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应对石油美元与粮食美元双重挑战,中国必须使人民币更加坚挺、更加强大,坚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应当继续扩大范围与规模;中国与不少盛产石油的非洲国家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关系,在进行石油进口贸易时,可以尝试推进以人民币结算,而在中国向其出口粮食和进行投资时,继续以人民币结算,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石油人民币与粮食人民币的顺畅循环。此外,中国已经联合各主要国家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AIIB),完全可以依托此为平台,以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契机,以人民币作为基础货币对沿途各国进行投资、融资或者发放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是独立自主、顺势而为的国际化,是以“中国制造”为依托的国际化,绝不是以美元储备为支撑的国际化,以美元储备为支撑的人民币国际化实质是在为美元拓展地盘,以美元储备为支撑的国际化人民币实质依旧是美元券。英镑与美元的国际化经验显示,海外货币使用(跨国公司与银行)—军事力量—情报机构,如英镑—英军—英谍,美元—美军—美谍,协同推进,缺一不可,中国应当充分借鉴英美的成功经验以及日本的失败教训。
2.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只有粮食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全环节有了安全保障,人民安全、民生安全才能得到基本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才能有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多年来,一些经济学家积极倡导发挥所谓比较优势,让中国减少生产不挣钱的粮食,转而扩大进口,也就是立足国际市场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粮食不仅是一般商品,也是金融商品,更是战略物资,政治物品,在粮食问题上,自由市场的新自由主义思维注定要碰壁,吃大亏,对于这种严重不靠谱的祸国殃民的言论要予以坚决回击。要坚决打击粮食领域腐败行为,充分使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和各省粮食企业履行好作为国有企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当在东道国取得控制与垄断地位后,资本的本性决定其必然要为所欲为,提高资本聚敛财富的效率。” 因此,对跨国垄断粮商对中国粮企进行渗透应当严格监控。在自由贸易如火如荼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没有自由开放农业领域的先例,反而施加越来越严格的保护,很多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都在农业领域僵持不下。而且,在财政捉襟见肘的背景下,发达国家还在不断提高对国内农业生产的补贴,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研发与集约化经营,提升粮食产量,贴补粮食出口。
3.维护金融稳定与审慎开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的薄弱环节。粮食要安全,中国要发展,要积极有效应对双支撑美元可能带来的挑战,必须更加注重安全与发展的平衡,更加注重金融体系改革的循序渐进与审慎开放,尤其是资本账户的审慎开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通过金融体系改革以及中国自身经济增长,不断提高中国在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在国际的竞争力,使人民币能够以实体经济作为强大支撑,更加坚挺,争取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对石油与粮食期货与现货的贸易权、定价权占有一席之地。
美元陷阱与中国选择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挽狂澜于既倒,美国实施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量化宽松直接释放3.9万亿美元资金)。与之相对应,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由2006年底的1.07万亿美元飙升为2007年底的1.53万亿美元以及2014年底的3.84万亿美元,并一举超越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日本,乃美国盟国;中国,多年来一直被美国怀疑甚至敌视的国家。中国不断积累美元储备,增持美国国债,引进美元资金,以美元美债为基础发行人民币,导致货币主权受到严重侵蚀,汇率与资产定价权受损,由此进步日本后尘,正面临即经济泡沫化、产业固化、人口老化、环境恶化、两极分化、发展依附化等所谓“美元陷阱”综合症。中国要实现双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必须要成功应对面前的这一系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