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1-07
如今谈论起宋词,我们肯定绕不开“苏辛”。苏是指来自蜀中眉山的苏轼,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辛是指济南府的辛弃疾,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笔下之词题材广阔,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人称词中之龙。
苏轼以诗入词开创了豪放词先河,辛弃疾继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两人虽相差了近百岁,却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一同扛起了两宋词坛一片天,后人将二人合称“苏辛”。
“苏辛”二人都是天之骄子,也都拥有各自的粉丝,这也引起了关于“苏辛”诗词的研究对比,但一直不分高下。
今天就跟随长风一起来读一读“苏辛”二人在人生艰难,半夜睡不着之时,各自写下的千古名作《西江月》,从这两首词中去感受一下两位奇才诗情画意的人生。
词牌名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据说取自诗仙李太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后在唐五代时期,逐渐演变成流行歌曲,到了两宋时“西江月”词调的格律、音韵、句式等得以发展与统一。
苏轼、辛弃疾二人都有不少《西江月》词流传于世,今天就选二人此词牌名下的千古名作赏析对比。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北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苏轼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中秋佳节之际,此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闲居在黄州,所以这首词整体较为低沉、哀惋,字里行间充满了谪居后的苦闷心情,写尽了苏东坡内心的悲恨。
词的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也透出了苏轼此时的悲凉之意,他用“梦”来形容世事,表明此时苏轼对过去的仕途生活的否定,如大梦一般虚幻,其中心酸往事不堪回首。
而后他再用风、叶、月、去等多个意象,道出了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此时岁暮秋凉的天气,其实就是他藏于眉间心上的万千愁苦。
特别是“月明多被云妨”这一句,看似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仔细读来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他以浮云来暗示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而“孤光”来比喻自己孤高清白的人格,凄然北望可以看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无限情思。
全篇以“悲”为基调,表达了他对现实不被朝廷重用的落寞和对当下人生的深沉思考,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而多年后几十年后的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在朝堂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乡村闲居。
辛弃疾闲居期间,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词作,其中一首描写夏天夜行于黄沙岭道中经历的名作《西江月》更是千古流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这首词真是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词的上片引用“月、枝、鹊、风、夜、蝉”等常见意向,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有视觉、有听觉、有嗅觉的田园风光图。
下片“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的灵动,与上片“稻花香”、“蛙声”的质朴巧妙结合,虚虚实实,动静相称,处处洋溢着农夫们的喜悦之情。
读完仿佛自己置身于头顶明月疏星,面迎稀雨风清,眼前别枝惊鹊,耳闻蛙声蝉鸣,鼻嗅稻花飘香之地,自然心情一片美丽。
辛弃疾这首词用看似土里土气的一些事物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来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是描写农村生活题材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两位宋代顶级词人,同样是仕途被贬人生不得志,同样是晚上对月吟咏,各自写下《西江月》词, 只是苏轼《西江月》略显清冷,而辛弃疾笔下则多了一份人间烟火气,但都是宋词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
千年来,有人喜欢苏轼那个清冷的中秋夜,有人则更喜欢辛弃疾热闹的夏夜,这也让这两首《西江月》难分伯仲。
但我认为,就这两首词而言,辛弃疾的会略胜一筹。
因为此时的苏轼初被贬,并没有没有后期那般洒脱,尚有点悲秋伤时之感怀,这体现在这首词中就有点患得患失;而辛弃疾虽同样被贬,但在这首词中却平平淡淡,特别是通过他的遣词造句,呈现了清新意境,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