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2013年5月15日香港《文汇报》文: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徐莉萨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都崛起于春秋战国之世。后来,儒、道的对立和互补,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思想体系。山水画自五代十国成熟,至北宋成为文人最重视的画科,并于后世得到长足发展。同样是描绘自然风光,但中国人称「山水画」而不像西方称「风景画」(landscape)是有其文化意义的,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游山水、写山水可以陶冶情操的一人生价值取向,比「风景画」更重视哲理性。然而山水画以自然之物作为主题,却又与道家思想深深契合,因此欣赏山水画的同时,了解道家思想,有助从文化角度认识中国艺术。崇尚自然道家以「道」为最高原则,「道」虽然不能言寓,却是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就是宇宙的原本。六朝的宗炳是个旅行家、画家和画论家,他在《山水画序》说中「山水以形媚道」,即是画山水不仅要表现山水的外在形貌,还要借着描其外在形貌来作为「道」的借养之资,而这「道」也就是道家之「道」。清初画家石涛《画语录》第一章是「一画」,他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即就是老子的「道生一」和庄子的「一之所起」(《天地》)的「一」。「一画」破混沌,衍生无限。石涛说他写《长干图卷》(图1)是「落落然,何烦假修饬」的。观这幅画结构谨严,用笔...
发布时间:
2013
-
05
-
16
浏览次数:1166
文章转自:《信报》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日C8版 益行/文林风眠和徐悲鸿的油画,并不太吸引,然而这两位大师对中国美术教育或艺术运动,都是当代国画的领航者!我非常喜欢林风眠的彩墨画。那大片涂染的神韵,丰富多彩的抒写,涌动着自然的气息,水彩水粉水墨互渗,简约流畅的线条,编织出绝妙的梦幻。不是对景的如实描写,毫无照相式的刻板或平俗;也从不模拟别人的画法,无一笔传统的功架,却有传统写意的趣味。例如西湖的春天,那绿柳长堤,湖光山色,拱形小桥,微波倒影,芳草凄迷,浮萍飞鹜。由于“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所以杨柳是画的主角。描绘全是他饱游卧看,贮存记忆中灵感升华。明快亮丽的色调,活泼轻纵的笔触,释放出季节的韵律,把我们带入春风荡漾的西湖,享受如诗吟咏的美景。墨色渗融在透明的颜色中,呈现清晰又模糊,纯净又丰盈的效果。光和色的语意含蓄地吐露出他的深情,令人洞悉到大师难忘逝去的青春岁月。充满宁静之美他创作的彩墨作品,题材广泛情感深挚,不论是近水浅草的茂林、辽阔河岸的丘陵、农舍后面的山麓……不论是和煦明媚的春光,热烈浓艳的秋色,云雾飘渺的阴天,彤云晦冥的黄昏……不论是静物、花卉、秋鹜、白鹭、小鸟或猫头鹰……不论是仕女、...
发布时间:
2013
-
04
-
11
浏览次数:649
艺术家:邓玉芬 媒介:混合媒介布本 画积:90cm*79cm 创作年份:2012 邓玉芬的作品题材来自她对城市生活的感知,绘画出对城市的印象。以为熟悉不过的环境,当她刻意看清楚那景象时,它却时浮时现,搞不懂是清是混。她会用以下的文字形容自己的画作:“一座座时浮时沉的高楼;一片片窗内窗外的风景,远看景混沌;近视物模糊。见和所见之间存在的东西确是有理说不清的。
发布时间:
2013
-
04
-
11
浏览次数:648
文章转自:2013年4月9日《信报》1918年至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五千万到一亿人死亡,近年出现的禽流感和猪流感的杀伤力记忆犹新,两者最初的病毒俱来自禽鸟牲畜。人类受到感染,无疑响起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警号;英国流行病学权威约翰牛津(John Oxford)最近警告: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五年内爆发,引发全球大灾难。约翰牛津特指出,这场“末日瘟疫”可能首先由野生动物或家禽传播给一个人,随后由“中招”的人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将之传给周围的人,最终的结果,是通过集体运输——空运、海运及陆运(铁路及地铁)——大范围扩散,他认为在科学家确定病源之前,恐怕已经有无数人病发身亡。没法,唯一的地球早已变成了全球化的地球,正在高速运转,这世人除了大灾难,再无任何动力足以将之“刹停”。活得不耐烦古代有很多灾劫预言,比如韩国人的《格庵遗录》说:“六角千山鸟飞绝,八人万径人迹灭”,“六角”也者,乃指向“天”字的六个顶角,&ldqu...
发布时间:
2013
-
04
-
09
浏览次数:821
文章转自:2013年4月9日《信报》 占飞/文谁都忘不了1996年至1997年爆发的禽流感,那是H5N1,禽鸟(特别是鸡)尸横遍野,自此教世人惊觉“大流感”(the great influenza)原来一直阴魂不散,与人类的文明并存,只是不断变种,以不同的亚型(subtype)遗祸人间;然后是2003年的SARS,那是变种的冠状病毒,据说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之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然后是H9N2、H7N7、H3N2、H7N9,都是与城市文明相关的流行病。“流行病”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可追溯至2400至2600年前,即成书于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400年的《希波克拉底文集》(The Hippocrates Corpus),那是西方医学的经典著作,分析公元前四世纪希腊的流行病传播方式,基本上与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相涉,现代医学史专家从中发现,城市与文明正是一切流行病的温床,换句话说,疾病与死亡乃城市与文明必须付出的代价。H与N:文明之劫及至2000年前,罗马名医盖伦(Claudius Galen)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humours)学说发扬光大,他指出拉丁文pestis意指引发大范围死亡的“瘟疫”,现代医学史从古代医学文献中...
发布时间:
2013
-
04
-
09
浏览次数:841
撰文:占飞 转载自:2013年4月12日《信报》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资源日”,讽刺的是,此项全球化运动搞了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南涝北旱,南水北调仍是一项艰巨而未知成果的世纪大工程;于此同时,秘鲁境内二百座冰川正急速融化,预计会在2025年全部消失,非洲的尼罗河和赞比亚河、印度的恒河水质日趋恶化;香港输入过量食水而输水管因失修而频频爆裂,食水要倾倒入大海之际,全球有近四成人口仅能靠污水活命。“联合国水事会议”(United Nations Water Conference)早就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继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全球化危机是水资源。此时此刻,读塔娜卢汉(Tara Lohan)主编的《水事》(Water Matters),直是教人倍感概叹。《水事》有一个不厌其烦的副题:“为什么我们须要坐言起行以拯救生死攸关的水资源”(Why We Need to Act Now to Save Our Most Critical Resource)。水资源战争《水事》不但倡议水资源的种种课题,更由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深入讨论地球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既呼吁人人正视而以行动自救,亦致力于唤醒执政者,必须立刻采取果断措施,因为水资源在二十一世纪正是一个比能源更严峻的重大问题。事实...
发布时间:
2013
-
03
-
12
浏览次数: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