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5-29如果给你一定的奖励,让大家在无法感知时间并且完全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130天,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坚持下来?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一定会回答:要不然再多待一阵子?否则自己奖励会拿得不太好意思。时间是物理学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可事情真的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美国NASA(美国国家宇航局)为了证明时间不存在,就曾经让一名女性再无法感知时间的洞穴之中居住了130天的时间,可最终得到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对此,人们不禁疑问,时间究竟是什么?当年的实验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时间以及生物钟,对我们人类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接下来不妨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去看看当年参与实验的那名女性,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实验。即将在地下生活的斯蒂芬妮时间什么是时间,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得到的答案也会不一样。就科学释义来看,时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持续性以及顺序性的表现。像古时候人们以日晷以及流水来记录时间,其实都是通过这种持续性以及顺序性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流逝。而在时间之中,又会分为时刻和时段两个重要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某一个瞬间,后者则是指某一个阶段过程。通过两者的结合,人类也更加能够理解时间究竟是什么。时间的概念图不过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时间更像是一种选择,被人们花费在对...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1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5月11日综述化石,也就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化石也代表着生命的另一种延续。那么,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古代动物死后,其身体上的肉、皮等软组织腐烂至消失,仅留下骨头及牙齿这样高密度的东西,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就会成为化石。当然,其形成条件是需要在泥沙、地底这样缺氧的环境,当自然环境中的矿物质渐渐替代骨头时,化石也就形成了,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石化过程”。至今为止,人类已经挖掘到不少古代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完整地保留了动物的形态,在历史研究方面起了较大作用,意义非凡。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一对正在交配的乌龟化石。乌龟化石的发现:大型社死现场乌龟化石的发现,是在德国法兰克福的麦塞尔化石坑,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沥青页岩矿场,偶然中发现其地底埋藏着许多化石。从中发现的化石数不胜数,种类繁多,例如鱼类、鸟类、昆虫类等,于是在1995年,此处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多年来,这个化石坑一直受到非常好的保护,并对其进行研究,从中,考古学家们挖出的化石种类多且完整,就连鸟类羽毛的颜色都可分辨出,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乌龟化石便是其中之一。古生物学家们在看到乌龟化石时十分惊讶,因为其余化石都是单个出现,但这些乌龟化石却是一对一对的出现的,并且一个叠着一个,据研究,这样的乌龟属于两爪鳖科,和现今的猪鼻龟是“亲戚”。按照猪鼻龟的生理特征来看,这些乌龟分别是...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3
浏览次数:7
来源:《凤凰新闻网》2022-04-081946年至1958年期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马绍尔群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不过当地人被赶出了该地区,30多年来都无法返回。大部分的测试都在位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埃尼威塔克环礁和比基尼环礁进行。而选择这些岛屿,有以下几个原因:1、位置偏远,2、远离大量人口,3、靠近航道。在此期间,共试验了67枚核弹和大气层核试验。仅在1958年,太平洋试验场就进行了35次核试验。测试完成后,留下了大量的放射性废料。对环境的担忧和对核污染的恐惧,促使美国政府试图清理这个位于太平洋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不过维持埃尼威塔克环礁的清理工作非常困难,因为一个叫做鲁尼特岛Runit Dome核废料正在恶化。Runit Dome核废料场是由美国陆军在一个火山口内建造的,以容纳有毒核废物。但是,随着海平面的上升,人们越来越担心Runit Dome核废料场污染物的泄漏,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美国最初想把这些放射性废物倒入海洋美国国防核机构(DNA)在该地区完成核试验后,花了近10年时间试图清理该地区。当国会决定不再为该地区的宜居性支付费用时,该机构考虑了自己的选择。他们的第一选择是把废物倾倒到海里。然而(谢天谢地),该机构被有关危险废物的国际协议和其他法规阻止了。不过没有人愿意将放射性废物转移到美国,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办?相反,美国将受钚污染的土...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0
浏览次数:3
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3-01新冠疫情对于全世界而言算是一个噩梦,目前我国已经控制住了疫情,疫苗的接种也在有序地进行中。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显示,新冠疫苗的接种量已经超过了25亿次,这么庞大的接种量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和艰辛。不少人都庆幸,我国的疫苗研制如此的快速,并且可以经过时间的考验,实际上除了科研人员的辛苦之外,还离不开一种生物的帮忙,那就是“鲎”。鲎,这种生物可能有不少人都看到过图片,很难相信这样的物种可以帮助到新冠疫苗的接种。这里还有一组数据可见鲎的珍贵性,科研项目方面对于鲎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它的血液上,市场上它的血液已经到了千金难求的地步,达到了一升血液十万元的高额价格,当然,针对鲎而言,它的血液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十万元也不过为。鲎和新冠疫苗有何联系,想必有不少人产生了好奇心,说到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前,我们还需要认真地了解鲎这个神奇的物种。一个物种能存在多久的时间呢?我们人类起源至今也不到4000万年,对于地球进程的大浪潮而言,我们人类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那么鲎有多少年呢?针对鲎的研究发现,早在4亿年前就有了它的踪迹。四亿年前,地球还属于古生代时期,这个时候的地球才刚刚出现了森林,海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物种,但是陆地上的物种少得可怜。也就是这个时候,鲎的祖先登场了,4亿年前的鲎的外形和现在的鲎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也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的,直到2亿年前的侏罗纪,鲎的外形...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2
浏览次数:9
来源:《凤凰网》 2021年12月20日图 | Lance Oditt/Friends of Pando在美国犹他州有一片颤杨林,里面所有的树木都是一株雄性颤杨无性繁殖出来的,而它们的树根由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个体。这整片树林就是一棵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树,如果按干重计算,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如今,这片树林正受到食草动物的威胁,新生的树干正在被鹿吃掉。这棵最大的树能否挺过下一个一万年?编译 | 白德凡审校 | 二七提起“世界上最大的树”,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不是某种参天的杉树?的确,像“谢尔曼将军树”这样的巨杉,单株能长到50~80米高,需要二十来个人才能合抱,称得上是树木中的巨无霸。然而谢尔曼将军树只是单株(single-stem)植物中体量最大的。发挥一下想象力:“一棵树”并非只能有一个树干,如果一整片森林中所有树的根系都相互连接,还拥有相同的DNA,那从生物学定义上来说,这片森林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就是一棵树!在美国犹他州就存在这样的一片颤杨(Populus tremuloides)林,绵延43.6公顷,却都是由一株雄性颤杨无性繁殖出来。在地面上,我们能看到47 000多株树干,但实际上都是这一株颤杨生长出的;而在地下,这些看似独立的树其实根系相互连接,整个森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个体。这片颤杨林被称为“潘多”无性系(Pando clone),整个个体重约6000吨,它才...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7
来源:腾讯自选股202107266月21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化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人类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瞬间会爆发出一阵惊人的闪光。如果把卵细胞比作一个星球,这个过程就像慧木大冲撞一样,迸发出的闪光会照亮整个星球。 卵细胞受精时锌爆发的烟花研究人员发现,卵细胞在发育过程之中,会把大量的锌储存在卵细胞表面的囊泡之中,其含量是卵细胞中其他部分锌含量的10倍。一旦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囊泡之中数以十亿计的锌原子,会像烟花一样瞬间被点燃爆发出去,发出一阵惊天大闪光。 有不少人感到很困惑,这种闪光怎么被拍摄到的,你不会想到是把摄像头伸到体内里面去拍吧!其实从技术上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借助X射线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在卵细胞受精过程的培养基上就可以拍到这种闪光了。 目前还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机理是什么。有人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认为这种闪光是一个灵魂进入卵细胞时才有的现象。在目前还没有其他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之下,这种观点倒是有点意思。人们一直以来都很困惑意识与灵魂从哪里来,自然就奇怪,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初的时刻要有这种独特而盛大的仪式呢?如果不是有造物主的话,这种仪式是由谁来安排的?未来量子理论的发展会解释这个现象吗? 卵细胞受精时的惊人闪光/美国西北大学如果真的可以从科学以外来扯一下的话,我们可以把卵细胞比做一个载体,精子比作灵...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7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