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自然·生态
来源:《前哨月刊》2015年2月文/方旅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位于智利以西外海三千六百公里,离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两千多公里,坐落在西经一百零九度二十七分,南纬二十七度零九分的地方。最早的居民称该岛为“拉伯努伊岛”或“赫布亚岛”,意即“世界之脐”。最早登上该岛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为该岛取名“帕赛兰”,意即“复活岛”,以纪念他们到达的日子。由海底升起的三座火山形成这个多丘陵的小岛不是下陷陆块的一部分,而是由海底升起的一些火山形成的典型的海洋中的高岛。复活节岛上死火山颇多,有三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主要由凝灰岩(由坚实的火山碎片形成的一种多孔岩石)及其熔岩流构成的三座死火山,使该岛呈特有的三角形。复活节岛长二十四公里,最宽处十七点七公里,面积约一百六十三平方公里,约等于两个香港岛大。岛上土壤瘠薄,适于大面积耕作的主要分布在西南的安加罗阿和马塔韦里地区、巴伊岛、拉努·拉拉库火山西南的平原和该岛东角的史前已开垦的波伊克半岛。境内散布着一些寄生的凝灰岩火山口和火山锥(即在最早的火山口堵塞后,在火山侧面或附近形成的火山口和火山锥),其他地区...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2
浏览次数:1547
转载于《文汇报》2014.06.25文/卢一心由于雾霾,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我们现在每天都在讲环境讲污染讲破坏,讲环境保护与拯救,并大声疾呼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甚至在为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担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觉醒,无论如何,都是人类未来的福音。然而,今天我们不能停留在大声疾呼上,而应该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出来。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环境的保护者和爱心的奉献者。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它。以诗歌的名义环保。这是从文学的角度上讲的。何为文学,一般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从另一个角度讲,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之上层。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出来的独特心灵世界的语言艺术作品。也可以用来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诗歌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表现尤为突出,远的暂且不说,大家自小朗朗上口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实就是一首很好的写环境的诗歌。诗中那种自然...
发布时间: 2014 - 07 - 21
浏览次数:1819
摘自2014年1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04版 记者:王尔德“城乡分治,一国两策”这是社会学家陆学艺对中国现状的一种描述。它既是人们对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寄予厚望的原因,因为占这个国家一半的人口希望改变这格局,但要改变这一格局何其艰难!这也是新一届政府制定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迟迟难以出台的原因。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城镇化”这一主题成为出版界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关注的焦点,或者说恰恰是这种困境成就了出版界的策划热潮。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城镇化的丛书、单行本,良莠不齐,众声喧哗。第三次城镇化浪潮中国的城镇化开始于一个特殊的背景。对这一特殊背景,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城镇化与社会变革”丛书之一,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一书中做了很好的解释。在李铁看来,我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实行的户籍管理体制,就已经人为地把社会划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尽管当时的目标是满足国民经济积累的公共利益,发展工业化。而当改革开放后,日益增长政府的公共投入由于各种原因偏向各类城市的时候,当我们仍然没有放弃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时,被强制滞留在农村的人口显然在这一过程中成了弱势群体,而且是...
发布时间: 2014 - 05 - 14
浏览次数:1771
转载自2013年11月19日《明报》理工大学研究发现,校巴车厢内的悬浮粒子、有机挥发物及二氧化碳含量均高于其它交通工具,学童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危害呼吸道的健康。(邓宗弘摄)有机挥发物超标3倍 悬浮粒子超1.5倍 【明报专讯】理工大学追踪12间小学学生的生活发现,学童乘搭校巴上学吸入最多废气,车内较大及较细悬浮粒子含量,分别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标准三成及1.5倍,有机挥发物(包括甲醛等)含量亦超出环保署标准。校园同样受污染,约半数小学教室内的有机挥发物及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研究同时指出,选择搭校巴上学,或生活环境内较大悬浮粒子含量愈高的学童,肺功能便愈差。理大追踪学生生活环境污染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研究位于新界、沙田、九龙东及葵涌12间小学内,逾300学童生活环境的污染情况,发现无论他们乘搭铁路、巴士、小巴或走路上学,周边空气的较细悬浮粒子含量都超出世卫安全标准;当中以搭校巴最严重,超标1.5倍。 理大测试了3架校巴内的空气质素,发现车内有机挥发物(包括甲醛等)含量平均超出环保署「优质室内空气质素标准」逾3倍,污染程度同样比以其它途径上学严重。该系副教授熊永达指出,校巴型号旧、欠维修,都可致排出的废气增加,在校巴行走时回流到车厢内。半数课室有机挥发物超标 学童回到校园也要继续吸废气,半数小学室内的有机挥发物含量超出环保署标准,当中有学校超标逾1倍。研究团队指出,新的家具、刚髹好...
发布时间: 2013 - 12 - 04
浏览次数:1716
转载自2013年9月18日 香港《文汇报》■文:戴永夏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时值中秋望日,月亮最大最圆,「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最圆是中秋」,因此圆月便成了节日的灵魂和中心。人们以天上月圆象征人间团圆,盼望「人月双圆」,于是祭月、拜月、赏月等许多节庆活动都围绕着圆月展开,圆月成了人们的最爱。 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举国上下多数人盼望中秋月圆的时候,也有些地方的人却盼望月缺、月破,以至对月亮「采取行动」。他们这些怪异之举,都与当地的民俗有关。 在山东西北的临清一带,民间流传着「铰月亮」的习俗: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不过这圆月不能久留,必须在当晚铰破,据说这样才能驱除贫穷,财运亨通。这风俗,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姜太公封神时,被封的众神都很满意,唯独他老婆没有被封,因而整天牢骚满腹,哭着闹着也要当神仙。一天,她又伸手向姜太公「要官」,姜太公听了心里很烦,便教训她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一个妇道人家,整天要名要利,不守妇规,穷嘴穷舌的,简直是个穷神!」这婆娘一听,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她终于讨到「封号」了!于是她就戴着这顶「穷神」的「桂冠」,到处乱窜,自我炫耀。然而她到了哪里,哪里就会变穷。百姓对她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有人将此事报告了姜太公,姜太公一听非常气愤,立即将惹事的老...
发布时间: 2013 - 09 - 18
浏览次数:1590
转载自2013年9月18日 香港《文汇报》文: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许競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源于对天象、四季、节令、岁时以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计算的阳历,其节日习俗、行事亦以「月」为中心展开,故又称追月节、玩月节及拜月节等。一年之中,中秋夜的月亮被认为是特别皎洁明亮的,中国人认为这象征着团圆,因此中秋节亦称团圆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一书中。书中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的活动。另外,据《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每到中秋之时,官府便会挨家挨户向老人赠送坐凳、手杖,和一些类似黆粑的食品,表示慰问,由此可见中秋向来便有敬老的传统。直至汉代,在中秋或立秋之中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到魏晋时,亦有「牛渚玩月」的记载。当时,镇守牛渚的谢尚在月夜泛舟牛渚江上时,听到有人在运租船上咏己作《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但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唐代诗人李白游金陵时就曾就此典故作诗曰:「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不过,那时候虽有中秋赏月之举,但整体来说这习俗还不算普遍,并未成俗。根据民俗专家的考察,中秋节作为一个民俗节日约形成于唐宋之时。嫦娥奔月...
发布时间: 2013 - 09 - 18
浏览次数:1441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