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日期: 2024-07-15
浏览次数: 4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6月19日

徐志摩是个热情奔放的人,据说朋友都很爱他,在他短暂的一生,算得上至情至性,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的前妻张幼仪。

张幼仪长相憨厚,受教育程度不深,为人实干,追求实际,跟喜欢浪漫美学的徐志摩显得格格不入,婚后两人生下一子,名为徐积锴,小名阿欢。

完成传宗接代任务后,徐志摩迫不及待地离开家,出国留学。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偶遇林长民和女儿林徽因,林徽因才16岁,梳着两条辫子,差点就把徐志摩叫为“叔叔”。

面对漂亮又有才气花季少女,徐志摩动了情,开始疯狂追求林徽因。即使后来张幼仪也漂洋过海跟徐志摩团聚,也没有改变其现状:怀着二胎的张幼仪被狠心抛弃,独自一人前往德国生下孩子徐德生(彼得)。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志摩在张幼仪和其孩子上面,是渣得明明白白。

张幼仪不敢堕胎,他说“坐火车也会出事故会死人,难道因此就不坐火车吗?”

生下彼得后,徐志摩来到德国,带着离婚协议书来找张幼仪,成功离婚后徐志摩破天荒地对张幼仪露出了笑脸,还一起去医院看望了彼得。

因为不爱,也不心疼,丝毫没有想过张幼仪要如何独自养活这个孩子。

而小彼得也可怜,不被父亲喜欢,命运多舛,不到三岁就夭折了。夭折的原因是没钱做手术,金额太大,徐家父母又没见过彼得,不愿意出这笔钱。

这时候距离张幼仪回国逆袭,只剩下一年。

离婚又丧子的张幼仪发奋图强,学习语言和教育,从此开启自己的励志人生下半场。

因此,徐积锴是名副其实的三代单传。

徐家是当地的首富,徐志摩又去世得早,张幼仪后来也赚到大钱,在张幼仪的用心教育下,徐积锴走上了一条和自己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徐积锴才13岁,因为母亲出国,他是被养在爷爷奶奶膝下。徐志摩去世后,张幼仪便把徐积锴接过来,亲自抚养。

由于是徐家单丁独传,全家上下对之都寄予厚望。出世百日,家人在他面前摆了裁缝用量身尺、小算盘、铜钱和一把笔,让他“抓阄”。

徐积锴看了片刻,先是瞅着算盘,继而扫到尺子,最后盯上一样东西,伸手便抓起——哟,那正是徐志摩用过的毛笔。

爷爷徐申如先生喜出望外,把孙子高高举起,骄傲极了:“又是一个读书人!”

但从未受过父亲教育的徐积锴终究和文学无。徐积锴后来的生活道路,也与祖父的寄望毫无关系。

徐志摩死后不久,徐积锴中学毕业,就读交通大学念土木工程。

1947年徐积锴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科技大学攻读经济和土木工程,先为土木工程师,后来从商,成为了一个和母亲相似的人。

有人曾问起徐积锴,为什么你没有走上文学的道路呢?

他总是会回答说:我对作诗立文根本一窍不通,我是一个务实派。

虽然职业上,没有子承父业,但在审美上,徐积锴倒是跟徐志摩如出一辙。

当张幼仪问他想要求娶什么样的女孩时,徐积锴毫不犹豫:“要漂亮的”。

张幼仪苦笑,还真是亲生的,但还是依照儿子的喜好,物色到一位长相姣好的女孩,名叫张粹文。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积锴、张粹文婚纱照

也是这个女孩子,一辈子和徐积锴夫唱妇随,始终如一。

这背后也有张幼仪的一份功劳,她自己淋过雨,知道夫妻俩家世、三观、学识都要匹配,才能走到最后。基于这点,她不惜扮“黑脸”,要求儿媳苦读语言、学礼仪、发展爱好。后来徐积锴出国留学,在张幼仪的支持下,儿媳张粹文也一同前往。

那时候,徐积锴一共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孩子,才满一岁,是张幼仪包揽了养育的责任。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张幼仪的生活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在战火之中独自拉扯四个孩子长大,其艰辛不言而喻。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张幼仪和四个孙儿

1948年,张幼仪和四个孙子一起前往香港。在香港生活了几年后,1953年,张幼仪觉得孩子还是应该和父母在一起,当时的规定是一家人不能全部离开,必须留下一个。

张幼仪思来想去,自己留了下来,将四个孙子送去跟父母团圆。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张幼仪把孙儿教得不错,这些后代长大后,在各行业都能独当一面。

徐稘,大孙女,出生于1939年,长相酷似妈妈张粹文。她本科读的是数学专业,后来硕士攻读商业管理,毕业后直接在IBM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等分别工作了10年,同时学会了飞机驾驶,也是很飒。

徐放,二孙女,出生于1944年,大学学习的是室内设计的专业,也曾经任职于多家建筑设计公司,在一家针对援助中国的文化基金会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赞助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因为长期居住美国的关系,她的汉语已经说的不是很利索。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行,三孙女,她在2023年10月份还携带丈夫、儿子会还回到了家乡海宁,徐行从事的是教育行业,博士毕业后开始在各个高校任职,从工作上来讲,和祖父徐志摩倒是接近。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善曾,小孙子,出生于1946年,目前来看是这四个孙儿之中成就最高的,耶鲁大学毕业的他,还取得了四个学位!毕业后的徐善曾在美国的原子能委员会工作,担任了纽约某家公司的高级管理,金融方面颇有天赋,这点遗传了张幼仪的商业基因。

他的妻子倒是会将中文,广东话、上海话都说得很溜,就是普通话不行。

作为徐志摩的后代,令人遗憾的是,徐志摩后人,特别是第三代、第四代,不仅没有一个从事文学工作,更甚至,连汉语都不怎么会说了。

就像徐行经常回到家乡,随行都需要配备翻译,题字、寄语更都是用英文书写,仅仅能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行一家人在徐志摩旧居留下的话)

徐志摩的后人了解徐志摩,都需要依靠史料和课本,可见,他们本身,并不是十分在意徐志摩后人这个头衔,他们的自身取得的成就,也并非依靠这个光环取得。

欣慰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祖父,曾祖父的文学成就,虽然生长在海外,但提起徐志摩,他们感觉和中国的距离很近。

就像徐志摩的曾外孙Bentley,就曾苦练过中文,基本的交流他能听懂一半。

但是终究,他们已经彻底西化,和他们祖先徐志摩推崇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渐行渐远。

徐志摩后人:举家定居美国,无一人从事文学,回中国需要带翻译

徐志摩的后代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2024 - 09 - 10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3日关于中国现代诸作家文/李泽厚我是顽固的挺鲁派,从初中到今日,始终如此。我最近特别高兴读到一些极不相同的人如吴冠中、周汝昌、徐梵澄、顾随等都从不同方面认同鲁迅而不认同周作人、胡适。这些人都是认真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并非左翼作家和激进派,却都崇尚鲁迅,鲁迅不仅思想好、人品好,文章也最好。我崇尚鲁迅,觉得他远超其他作家,包括超过张爱玲、沈从文等,当然也是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无法可比的。鲁迅具有他人所没有的巨大的思想深度,又用自己创造的独特文体,把思想化作情感迸射出来,确实非同凡响。把张爱玲说成比鲁迅更高,实在可笑。艺术鉴赏涉及审美对象诸多因素的把握和综合性的“判断”,不能只看文字技巧。张爱玲学《红楼梦》的细致功夫的确不错,但其境界、精神、美学含量等等,与鲁迅相去太远了。要论文字,陀思妥耶夫斯基恐怕不如屠格涅夫,但他的思想力度所推动的整体文学艺术水平却远非屠格涅...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哲学教会我的10件事(上)什么是哲学 ?
2024 - 09 - 10
来源:视频号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