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演进,传统的国家安全主要集中于军事与国防安全,如今的国家安全,除了国防安全,还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以及文化安全等。
梳理、回顾战争的历史,有利于深刻、全面理解国家安全内涵的演变。历史上,使用军事、动用战争的目的不外乎“抢女人、抢地盘、抢财富”,相对应的就是防止自己的“女人、地盘、财富”被异族、异国、异己的势力所抢。此外,欧洲、伊斯兰世界都发生过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与“圣战”,但是这些都是一种披着“抢人心”的外衣,主要目的不外围绕“抢地盘、抢财富”打转转。
战争的原本目的首先是“抢女人”。看过《动物世界》节目的人,很容易明白这一点。西方有名言,“克娄巴特拉的鼻子再高一点,世界将是另一幅模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抢夺女人的战争已不多见,基督教“一夫一妻”制或许有杰出贡献。在一些伊斯兰国家,一个成年男子可以同时保留四个妻子,但是这个规章只对身强力壮的富裕男人而言,很多穷人连一个老婆也难养活。
战争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抢地盘”,抢夺阳光下的地盘,拓展势力范围。这一目的驱动战争的历史沿革很长,直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抢地盘”依然是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风起云涌,跨国贸易与跨国投资日益兴盛,殖民地、阳光下的地盘的意义明显下降。当今世界除了少数地区零星冲突外,为地盘打仗的国家越来越少。
战争第三个主要目的是“抢财富”。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抢女人、抢地盘”越来越罕见,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不需要开疆拓土,开拓殖民地。核武出现、经济全球化兴盛、冷战结束使得大国之间直接的兵戎相见、政治对抗渐行渐远,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国家之间的军事战争越来越多地被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所替代,兵不血刃,同样可以达到“增加财富”的目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抢市场”、“抢竞争制高点”实质就是“抢财富”。
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使得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东南亚金融危机清楚显示,金融危机不仅导致经济危机,还引发社会危机、政治危机乃至国家危机。在印度尼西亚,人民几十年辛苦劳作而积攒的财富,一夜之间,就被国际金融大鳄席卷一空。印尼盾的货币危机,在内外游资的冲击下,很快演化为金融危机,恶化为经济危机,社会矛盾交织着种族矛盾,使危机不断沿烧与恶化,最终出现政治危机——政权更迭,统治印尼30多年的苏哈托政府倒台,更有国家危机——东帝汶正式独立,亚齐等省独立倾向明显增加。很显然,金融危机不同于战争,但是金融危机与一场大规模战争的结果十分近似。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于1996年在其专栏发表评论,“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从泰国、韩国、墨西哥、阿根廷直至冰岛、希腊等国,无不是在以穆迪为代表的美国评级机构的“暴风雨就要来啦”的呼喊,以及以高盛为代表美国金融机构的市场操纵中,而纷纷陷入危机。美国金融机构超强,不仅掌握企业的生死予夺,而且具备灭国的能力;美国的军事力量独步天下,政治强权无可比拟,当然更具有灭国的能力。如若将军事、政治与金融力量相联合,近乎是无坚不摧。匠心独运的索罗斯基金会在前苏东地区策动、支持颜色革命,颠覆一个又一个国家政权。因此,金融力量与导弹、核弹力量同样具有强大的灭国能力。
现阶段,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日趋开放的新兴市场而言,金融风险防范成为经济安全的核心,而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安全,进而影响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与国防安全。因此,国家安全越来越集中于经济安全,集中于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