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不信东风唤不回——纪念张君劢诞辰一百二十七周年

日期: 2014-08-08
浏览次数: 2

转载于《世界华人周刊》

文/楚寒

  2014年1月18日,是20世纪中国哲学学者、政治活动家张君劢诞辰127周年的日子。长期以来在华人世界,无论是大陆、台湾、还是港澳,抑或是海外,“张君劢”这个名字都几乎已被淡忘了。所幸近几年来,随着大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宪政”,各界人士围绕“宪政”问题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这位历史人物重又浮现于公共舆论空间。有关张君劢的生平事迹、言行思想也在诸多的学术研讨会上被提起,原因乃是,张君劢的平生事业几乎都围绕着宪政、立宪开展,“宪政”可以说是张君劢一生治学从政的关键词。

  这是一位在近代百年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他一生纵横政学两界,参与了他身处时代诸多重要的政治事务和学术活动,在政治领域和学术世界均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既在政治舞台上不断地影响着时代,又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由此造就了他这一生的双重身份: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对此,张君劢曾这样坦露心迹:“自身兴趣,徘徊于学问与政治之间,政治不需要我时,学问的兴趣足够消磨岁月。”

  这位民国时代学者从政的典范,这位储安平心目中“学问、操守、私德,在今日之中国属于第一流”的政治活动家,却大半生不见容于且开罪于国共两党,进而受到20世纪中国这两大政治实力疾风骤雨般的打击。

  在国民党方面,张君劢因为反对二次革命,从事反蒋活动,反对并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不满蒋介石未遵守《中华民国宪法》,导致他所创办的大学被国民党政府接收,他创办的杂志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他本人遭国民党特务逮捕拘禁,他参与发起成立的民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他创立的民社党遭到台湾当局的迫害;在共产党方面,张君劢因为是近代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最早的批评者,他批判唯物论和激进的马列主义,他否定阶级观念和暴力革命,他抨击俄国的十月革命,他反对在中国走苏俄式的暴动专制道路,抗战期间他致函毛泽东要求取消共军和陕甘宁边区,国共内战期间他抱持反共姿态,反对在中国实行共产主义,流亡海外后,他在各国讲演反共思想,这些作为导致他被有共产党背景的学生指控“传播反动的思想”而失去教职,被蔡和森等早期共产党人撰文抨击,被毛泽东指斥为“鼓吹谬论的玄学鬼”,被共产党认定为“一直顽固坚持反共立场”,被中共新华社列为“头等43名战犯”之一而进行通缉。

  但事实上,身为20世纪中国政治光谱第三种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君劢既不是国民党所指控的“煽动学潮和工潮,参加叛乱,并企图颠覆政府”,也不是共产党所宣称的“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完全成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帮凶”,而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位孜孜不已的宪政主义者和宪政活动家。他这一生致力于的多份事业和撰写的著述文章,全都是为了他心目中的宪政理想,为了他憧憬中的未来之民主中国,历经八十余载年月而始终如一。

  为此,学者陈奎德如此写道:宪政,是张君劢一生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中国梦。起草1964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张君劢对现代中国最重要的贡献。迄今为止,它仍是近代中国最好得一部宪法。从政治后果看,中华民国(台湾)宪政民主转型的成功是奠基在(解除戒严令之后的)该宪法之上的。由于此一卓著成就,张君劢被广泛称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该宪法是他留给中国最大的政治遗产。展阅这位业已载入百年中国宪政史的学者活动家的生平,目睹他所主导起草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实践中导致台湾宪政民主的开花结果,可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算过譽。

  在此意义上,尽管张君劢已被华人社会遗忘了很多年,尽管他的重要性如今仍在一定范围内被淡化,甚至被扭曲,但是他此生所从事的事业、他的著述思想已经载入历史,那是近现代百年中国人追求民主、追求宪政的一部历史。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极为喜爱的一句诗,那是宋代诗人王令的那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在漫长的岁月风霜之中,包括梁启超、张君劢在内的20世纪中国宪政主义者们,他们矢志不渝的努力绝不会白费,他们的勇毅、才智和奋斗历程将长久地存于世间。时光已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目前为止,宪政仍然是中国大陆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幅远景,但是在许多个绝望的午夜时分,我不断地安慰自己,有过去和现在诸如张君劢这样的仁人志士执着的、前赴后继的追求,宪政的最求,宪政的春风总有到来的一天。

  注:张君劢(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劢,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任,笔名君房,以字行,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宝山)。20实际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1946年主导起草《中华民国宪法》,确立政体为倾向内阁制的五院制度,并参与政府的组织工作。著有《立国之道》、《明日之中国文化》、《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等。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1
来源:视频号他只当了五年校长 却造就了浙江一代科技新贵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范汉杰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范汉杰(1896年10月29日—1976年1月16日),名其迭,字汉杰(一说字韶宾),以字行,广东大埔人。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范汉杰早年毕业于广东陆军测量学堂。曾任广东陆军测量局三角课课长、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桂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第六路军司令等职。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在粤军第一师邓仲元部历任参谋、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6年任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第十师师长。北伐战争期间,参加过汀泗桥战役、马回岭战役等作战。其后出国留学,曾到日本、德国考察学习。回国后升至第一军副军长兼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主任。全面抗战期间,历任第二十七军军长兼郑州警备司令、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行营副主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徐州“剿总”副总司...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何以潮汕:地理篇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这几个字连在一起怎么读?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