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艺术·人生
文章转自信报2013年11月23日“都云牡丹真富贵,却羡梅花高风雅”是画家赵素仲在画上的题字。赵素仲总替牡丹不值,为什么人们只懂得把牡丹比作富贵,梅花却得享风雅的美誉。其实牡丹也有其清雅的一面。你看,两朵青花牡丹不是也挺秀气吗?赵素仲“春风拂槛”牡丹画展将于12月10日至13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一号展览馆举办。
发布时间: 2013 - 12 - 04
浏览次数:1026
文章转自2013年11月23-24日《信报》周末艺术王无邪《天地情/十九》每次搭飞机坐在靠窗位,我爱俯瞰波澜壮阔的大地,空中所见那山光水色,浮影荡波。。。。。。总会联想起王无邪大师的画,纵横交叉美妙的地面肌理,大自然不规则的底纹。静中有动,乱中有序,气吞山河的图像,星罗棋布的点,线,面组合成最佳的幻方,把视角景观带入梦幻。在白云蒸腾的长空,脑中盘旋着王无邪迷人的画,变化于现实形象的痕迹,缠绵得多么的旖旎,圣灵的境界禅远恢宏。如雷贯耳的王无邪大名响彻云霄!一言蔽之思无邪 王无邪原名王松基,1936年生于广东,自幼饱读四书五经。无邪之名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961年至65年留学美国。五十年代是文人,六十年代是画家,设计理论家。博学多才,集诗人,设计,西洋画,中国水墨画四大元素。作品被香港艺术馆,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及国内外各美术馆收藏。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兼任教授,并任香港康乐文化署博物馆专家顾问。 登门拜访王无邪大师。偶像人如其名,无邪癖,无邪趣,和颜悦色,温文儒雅。一入门即被陈列的大作振奋,除了水墨画还有油画。雅洁的会客空间,仿若参观一个简朴的艺术殿堂。宽敞的后室窗明几净,是他的画室兼书房,桌上一尘不染,两边是书柜,笔筒里有各类毛笔和扁平刷,向阳的窗外望到海港一隅,墙壁上贴着尚未完成的数幅作品。八秩高寿的...
发布时间: 2013 - 12 - 04
浏览次数:3355
文/丁果 转载自2013年11月10《亚洲周刊》 杨虎城小档案:一八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陕西;一九一二年率众参加辛亥革命;二四年加入国民党,先后任国民军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要职。陆军上将,为西北军重要领袖。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张学良联手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后被解除兵权,出国放洋考察。三七年欲回国参加抗战,遭蒋逮捕,秘密囚禁十二年。四九年九月六日遭特务杀害于重庆。   西安事变主角之一的杨虎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其长孙杨瀚再次致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为当年秘密杀害杨虎城道歉和平反。   西安事变主角之一的杨虎城将军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至今内幕仍然没有全面公开。今年正逢杨虎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十一月中下旬将在西安召开纪念大会。就在这样的时刻,杨虎城的长孙、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杨瀚(杨拯民之子)第二次写信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尊重历史事实,在法治人权的大原则下,对当年蒋介石不经过军法审判,而用残暴手法杀害杨虎城及其家人秘书的罪行进行道歉和平反。与此同时,杨瀚也在多年新搜集的史料基础上,对自己所著的《杨虎城将军大传》作了新的修订,将在纪念大会期间隆重推出,进一步确认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主角地位。   二零零五年,我采访杨瀚的文章以及他给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的信在香港亚洲周刊发表之后,受到两岸高层的关注。在马英九的...
发布时间: 2013 - 11 - 11
浏览次数:915
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章子峰 朱薇 高施倩 文章载自2013年10月25日《文汇报》吴立民。潘恒摄吴立民字顽石、顽翁,别署耕月斋主,他自嘲是茅房的石头又臭又硬。 第一次见吴立民,他正在画《楠溪江景图》,泼墨挥毫,一蹴而就,山麓、怪石、松柏、翠竹几笔成形,力透纸背。此长卷约12米,大小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相仿,受浙江省永嘉县政府委托,此作品不日送往法国卢浮宫参展。老先生与别家不同,作画时喜欢听西洋乐,画室里除了笔墨之外,音响是万不能缺少的。草根画家 我行我法 吴立民,看上去肚圆、脸圆、眼圆,讲话风趣幽默,精神很好,笑起来有点像弥勒佛。当记者问及贵庚,他笑答自己只有37.5公岁,至少可以活到300公岁。 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位大师从没进过美术学院接受过正规的学习训练,也没有师承名家,是完全民间和纯草根的一位画家,年过耳顺之年的他,却硬生生凭自己单枪匹马在山水画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2007年中国美院新建展馆第一个开门展破格为他举办,这在美院也属首例。当吴立民68幅作品登台亮相,国画界哗然,不同流派的顶尖画家、美术评论家、新闻媒体都震惊于吴立民作品之技法精湛、风格野逸、自由率性和充满生命之情。 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泠画院院长、中国著名画家吴山明遇见吴立民不由感叹相见恨晚,并提笔赠书写道:「野渡无人舟自横,走自己路,与立民先生共勉」。 中国美院教授、督导朱锡林说:「欣赏中国画,要从六个...
发布时间: 2013 - 10 - 30
浏览次数:1155
转载自2013年10月25日《文汇报》陈振濂创作榜书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章子峰 朱薇 潘恒摄:潘恒很难用一两个词来准确定义陈振濂先生。他正当健年已著作等身,身居高位却多言社会民生。你能在最官方的会议上看到他颔首致辞,也能在最冷僻的书法刊物上领略他的真知灼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刮起的「陈振濂旋风」至今方兴未艾,百年西泠印社在他运作下重焕生机。有人说,陈振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绯闻」,有人说他一个人做出了几个人才能做成的事业。多重身份下的陈振濂,对艺术由始至终的痴迷才是他最坚实的底色。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科学家可以一辈子研究一滴油漆滴落的过程,我对书法的态度大抵如此。」大匠之门陈振濂说,他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受过诸多书画大家的耳提面命,传承了他们的文脉与风范。一代草虫画大家潘君诺是他的启蒙老师。当年有一种说法,年夜饭没有后辈作陪就不吉利。潘君诺没有子嗣,陈振濂的父亲与潘君诺是好友,每到过年,就让陈振濂去陪潘君诺吃年夜饭。对陈振濂爱护有加的潘君诺自然倾囊相授。大家都只知陈振濂书法好,殊不知他花鸟画的造诣亦不亚于专业的花鸟画家。画家唐云是著名的「唐铁头」,讲究老派的规矩和礼数。有次在唐府做客,他指着幼小的陈振濂说:「你记住,父亲在时,你只有给父亲泡茶的份。」给书法大家沙孟海当助手时,陈振濂研墨、按纸,陪着沙老编书、接待客人。这些大家风范的耳濡目染,养成了陈振濂不俗的气质和格局。在文革的特殊年...
发布时间: 2013 - 10 - 30
浏览次数:1168
文/林友顺 文章转载自2013年9月29日《亚洲周刊》陈平小档案 陈平原名王文华,一九二四年出生于大马霹雳州实兆远,祖籍福建福清。曾就读实兆远南华小学和中学。十六岁加入马来亚共产党(马共)。四七年接任马共总书记。四八年马共被英国殖民政府列为非法组织,陈平被列为首号通缉犯。五五年陈平率马共与政府举行会谈,失败后退守马泰边界进行长期武装斗争。六一年到中国。八九年马共与泰国及大马政府签署和平协定,结束武装斗争,陈平定居泰国南部。陈平和妻子李坤华育有一对子女,其子女皆居住在马来西亚。妻子多年前去世,骨灰安葬在海南家乡。 9月16日是大马半岛与沙巴及砂劳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的日子,当大马人民正在庆祝“马来西亚日”50周年的时刻,身居曼谷的马来亚共产党(马共)总书记陈平却在凌晨6时在泰国曼谷康民医院去世,享年90岁。原名王文华的陈平在这个富有意义的日子去世虽然是个巧合,不过也象征马共的武装斗争终于划上历史的句点。16岁就加入马共的陈平在23岁就出任马共总书记,领导马共长达66年,陈平是马新两地家喻户晓的名字,陈平与马共被等同看待。长期研究马共党史的东南亚冷战研究独立学者陈剑指出,在陈平去世后,马共政治局成员只剩下一人,即马共主席阿都拉西迪;他表示,虽然马共没有正式解散,马共已经名存实亡,陈平的去世象征着马来西亚共产主义运动走向历史,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发布时间: 2013 - 10 - 25
浏览次数:1476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