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艺术·人生
来源:文学私秘       白桦去世之后,很多人称他为诗人。但是白桦的诗,如果仔细地读一下,实在不敢恭维。       写诗这种东西,就像文学家写字一样,是图一个眼前的热闹。出席一个活动,诗人朗诵一首诗,群情激奋,很易调动现场情绪,就如文学家现场写几个字,留一点痕,给人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到八十年的时候,白桦还在写诗,这种诗已经严重悖离读者的审美情趣与脱胎换骨的新诗潮,意象的陈旧,构思的老套,语言的陈腐,都让白桦的诗乏善可陈,而这正是五六十年代的老诗人的共有通病。        笔者找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九八二年诗选》,里面收入了白桦的《雪山杜鹃》,我们不妨在此转录一下。       雪山杜鹃       ——过白马雪山所见       在一片凝固的惨白之间,       整个山谷都在燃烧;       寒风枉自激动地怒吼,    ...
发布时间: 2019 - 02 - 06
浏览次数:65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14日文/林友顺 印尼知名华商、「木材大王」黄双安病逝,享年八十七岁。他心系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与印尼关系不遗余力,希望消除种族歧视,追寻世界大同。 被世人赞颂为印尼「木材大王」的印尼知名华商黄双安于十月一日在美国病逝,享年八十七岁。他的夫人是台湾知名主持人白嘉莉;黄双安创立的材源帝集团是印尼第二大木业集团。 黄双安是早年中国移民在海外创业成功的典范,他在一九三一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闽清县,与许多早年中国移民一样,年仅六岁就随父母跨过南中国海下南洋,最后在印尼落地生根及发迹。他在年少时踏足许多人不愿涉足的林木业,从伐木工人做起,随后自己创业,最后缔造了材源帝集团。他虽然被誉为「印尼木材大王」,企业业务除了木材业,也包括渔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是个多元化的企业帝国。该集团在印尼拥有庞大的森林区,雇用八万多名员工,年产木材一百万立方米。集团在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法国、香港地区及非洲设有办事处和贸易机构,全球拥有七十多家子公司、九万多名员工。 黄双安与许多早年移民一样,身在海外情系中华,发迹后不忘家乡。中国改革开放后,黄双安是最早到中国投资的印尼企业家之一。他为人慷慨,成立多个教育基金,在印尼、中国等国多做慈善,出资建造多间医院、学校,甚至中国奥运水立方游泳池也有他的贡献。他热心中国及家乡福建公益事...
发布时间: 2019 - 02 - 02
浏览次数:58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7日文/童清峰 台湾作家陈若曦是两岸融合的开路先锋,她在两岸关系仍然敌对的一九六六年从美国投奔中国大陆。陈若曦身为台湾人,不仅怀抱对理想社会主义的憧憬,也有强烈的中华民族主义情怀。在中国大陆七年,历经文革浩劫,她以笔杆为武器,对文革的光怪陆离现象加以批判,但她并没有因此厌恶中国,刚好相反,她超越政治,和中国民间社会连接,怀抱中国梦,期盼两岸统一与中国富强。 中国大陆九月一日开放申领台胞居住证,同时采用等同大陆身份证的十八位号码,加上之前「惠台三十一条措施」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台湾民众享受等同大陆国民的待遇,其最终目的则是为推动「两岸融合」,让两岸生活实质统一。 事实上,两岸融合的开路先锋是台湾作家陈若曦。她在一九六六年从美国投奔中国大陆,当时两岸关系仍然非常紧张,互相丑化,但陈若曦身为台湾人,不仅怀抱对社会主义的憧憬,也有强烈的中华民族主义情怀。这位出生于一九三八年的文学青年,毕业于北一女、台湾大学外文系,她解释她为何要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毕业后「奔赴祖国」时说:「我们这一代台湾人,生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民族意识特别强烈,感叹中国百年积弱才备受外侮,知识分子当以天下为己任,且先天下之忧而忧,学成报效国家是理所当然之事。」 陈若曦在中国大陆七年,历经文革浩劫,她以笔杆为武器...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6
浏览次数:76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7日文/袁玮婧 香港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病逝,享年九十八岁,直至去世前仍笔耕不辍。她认为儿童文学创作要注重美,好的作品要让儿童奋发上进。 美丽的东西永远不会老,美丽的故事也永远不会消逝。九月二十日,香港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于香港玛嘉烈医院病逝,享年九十八岁。她在读者心中永远是不老的「云姐姐」,她书写的美丽童话也永远不会消逝,永远和孩子们在一起。 黄庆云是和张爱玲同一时期在香港大学寄读的大学生。一九三七年,才十七岁的黄庆云来到香港。正值抗战的时期,小童群益会刚刚在香港创办,收容救济很多从澳门流浪到香港的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可能都被日军的炸弹炸死了,他们流浪香港街头,有的卖报纸,有的替人家擦皮鞋,吃不饱穿不暖。黄庆云就每个星期天去小童群益会做义工,给这些孩子讲故事。 那时候香港甚至全中国都没有什么儿童文学,都是讲外国童话。当时香港大学专门从欧洲把许地山教授请回来,他翻译了很多印度的童话、民间神话故事。黄庆云的女儿周蜜蜜回忆到,黄庆云很喜欢这些故事,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一直讲到没有故事可讲了,她就想,不如自己去写吧,「想不到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为少年儿童终生笔耕不辍」。就这样,黄庆云从此与儿童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在香港寄读一年后,黄庆云又回到广州中山大学就读,一九三九年毕业后,...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3
浏览次数:88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7日文/童清峰陈若曦的中华民族意识很强,因向往社会主义而在六十年代与丈夫回中国大陆,文革后再离开,但她不后悔。她的中国梦并没有因文革而幻灭,认为中国已走在正道上。她遗憾台湾民主变民粹,「太阳花学运」是文革式作风。陈若曦的生命旅程一直充满戏剧性。从台北到美国再到中国大陆,绕了一大圈,她在一九九五年回到台湾故乡,与住在美国的丈夫段世尧离婚。之后她历经一次短暂的「二次婚姻」,在台湾与当年台大老同学陈明和结婚,但由于他主张台独,而她却是统派,政治上的分歧无法弥合,三年后终于离婚,和平分手。如今她八十岁,一个人住在台北市老人公寓,日子过得自在充实,写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担任杂志主委等,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月前她接受亚洲周刊访问,谈过去、现在、未来的两岸关系,从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一位爱中国的台湾人的大中华情怀。以下是访谈纪要:今年是「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年,作为留美的台湾人,你如何洋插队跑到中国,赶上文革的狂潮?我在美国修「美国文学」,得硕士,我想回台效力,但我当时的丈夫段世尧是福州人,他爸爸是军人,国共内战时,他曾经看到国民党在福州撤退时,国民党在街上抓兵、抓人,把人弄走,所以我先生对国民党很反感,他不想回台湾,想去大陆,去社会主义国家看看。我本来就是一个中华民族意识很强的人,我想两边同样都是中国,所以我就同意他,于是在一九六六年本来要回台湾,就直奔法国大使馆,...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9
浏览次数:107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7日文/章海陵一九二七年,丁玲在文坛崭露头角,三六年抵达延安,作品批评革命根据地农民的封建愚昧,痛斥人性的丑陋与懦弱,毛泽东对她又爱又恨,彼此似乎都有暧昧情愫。五七年,丁玲被打成右派;她一生思想开放,实事求是,成为中国改革先声。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有位杰出先辈值得一提,那就是文革后重返文坛及公众视野的丁玲。当时,那么多曾遭左祸迫害与污名化的老作家、老艺术家露面,他们似都有一种气度,愿吞下所有屈辱苦难而不发任何声音。但相对于他们的沉稳低调,「廉颇老矣」的丁玲却显得青春勃发、精神抖擞,她甚至「杠」上风头一时、起点甚高的知青明星作家,声称她那个年代的作家才可称上高起点,大有自我炫耀的意思;丁玲更「谦称」自己是一九七九年的文坛新兵,却也是一九二七年的文坛老兵。二七至七九的年份跨度明明宣示着丁玲「祖师奶奶」的辈份,比知青作家的父母都高出许多!然而,知青作家有所不知的是,丁玲「祖师奶奶」的身份并非浪得虚名,她是鲁迅和毛泽东当年激赏的才女作家,即使有些优秀男作家也难以比肩与挑战她的胆略与见识。然而,正是丁玲的出众思想及才华造成她后来的人生坎坷、命运多舛。具体说,丁玲写于一九四二年三月的急就章《三八节有感》,大大激怒中共当局与毛泽东。此前,革命「圣地」延安的妇女曾受到全国进步女性的羡慕,她们赞叹「瞧,延安的小米把她们喂养得多么红胖」,可是丁玲撰文称...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9
浏览次数:116
165页次11/28首页上一页...  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