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5年1月3日 海博TV
公元1031年,一位青涩少年意气风发、胸怀抱负,告别了故乡福建仙游,独自奔赴一线城市开封。彼时,他年仅19岁,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时光的车轮缓缓滚动。从青涩少年到华发渐生,漫长的三十六载打工生涯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承载着他的欢笑与泪水、荣耀与沧桑。
尽管无数次吟唱着“归隐之梦”,可他的内心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一路披荆斩棘、升级打怪,解锁更高段位的人生。
他,就是蔡襄。
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士大夫,
同时,
也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人”。
秉持公正无私 敢作铮言直谏
初入职场的蔡襄,因一首针砭时弊的《四贤一不肖》诗声名遐迩。
那时,恰逢宋仁宗有志推动革新。蔡襄被钦点为谏院的四名谏官之一,与欧阳修等人齐名。
谏官的主要职责是批评大臣专权妄为,归正朝政的缺失。
换句话说,就是“越级告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台谏的一个王朝。我们熟知的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等名臣都曾当过谏官。欧阳修曾说“不得为宰相,必为谏官。”台谏被认为是皇帝与宰相之外的第三势力,他们由天子亲擢,负责提出批评,纠正违失,让帝制国家有相对稳定的纠错机制。
初任谏官的蔡襄,就以敢于直谏而闻名。
他先后弹劾了两位当朝宰相,一位是权倾朝野、善于玩弄权谋的三朝宰相——吕夷简;
△北宋宰相 吕夷简(纪录片《蔡襄》)
另一位是富贵闲适的“太平宰相”——晏殊。
△北宋宰相、词人晏殊(纪录片《蔡襄》)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是北宋士大夫独有的精神气节。
在这股浩然正气的浸润下,蔡襄始终视国家兴亡为己任。在他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荣辱安危皆可置之度外 。
“苟利国家,岂顾后患”是蔡襄初任谏官时,向宋仁宗呈上的奏章——《论李淑梁适奸邪》中的一句话。
面对奸邪时,他会不顾自身安危,刚毅凛然。可理智如蔡襄,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蔡襄向宋仁宗进谏
蔡襄进士及第那年,蒙晏殊慧眼相中,一路提携。然而,在庆历新政最关键的时候,身为宰相的晏殊,却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甚至将新政的中坚力量欧阳修调走,远离权力中心。
在恩情与大义面前,蔡襄最终还是选择了弹劾晏殊。此时的弹劾,已不再是关乎自身安危,更有可能背负上骂名。
参劾于他,是为了国家兴衰之大义。
送别于他,是难舍多年师生之情谊。
仕途几番跌宕 终铸璀璨明珠
别以为职场委屈是普通“打工人”的专利。其实,它无关职位高低。
在权知开封府的时期,蔡襄处理了一起震惊朝野内外的命案。当朝宰相陈执中府中的婢女惨死,死因成疑。
蔡襄努力查明真相,希望严惩凶手。可宋仁宗却极力保全陈执中,几度更换审查的官员。见公理难行,蔡襄愤而请辞,提出回家乡福建任职。
谁知,世事无常,在归乡的途中,蔡襄的长子和发妻相继病逝。这是蔡襄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那年,他44岁。
“半年之间,再罹凶苦,生意几尽。……思欲归休以奉晨夕”。在蔡襄给好友的信中,虽寥寥几句,却蕴含着难以言说的苦涩与哀伤。
然而,“生平不能为生,无田可耕……舍官而养,遂为穷人”。
为官多年,宦海沉浮,蔡襄始终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为了维持一家生计,奉养八旬母亲,纵有万般无奈,这官场的“工”还得继续打下去。
都说平凡如沙粒
能长出野草
也能磨砺出珍珠
三十六载春秋,蔡襄的仕途之路“三起三落”。他48岁时,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他被授为翰林学士,任三司使,主管国家财政。
此时的蔡襄,已然磨砺成了那颗璀璨的明珠,绽放着独属于他的夺目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