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金融,简言之,就是资金的融通。自金融活动出现那天起,为实体经济服务,是该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从古老的西方金匠铺、中国票号,直到现在分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一以贯之。但是,随着股票的出现、投资银行的兴起、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的职能在悄然演变,由原来主要服务实体经济异化为主导、控制实体经济,从国民经济的配角异化为国际经济的主导。当今的美国华尔街、伦敦金融城就是将这种异化演绎到极致。
金融机构的诞生与金融行业的出现,主要是解决投资者与借贷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风险与成本,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进经济效率,间接促进社会财富的创造。但是,金融从业者(集中为金融家)在利用借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中,发现人为制造、放大信息不对称,可以带来更大、更快的利润。由于受到金融监管当局与社会舆论的制约,这种不道德行为没有肆虐与泛滥。但是,金融家为获得垄断利润,可以不择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中国古语“盗亦有道”,但是对于当今的金融家而言,赚钱手段没有底线,任何妨碍其利润获取的障碍,都可以逾越、穿越或规避。
正因如此,金融家巧立各种名目——主要是金融创新,规避金融监管与舆论监督,人为制造、放大信息不对称,通过操纵金融资产价格、吹大经济泡沫、转移风险、关联交易等途径进行敛财,如此金融就由原来一种配置资源的工具,异化为劫掠财富的手段。所以,现代金融具有两面性,即配置资源与劫掠财富。传统金融业务如商业银行业务,更多的是配置资源,积极面更大;现代金融业务如资本市场、影子银行,更多的是越来越倾向劫掠财富,消极因素更多;在国际,德日金融模式积极意义更大,英美金融模式消极面突出。看看华尔街投资银行、影子金融机构,高官年均报酬数以亿计,中层经理有千万年薪,普通员工年终平均花红亦能数以百万计,这些钱财那里来的?依照“资本利润平均化”的经济法则,华尔街不可能长期取得如此高额回报。高额回报是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巧取豪夺来的,是金融游戏骗来的,是劫掠来的。
与传统金融显著不同的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现代金融,本质上就是一种欺诈,一种现代版的“庞氏骗局”。由于财富的货币化、数字化与虚拟化,使得金融本来作为一种融资服务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工具,越来越异化成为一种获取、乃至掠夺财富的最隐蔽、最便捷、最经济的手段。在金融资本的长期不懈努力下,金融利益集团控制英美国家政权,然后英美在经济自由主义的旗帜下,在“金融深化”可以促进增长、带来繁荣的理论蛊惑下,用国家的力量、国际组织(世界银行、IMF)将金融资本向世界扩张。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核心是金融自由化)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置于金融资本的统治之下。那些信以为真的国家,在实行金融自由化而经历短暂的经济繁荣(经济泡沫)过后,纷纷步入危机。
因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风险防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是把典型的双刃剑,合适运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应用不当,会增加经济风险、激化社会矛盾。所以,世人在关注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在经济金融化下,一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受冲击的不仅是虚拟经济,还有实体经济,而且金融危机往往会恶化为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往往会波及其他尤其是邻近国家,演绎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经济金融化与经济全球化正使国际金融动荡成为常态,日趋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面临日趋严重的威胁。劫后余生的亚洲国家正是从东亚金融危机中,才认识到金融的强大破坏力,才认识到仅凭借导弹与强大的军队未必能有效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才认识到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也是国家安全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