的。他主要是在香港《文匯報》工作,這也是他夢想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屬下的新聞單位。 敬業樂業 愛國繫獄   晚輩接觸李老師半個世紀以上,總覺得他平易近人,全無架子,數十年來,和他相處是「亦師亦友」,這「亦師亦友」,並非如學校的老師,「友」是他對人隨和,視同行如朋友。晚輩等不少所以視他為老師,因為他在新聞行業中知廣識博,詩詞歌賦甚為精通;對廣東俚語、俗語出處,解釋更是知之甚詳。   李子誦有人稱呼為「社長」,這是習慣使然,也有人稱呼為老師,因為經常要請教他在文學上、歷史上的種種。他的敬業樂業精神,很值得同業效法。   辛亥革命之後,在國民黨統治的年代,他有一番熱誠,希望新聞界能發揮作用:愛國、救國……可能文章不為國民黨接受,聽說有過文字獄,後來共產黨出現,一比均符合他的心意。 識才善用 選賢無數   新中國成立,正好實現他的夢想。在數十年的新聞工作中,縱然有...
发布时间: 2012 - 05 - 22
浏览次数:561
转自《文汇报》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5/22/OT1205220010.htm 清「康乾盛世」時,人均壽命也不過36歲。而生活在明清更替之際,社會動盪時期的李漁,既不是達官貴人,也不是富商大賈,他只是一介書生,全靠一支筆賣文為生,而且還拖著一大家子過日子,卻能享年古稀。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他的生活藝術和智慧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李漁在南京的居所他稱為「芥子園」,實際上有三畝地,他竟然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種植花卉,可見他對花卉是何等慷慨和寵愛。難怪他能在《閒情偶寄》一書中一口氣就寫下67種之多:「木本第一」寫了牡丹,梅,海棠等24種;「籐本第二」寫了薔薇,木香,月月紅等9種;「草本第三」寫了芍葯,蘭,水仙等15種;「眾卉第四」寫了芭蕉,翠雲,虞美人等9種,林林總總,紫嫣紅,字裡行間不僅藏有豐富的知識,而且充溢著深切的體驗和濃郁的摯情。歷史上有誰把花卉作為紅顏知己,使自己一年四季的日常生活裡飛舞著香氣與色彩?這不是別人,是李漁。這位藝術大家,不能一日無花,不能須臾離花。我們稱他「花侶」乎?「花友」乎?「花癡」乎?  李漁愛蘭花,為保持居室蘭香恆久,他掛上特製的簾子不讓蘭香外洩。李漁還有一個獨家賞蘭秘訣:「有蘭之室不應久坐,另設無蘭者一間,以作退步,時退時進,進多退少,則刻刻有香,雖坐無蘭之室,若依倩女之魂。」他巧妙地利用有序調節,一進一退,讓...
发布时间: 2012 - 05 - 22
浏览次数:921
作者:益行 黄宾虹1865清同治乙丑年正月初一生于浙江金华城西铁岭头,祖籍安徽歙县潭渡村,1955年3月25日于杭州逝世。谱名懋质又名元吉,后改名质,字朴存,号滨虹,一作朴人,后以号行,别署予向、虹庐、虹叟,五十五岁更号宾虹,署宾虹者尤多。他生在清代,长于民国,于新中国故世,跨越三个朝代。一生在中华民族内扰外患中度过。他屡经事变阅历沧桑。早年为贡生,曾任小官吏,后目睹时艰,弃官反清,耕田辧学,追随变革,加入南社、参与同盟会……是一位热衷革命,忧国忧民的君子! 借物写心融会贯通 可是,救国无门,惟有在画画中立身处世。中年驰骋百家,溯源唐、宋、元、明、清,潜心学术,其后饱游饫看,上名山、登五岳、入雁荡、游巴蜀。以心接物,借物写心,融会贯通。但国画在世纪风云中新旧交战,同样遭遇着冲击,面临穷途末路。他深刻的民族文化自信,自然美学取向,竭一生之苦坚持追求,他认为:「至毁誉可由人,而操守自坚,不入歧途,斯可为画室精神,留一曙光也。」他抱拥国粹,学取众长。金石、书画、诗文、鉴赏、教育……样样皆精。却一直被挤在新旧板块的边缘之外。走一条踽凉独行之路,处在难以忍受的生存压力中。正在板凳冷坐时,留法回国的传雷先生闯进了他的困境,传雷从黄宾虹的画中敏锐感觉到中国画的一道曙光。是传雷慧眼将他驶出自我流放的孤岛,把黄宾...
发布时间: 2012 - 02 - 13
浏览次数:660
2010年5月26日,郭庆祥在《文汇报》发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批评某画家流水作画、妄谈国学和自评大师的行为;2010年9月,范曾一纸诉状将郭庆祥及《文汇报》等告上法庭;2011年6月13日,郭庆祥收到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判决,判决书要求郭庆祥向范曾书面道歉,并且赔偿人民币7万元……郭庆祥壹  郭永祥披露某知名画家“流水作画” 郭庆祥那篇文章中提到“一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的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其“妄谈国学”、“自评大师”的行为,为“当代第一人”。郭庆祥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披露了这位画家“流水作画”的内幕:“我跑到他的画室去看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将十来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每张纸上先画人头,再添衣服,最后草草收拾一番写款,由他的学生盖章。”“这哪是画画?分明是在画人民币嘛。所以我认为这个人的作品不值得收藏,他对艺术不真诚,对社会不负责任。...
发布时间: 2012 - 02 - 07
浏览次数:916
发布时间: 2012 - 02 - 07
浏览次数:1047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