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历史 News
学术·人生
来源:《凤凰新闻》2022/4/15 作者:物镜世界如果要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有谁?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说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确这两位科学家对人类的影响太大了,牛顿的出现给人类打开了宇宙的大门,让人类知道了宇宙的基本定律,而爱因斯坦的出现给人类探索宇宙指明了方向,现在人类探索宇宙基本上都是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去进行的,爱因斯坦最出名的理论就是《相对论》,一直以来,人类都认为时间流逝是不变的,但是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的流逝会随着引力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那么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只要它的速度越快,那么它所用的时间就越少。这种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是时间膨胀,这个理论最开始提出的时候,很多科学家都不敢相信,因为这个理论直接颠覆了人类的传统认知,在侠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主要阐述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空间、物质都是相对的,相对论中给出引力时间膨胀公式为:t'=t*√(1-2GM/rc),在这个公式中,t'是重力时间膨胀效应的值,t是观测者在低重力惯性系统中的时间流逝值,G是万有引力常数,取值是6.67x10^-11N·m/kg;M为天体质量;r为天体半径;c为光速。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光速就代表了时间,光速是人类在宇宙中发现的最快飞行速度,光速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相当于光速一秒钟能够绕地球七圈半,对于人类来说光速非常快,根据爱因斯坦的...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7
浏览次数:19
来源:《物镜世界》2022/10/26 作者: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科学的进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但也许你不知道,纵观整个人类科学的发展,许多被证实的科学理论都存在着颠覆人们三观认知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常听他人谈及“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例如,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589年进行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人们都认为重的物品先落地,然而最后的结果实验结果却出乎了所有的预料。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整个科学界而言,简直可以用多如繁星来形容。那么,科学中还有哪些已经被证明的事情是令你难以接受的呢?第一:光速无法被超越。对科学而言,严谨的理念尤为重要,科学家们也因此通常不会把任何理论说的过于绝对;只是“光速无法被超越”这句话,即便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们也无法将其完全推翻。根据当今众多物理学家们的推测,光速是现在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其光子在宇宙空间中的投射速度能达到约每秒30万公里。这说明,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1.496亿公里,从太阳表面发出的光子到达地球仅仅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这对仰望宇宙的我们来说,也许会不经意的去幻想,若是科学能达到建造超越光速的飞行器,或许星际旅行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当然,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在《狭义相对论》中明确提到,光速是不可超越的。这意味着,即使有一天人类科技水平发展...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6
浏览次数:9
来源:华山穹剑 2023/3/5  作者:罗援五年前,习主席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他说,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说的太好了!我听后感慨万千,写下一些心得。202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巧合。在这年,我们将同时纪念两位中国共产党的伟人诞辰125周年,一位是周恩来总理,一位是刘少奇主席。他们同时生于1898年,一位是生于3月5日,一位是生于11月24日。那是一个风雨如磐、国衰民弱的年代,更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时代造就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这些时代的英雄,这些时代的英雄也成就了这个英雄的时代。可以说,他们生的光荣。周恩来同志与刘少奇同志又同时逝世于“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同志卒于1969年11月12日,周恩来同志卒于1976年1月8日。刘少奇同志在身陷囹圄之前,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来维护共和国主席的尊严,周恩来同志在重病期间曾以拨乱反正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1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11/3 作者:物镜世界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速度不断加快,北极接连挖出了史前生物的尸体,让人类感到不安。冻土层中被刨出来的披毛犀为何他们会感到不安?难道是因为地球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史前生物尸体此前,人们在融化的冰川中,发现了一具小狼崽的尸体,它保存得非常完好,只缺失了少量的毛发,好似沉沉睡去的小狗。根据科学家的化验得出结果,这只小狼崽只有3个月大小,并且生活在5.7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它的死亡也很突然,也许是在迁徙途中,不慎跌入到冰河被冰封在了湖底的永冻层。狼崽遗体如果不是北极冰川的融化,人们不可能挖出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史前生物。无独有偶,北极寻宝人在搜索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只腐坏的冻鸟。这只鸟的外形特征与他们的认知有所不同,于是寻宝人将尸体带了回去,想要卖个好价钱。最终,这只冻鸟被欧洲的一家生物研究所收购,科学家对冻鸟的基因进行了化验。检测结果显示,这只鸟是“百灵鸟”的祖先,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4万年。百灵鸟木乃伊它生活在俄罗斯北部的极圈地带,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这只百灵鸟便被封冻在了其中。其实早在1999年,就有人发现了一头猛犸象的尸体。它保存得十分完整,相比活物只是略显干瘪了一些,价值相当高。猛犸象木乃伊科学家们推测,这头幼象的死是饮水时窒息而死,之后被积雪覆盖,已经被木乃伊化,但内脏完好。人们在北极圈发现的史前生物遗骸还有很多,不少遗骸...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1
浏览次数: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 /8/11 作者:Science课堂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地球环境所发生的每一处变化都会极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虽然人类的科技经过多年的迭代更新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和大自然的力量比起来,人类所具有的科技力量无疑还是非常渺小脆弱的。而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大自然也开始发起了自己的反击。28万亿吨的冰已经融化完毕,所产生的水很有可能将我国淹没2.9米之深,我们的地球究竟想要做什么呢?冰川融化危机相信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对“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冰川融化”这些名词都不陌生。这些灾难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大部分的人却都并不在意。对于我们来说,日子该过还是过,反正冰川融化也淹不到自己门口。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根据专家统计,从1994年到2017年,在这23年间,全球一共有近28万亿吨的冰惨遭融化,所衍生出来的水量是无比巨大的。打个比方,如若将我国比作一个巨大的池塘,那么这些由冰川融化所造成的水便会将这个池塘淹没2.9米之深。但全球冰川融化危机远远还不止于此,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球的每年冰层融化量已经从原有的0.8万亿吨飙升到了1.3万亿吨。这也代表着,在我们所看不见的冰川之处,几乎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冰川融化现象。冰川融化对于我们就相当于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它们的融化每年都会让海平面上升几毫米。日积月累之下,全球的...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1
浏览次数:14
来源《凤凰新闻》2023/3/7 作者:文学书坊公元758年初春,天空飘着细雨。正三品金吾卫大将军张志和以“亲丧”为由,离开了长安城,唐肃宗率满朝文武含泪相送。与张志和同行的,还有皇帝御赐的“金童玉女”,即“渔童”和“樵青”,怕张志和一去不返,唐肃宗李亨又加赐了官锦四段、白银二千四百两,以荣葬之资。这一年,张志和刚刚才26岁。“安史之乱”后,玄宗避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高适、岑参等人纷纷投奔。当时安禄山势头正盛,王维、杜甫一同被俘,但安禄山嫌杜甫官职太小,便把他给放了,唯独囚王维于洛阳菩提寺。后杜甫也投奔了肃宗李亨,获官左拾遗。李亨登基后,永王璘拒不奉诏,召李白至麾下、并以“勤王”的名义率兵东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唐肃宗震怒,擢高适为兵马先锋前去平乱,大胜,永王璘赐死,李白下狱,次年流放夜郎。与此同时,“七绝圣手”王昌龄出龙标,欲归乡平乱,途经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大唐几个顶尖诗人的命运,在此起起伏伏。后人提起李、杜,皆言他们一生郁郁不志,却忽略了他们“指点江山、匡扶社稷”的能力。唐肃宗能坐稳江山,一定是要感谢一个人的。他就是传奇诗人、一代猛将张志和,然而历史并没有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在唐诗的历史地位上,张志和只是闪光一现,其声望远不如李、杜、王维、岑参、高适等人。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讲讲张志和的一生。- 02 -张志和,官宦之后,哥哥是张松龄,舅舅是宰相李泌,就是《长安十二...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0
浏览次数:8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