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艺术·人生
来源:《信报》2015年11月14日/15日社会和时代形成艺术与文化,家庭和环境酿成个性及命运。历代留下的诗、书、画,可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副徐渭的《墨葡萄图》,奇特的构图形影相吊,饱含水分墨晕浸渗,若草书飞动的用笔,水墨酣畅点染淋漓,墨痕浓淡相间,写出茂盛之叶,枝叶纷披于风,藤条错落低垂,珠玑密如骤雨,颗粒晶莹欲滴,气势疏放动人。书面上端左侧行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字势歪斜跌宕,落笔锐如刀戳,转折凝重铿锵有力。孤傲耿介他将心声升腾于笔墨、物象之上。概括了他饱经患难的寂寞,伛宕坎坷的人生,孤独耿介的性格,无可奈何的心情,激越奇屈的情怀。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书,书中有画,诗、书、画熔铸一炉,从中力求蕴藉,简笔而意阔,法度之内情溢画外。涉笔潇洒的墨宝《墨葡萄图》,宣泄出作者对身世遭遇的悲叹,对抱负难酬的感慨,对世态炎凉的愤恨,对封建仕途的抗争!徐渭(1521至1593年)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字文长、号青藤道士、青藤老人、天池生、天池山人、天吃鱼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这位中国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不到百日便失怙,庶出之子地位低微,生母又被逐出家门。从小识见敏感,6岁可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
发布时间: 2015 - 12 - 14
浏览次数:1222
来源:《大公报》2015年8月10日文/许扬由内地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该书在内地属首次出版,由现年一百一十岁的顾严幼韵口述,其长女杨蕾孟编著,书中讲述了严幼韵历经一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严幼韵是复旦大学最早的女生,如今已经一百一十岁的严幼韵居于美国,依然很健朗。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大名鼎鼎的近代外交家顾维钧。顾维钧先后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务。顾维钧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而3他的四次婚姻亦极具故事。清朝末年,顾维钧的父亲顾晴川因家境清寒,为生活计,由家乡江苏嘉定来到上海,当了上海道尹袁观澜的师爷,十二岁的顾维钧也跟着父亲到上海读书。彼时,同在袁观澜幕府的,还有一人,叫张衡山。此人精通看相之术,张认定顾维钧未来必定富贵双全。张衡山有一女张润娥,与顾维钧年龄相当,张托人做媒,顾晴川十分乐意,就由双方家长订了婚。中学毕业后,顾晴川打算让顾维钧进入一家钱庄学习商业,张衡山对此大加反对,他认定维钧是可造之材,乃出资助其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维钧在圣约翰毕业后,张又卖掉一部分祖产,供他赴美留学。一九一二年,顾维钧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
发布时间: 2015 - 08 - 15
浏览次数:1343
转自:《大公报》 十月二日星期四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图:书法家鲁地认识鲁地君有十来个年头了,他给我的印象是为人平和、谦虚真诚。他是从事路桥工程技术的,对书法却很痴迷。记得十多年前,他刚调来合肥工作,常把临习的字送给我看,我都适时地提出一些意见。他总是把我的肯定当成鼓励,兴奋中更增添信心,而针对我指出的不足,都能认真体会,并在学习中不断纠正。汲取国学作基础鲁地的书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进步,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强化突击得来的,而是长期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广泛积累的结果。我们说,书法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其实质就是以书写为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与心灵的表现形式,实现美的创作给人以美的感受的过程。实现美的创造,不仅要求书家掌握书写规则、书写技法,还需要具有丰厚的学养。一件书法作品往往反映了书者的性情、禀赋和文化素质,所以有「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以及「书为心画」的论断。据了解,鲁地少时即喜爱书法,初学从汉隶唐楷入手,五体兼习,早在二十前又师从篆刻名家孙痝艄生学习篆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鲁地工作以后,虽然受条件限制,经常驻工地、跑现场,工作再忙他没有丢弃学习书法,经常是帖不离身、印不离手。更难能可贵的是,鲁地重视字外功的修炼,将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人生目标,广泛地学习国学知识。我曾几次乘坐鲁地的车子,发现后排座里放了许多书籍,从说文解字到诗词歌赋。鲁地能在乘车途中挤出...
发布时间: 2014 - 10 - 10
浏览次数:1635
转载于《世界华人周刊》按:今天是绘画大师吴冠中去世4周年,虽然我与大师只有一次采访接触,但还是深深缅怀。采访前,我了解到,吴冠中是位有脾气、有个性、有棱角之人。但进入吴老家中,一头白发的老人家不仅亲切,而且特别谦和,他起立、让座、唤茶,有问必答,结束采访时,还主动签名送画册。在此,捧上一束菊花,献给天堂中的大师。文/马玲一、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乡间,7岁入读他父亲创办的乡村初小,学校就设在吴氏宗祠里。他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极开心:有类似鲁迅书中的百草园,有绍兴式的社戏、采桑葚、捉蟋蟀、捕鸣蝉。他最早接触绘画,也是在小桥流水和白墙黛瓦掩映的乡村小学。不过,不是他画,而是看老师画。他学习十分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考试,凭着考,他跨出乡间,步入城市,进入大学,远赴法国。本来,他就读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工业学校,想以实业干一番大事。但为期三个月的新生校际联合军训中,他遇到了就读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朱建议他放弃电机专业,报考“杭州艺专”。他回忆道:“那时我不到十七岁,正值感情似野马的年龄,疯狂地爱上美术。而当时看来,要以美术为职业,就意味着今后的穷困与失业。”所以,他父母极力反对,但他认准了就不会罢休。他说,“曾经非常羡慕那些没有父母的孤儿,自己决定自己,最自由...
发布时间: 2014 - 08 - 06
浏览次数:1803
转载于《潮州日报》2014.07.19文/沈启绵随着时光的流逝,赴港暂少,顿觉宝贵起来,不为别的,只为能去拜谒期颐之年的饶宗颐教授,去聆听他的教诲。2012年仲秋的一天,我与同事在香港办完事,借周末之机,与饶清芬小姐联络拜访饶公之事,得饶小姐的精心安排。翌日上午,饶清芬小姐亲自陪同我们去港大饶宗颐学术馆,参观饶宗颐教授的“海上因缘”书画展。并相约中午再去马会会所与饶教授会晤。是年六月“海上因缘”在上海美术馆首展,九十七高龄的饶教授不远万里亲临盛会,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也莅临祝贺,我与潮州一班朋友也应邀参加。那天盛况空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只能远观无法细品。今天却不然,这港大的饶宗颐学术馆面积虽不大但清幽雅致,禅味十足,静寂极了,在这里可作咫尺之观,可细细地品味赏读,加之饶公妙笔传神,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可惜时间短暂,转瞬已是十一时许,我们只好匆忙离开赶去会所。坐落在跑马地的马会会所,静穆而雅致。在门口我们迎来如期而至的饶公。尽管时常会面,但见到饶公神采奕奕,儒雅潇洒,我们高兴极了。我赶忙上前去紧紧地握住老人家的手并致以深切问候。搀扶着饶公我们一同来到会所二楼大厅中央,并在预定的大圆桌落座。清芬姐安排我坐在饶公右侧,这样我们说起话来就十分方便了。我们的话题自然谈到饶公的书画作品上来。我说:&l...
发布时间: 2014 - 07 - 23
浏览次数:1847
转载《文匯报》2014年3月19日文:卢一心一匹马,两匹马,三匹马......一群马从远古的沙场中驰骋而来,周围尘土飞扬。这样的场面,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或荒漠。在古代战争中,马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无法比拟。在现实中,马可以用来骑乘和载重,也可用于交通与劳动,其功劳也是无以形容。马性灵,威武,善良,坚强,活力,健康,忠诚,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个性和精神更令人敬佩。因此,中国人总喜欢将自己的民族精神塑造成一匹骏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最经典的形容。当然,这句话本身不是在说马,但内含马的天性和精神。马总是会给人以无限遐想。马是美的,也是令人心动的。牠的安静与叱风云,包括牠的忧伤与嘶鸣,无不美到快要让人窒息的地步。马的静与动都是发自生命本体,连血带骨,带动人的灵魂与想象。马是让人温暖的,想到马就会有一种慰藉感,也会带来希望。正因为如此,我想到了马的祖先。马的祖先名叫始祖马,至今约有五千万岁了。然而,有关数据显示,始祖马原本很小,体高约30厘米,就像普通的成年狗一样大,四肢细长,靠脚趾行走,脊背能弯曲,背部稍向上拱曲,尾巴较短。以嫩树叶为食,虽然吃草,但不能像现代马那样大口咀嚼。因身体灵活,可在草丛和灌木中穿行。约在五千年前,人类的先祖就开始养马并把牠当成交通工具。不过,人类先祖驯化了的马并不是最早的始祖马,而是后来进化了的马。始祖马在进化之初的13万年里体型逐渐变小,从大约一只中...
发布时间: 2014 - 05 - 14
浏览次数:1454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