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不信东风唤不回——纪念张君劢诞辰一百二十七周年

日期: 2014-08-08
浏览次数: 2

转载于《世界华人周刊》

文/楚寒

  2014年1月18日,是20世纪中国哲学学者、政治活动家张君劢诞辰127周年的日子。长期以来在华人世界,无论是大陆、台湾、还是港澳,抑或是海外,“张君劢”这个名字都几乎已被淡忘了。所幸近几年来,随着大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宪政”,各界人士围绕“宪政”问题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这位历史人物重又浮现于公共舆论空间。有关张君劢的生平事迹、言行思想也在诸多的学术研讨会上被提起,原因乃是,张君劢的平生事业几乎都围绕着宪政、立宪开展,“宪政”可以说是张君劢一生治学从政的关键词。

  这是一位在近代百年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他一生纵横政学两界,参与了他身处时代诸多重要的政治事务和学术活动,在政治领域和学术世界均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既在政治舞台上不断地影响着时代,又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由此造就了他这一生的双重身份: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对此,张君劢曾这样坦露心迹:“自身兴趣,徘徊于学问与政治之间,政治不需要我时,学问的兴趣足够消磨岁月。”

  这位民国时代学者从政的典范,这位储安平心目中“学问、操守、私德,在今日之中国属于第一流”的政治活动家,却大半生不见容于且开罪于国共两党,进而受到20世纪中国这两大政治实力疾风骤雨般的打击。

  在国民党方面,张君劢因为反对二次革命,从事反蒋活动,反对并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不满蒋介石未遵守《中华民国宪法》,导致他所创办的大学被国民党政府接收,他创办的杂志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他本人遭国民党特务逮捕拘禁,他参与发起成立的民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他创立的民社党遭到台湾当局的迫害;在共产党方面,张君劢因为是近代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最早的批评者,他批判唯物论和激进的马列主义,他否定阶级观念和暴力革命,他抨击俄国的十月革命,他反对在中国走苏俄式的暴动专制道路,抗战期间他致函毛泽东要求取消共军和陕甘宁边区,国共内战期间他抱持反共姿态,反对在中国实行共产主义,流亡海外后,他在各国讲演反共思想,这些作为导致他被有共产党背景的学生指控“传播反动的思想”而失去教职,被蔡和森等早期共产党人撰文抨击,被毛泽东指斥为“鼓吹谬论的玄学鬼”,被共产党认定为“一直顽固坚持反共立场”,被中共新华社列为“头等43名战犯”之一而进行通缉。

  但事实上,身为20世纪中国政治光谱第三种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君劢既不是国民党所指控的“煽动学潮和工潮,参加叛乱,并企图颠覆政府”,也不是共产党所宣称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完全成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帮凶”,而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位孜孜不已的宪政主义者和宪政活动家。他这一生致力于的多份事业和撰写的著述文章,全都是为了他心目中的宪政理想,为了他憧憬中的未来之民主中国,历经八十余载年月而始终如一。

  为此,学者陈奎德如此写道:宪政,是张君劢一生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中国梦。起草1964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张君劢对现代中国最重要的贡献。迄今为止,它仍是近代中国最好得一部宪法。从政治后果看,中华民国(台湾)宪政民主转型的成功是奠基在(解除戒严令之后的)该宪法之上的。由于此一卓著成就,张君劢被广泛称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该宪法是他留给中国最大的政治遗产。展阅这位业已载入百年中国宪政史的学者活动家的生平,目睹他所主导起草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实践中导致台湾宪政民主的开花结果,可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算过譽。

  在此意义上,尽管张君劢已被华人社会遗忘了很多年,尽管他的重要性如今仍在一定范围内被淡化,甚至被扭曲,但是他此生所从事的事业、他的著述思想已经载入历史,那是近现代百年中国人追求民主、追求宪政的一部历史。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极为喜爱的一句诗,那是宋代诗人王令的那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在漫长的岁月风霜之中,包括梁启超、张君劢在内的20世纪中国宪政主义者们,他们矢志不渝的努力绝不会白费,他们的勇毅、才智和奋斗历程将长久地存于世间。时光已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目前为止,宪政仍然是中国大陆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幅远景,但是在许多个绝望的午夜时分,我不断地安慰自己,有过去和现在诸如张君劢这样的仁人志士执着的、前赴后继的追求,宪政的最求,宪政的春风总有到来的一天。

  注:张君劢(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劢,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任,笔名君房,以字行,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宝山)。20实际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1946年主导起草《中华民国宪法》,确立政体为倾向内阁制的五院制度,并参与政府的组织工作。著有《立国之道》、《明日之中国文化》、《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等。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