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张爱玲遗产执行第三阶段

日期: 2019-04-19
浏览次数: 184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月24日 

文/袁玮婧

       宋以朗是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他指自己能做的就是考据,身份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校对张爱玲九十万字书信集,希望赶在诞辰一百周年时出版。

       从太子道拐进加多利山,张爱玲曾说喜欢这里“两排交柯的大树郁郁苍苍”。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宋以朗仍旧居住在这里的宋家老宅,客厅里的椅子还是张爱玲曾经坐过的那把,背后的一面书架全是她的著作及和她相关的书籍,四处贴着由她著作改编的影视海报……二零一九年,张爱玲白寿九十九岁,这里还留着她未曾消逝的痕迹。一月二十九日,宋以朗在客厅里接受亚洲周刊专访。

       关于张爱玲的许多笔记、书信,您将要出版书信集,现在这些资料整理的进度如何了?何时能出版?

       现在还在校对过程中,这些书信打出来是九十万字。弄好就出版,能赶在诞辰一百周年时出版当然是最好了。这些信都有编号,可是里面很多错字,所以要找几个人一起看。

       张爱玲在那些书信中曾经提过自己的母亲吗?

       张爱玲基本没有在书信中提到过她妈妈。我记得有一次提到是说他母亲跟我说,当年自己在英国遇到一桩非常轰动的谋杀案,这个在《小团圆》里也写了。有关他母亲的内容大家会看到都是在《对照记》里的,因为那些书信其实是不全的。张爱玲写给我爸爸妈妈的信都有留下,我爸爸妈妈写给她的一九五五到一九六七年的信,包括她的遗物里面也没有和她妈妈之间的通信,她可能六七年搬家的时候丢了。

       许鞍华要翻拍张爱玲的《第一炉香》,之前看到一张照片是她和编剧王安忆等人和你的一张合影,许导是有在你这边查找一些资料或者询问一些细节吗?

       其实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找了,因为都是张爱玲最早期的作品。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第一件事就是谈版权,如果版权已经被其他人拿去了,你就不能拍。当时联络我的代表是台湾皇冠出版社,来问是否可以拿到《第一炉香》版权。一般版权不是这么轻易拿到的,要看看是什么导演,编剧是谁,有什么明星出演,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看你是不是真的做得出来。

       是投资方找许鞍华来做导演吗?

       在不同的时间里他们给我过几份不同的团队名单,许鞍华其实一开始不是导演。一开始投资方找许鞍华,她是拒绝的,后来她说可以做制片,不要做导演。再后来名单过来,她又变成导演了。我想可能是她做了制片人,需要去物色导演,最后她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还是决定自己来做。

       你一直说其实自己对于张爱玲的文学没有这么大的兴趣,研究张爱玲其实是有点被迫无奈,这么多年你对她的看法有变化吗?

       因为我的身份,有些事情我不能做,有些话我不能说,比如张爱玲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好的,这样的话我不能说,我只能指出别人作品中哪些文字是错的。比如,有人写张爱玲去世的时候是穿了一件红色旗袍,那个是写传记,而是在自己脑海中想象了一个张爱玲。我能做的就是考据,我的这个身份其实可以说有三个阶段。

       哪三个阶段呢?

       第一段是二零零三年我妈妈生病,我才回到香港,所有的事由我代她处理,只是盖盖图章。这段时间我是在逃避的,我看出来这些是迟早要处理的,但我说不可以不可以,妈妈还在,我不可以代她做决定,我只是可以帮她。到了零七年,妈妈去世,张爱玲的事不得不由我去处理,我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可是发生了一些事,我觉得我需要有一个反应。

       那年刚好是李安的《色戒》上映,外面有一些关于小说背后故事的讨论,我本来也不清楚当年故事的讨论,我本来也不清楚当年是怎么一回事,结果找出来一些书信。一般来说,你从来不会知道一个作家为什么会写下这个故事,可是偏偏张爱玲有关这个年代的写作都有跟我爸爸通信讨论。他们之间写信写了四十年,有些东西不是好好保存的,放在家里四处我猜不到的地方。

       这些书信你之前都没看到吗?

       以前只是知道,没有触碰过,当我全部看了之后发现有些问题是没有知道的,比如《同学少年都不贱》,当时张学专家都怀疑是假的,从来没听说过,但是书信里都有记载发表原因。包括《小团圆》,这份手稿当时我爸爸妈妈都不敢放在香港,当时皇冠出版社的总编平鑫涛亲自到香港来拿,然后放在他的私人保险箱里。这一切都因为太珍贵了。这是我努力工作的第二阶段,一直到二零一四年《少帅》出版。

       那之后到现在就是第三阶段,因为没有新的内容出现。我现在做的最多的是支持其他人,有关张爱玲一百年诞辰,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其他人做,我会从版税中抽出资金来支持。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0 - 08
来源:今日头条2024年9月30日开国上将之女宋彬彬在美国去世的消息,一时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她是那个年代的象征之一,也是红卫兵运动的活跃成员之一,背负着历史的重量。后来,她入籍美国,离开了那片曾经激荡着无数人梦想与痛苦的土地,去追寻她新的生活。而如今,她的去世又将那段历史重新摆上了台面。 宋彬彬的故事,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一方面,她的身份太过特殊,不仅是开国上将的女儿,还是文革期间备受瞩目的红卫兵领袖之一。另一方面,她人生的轨迹充满了戏剧性。从一名“红卫兵”,到美国公民,仿佛她的命运随着国家的风云变幻起伏。 想想看,一个曾经亲历动荡的年轻女孩,后来在异国他乡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这本身就令人唏嘘。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红卫兵,如今却在万里之外与过去告别。更让人难以忽视的是,她在2014年返回中国,公开向文革受害者道歉,承认自己曾经参与了批斗和迫害。这在...
2024 - 09 - 27
来源:视频号2024年9月25日
2024 - 09 - 27
来源:今日头条2024年9月21日
2024 - 09 - 25
来源:徐庆全与八十年代 2024年9月13日在北大右派学生外逃的几个案例中,历史系学生雷光汉是唯一成功外逃到苏联的,他的外逃与同学沈元之死直接相关。关于自己的反右落难,与沈元的交集,外逃苏联后的流亡生涯,雷光汉写了一部回忆录《苏联流亡记:一个中国‘外逃者’的回忆录》,对以上情况做了详细记述,回忆录中也展示了他所耳闻目睹的七十年代及其之后的苏联社会政治人文生态,克格勃机构在苏联的统治运作等,此书被党史专家高华教授称为“一部奇书”,本文关于雷光汉经历的记载多来自此书。五七之难及与沈元的交往雷光汉,湖南人,北大历史系55级2班学生,他与沈元同级不同班。雷光汉所在的班,有几位同学在57年鸣放中贴出了北大第一张大字报,而雷光汉不是第一张大字报的参与者。雷光汉的右派罪名是反苏,他的言论是“俄国曾占领了中国很多地方,即使按照不平等条约,‘江东六十四屯’也仍是中国的领土”,据雷光汉的回忆,他的反苏言论众所...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