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日期: 2023-01-28
浏览次数: 5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1-05

北宋诗人黄庭坚,青年时代曾经游学于苏轼的门下,后来在诗歌创作上“宗杜学韩”,广纳百家,独辟蹊径,自成一派。

后世文人多有学习黄庭坚创作风格者,于是逐渐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一个诗流派,叫做“江西诗派”。黄庭坚因此被奉为此派的宗主,得到了“诗中达摩”的称号。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不过黄庭坚得到“诗中达摩”的称号,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于“江西诗派”有开创之功,而在于他喜欢在诗中讲一些禅理。

有人说黄庭坚喜欢借诗说禅,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不过事实上他在幼年时代,已经受到了禅学思想的影响,这一点从他七岁时所作的《牧童》诗就看得出来。

一、《牧童》赏析

《牧童》——北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诗歌描写的是一个牧童骑着牛,吹着笛子,经过村落的画面。第一联交代了具体的事件,第二联抒发的是黄庭坚自己的感想。

远远地,黄庭坚看到一名牧童骑着牛从村前经过。牧童手中拿着一根短笛正在吹奏着,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怡然自得的轻松感觉。

于是黄庭坚点评道:有多少人整日里往来于长安那种大城市,为了争名逐利机关算尽,他们过的日子却不如你(牧童)逍遥啊。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很显然,黄庭坚的这种思想正是出于“禅学”的思想。禅宗反对人们为了欲望而奋斗,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禅学家们认为人生在世,只不过是“一刹那”的光阴,荣辱得失都只是眨眼之间的存在,所以他们主动“动静无为”。

即《坛经》所说的:“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住。”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没事别瞎折腾了,顺其自然,就在乡下放放牛、吹吹笛子度过余生,不也很好吗?

这首诗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来写的话,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因为它并没有讲出什么“新鲜”的道理,但是这如果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写的,那自然就不同了。

读了这首诗,我一边感叹黄庭坚果然“早慧”,另一边又觉得“诸葛亮诚不我欺也”。因为诸葛亮当年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兄长提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葛亮担心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从小就这么聪明,思想就这么成熟,长大以后恐怕难成大才。我以前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完全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脑回路”。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哪里有人会因为自己儿子小时候太聪明,就断言他大了不中用的道理呢?但是当我读到黄庭坚这首《牧童》的时候,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写出《牧童》,的确算是“有才”了。但是这个“才”,只是刻苦用功的“苦读之才”,而非思想超卓的“开悟之才”。

禅宗的思想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已经算是难以吃透的了,一个七岁的孩子懂什么呢?黄庭坚能有这样的思想,多半还是由大人灌输给他的。

值得一说的是,黄庭坚自创诗风,后来形成流派,他“门下弟子”全部都是靠“苦读”“炼字”来写诗。借诗文讲大道理是很厉害的,但是在诗歌创作的艺术与灵气方面,严重不足。

江西诗派的创作艺术水准较低,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他们本身缺乏文学想象力,只能靠生硬的“说理”和“议论”来写诗;二是因为他们喜欢采用前人的成句。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但是与此同时,江西诗派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人的影响。所以说这一派诗人写的只是 “学者诗”不是“才子诗”。这一点,从他们的老“祖宗”黄庭坚那里就没有“起个好头”。

二、黄庭坚品行出众

再说黄庭坚,他在宋代的名气非常大。但是这种名气也并非主要靠诗带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道德品行的出众带来的。

黄庭坚在家中算是一个孝子,在社会交往中,也是很多人的良师益友。他立身很正,品行出众,所以大家也乐于歌颂他,模仿他,向他学习。

黄庭坚出生于一个号称是“十世书香”的显赫门第,他们家大概从唐朝中期开始,就老是出“进士”了。一般的人家,几代、几十代,可能都考不中一个“进士”。

但是考“进士”这件事搁黄庭坚家,就像“发豆芽”一样容易。别管什么黄豆、绿豆,只要往黄家的“缸”子里一扔,过几天就能收获满满一大缸豆芽。

黄家的孩子成才率之所以会这么高,和他们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据说黄庭坚的曾祖父,曾经给他们家立了一个“黄金家规”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在这个“家规”里面规定从黄庭坚的曾祖父那儿开始,以后生下的黄家孩子,“必岁延名宿,教育后生,务期典籍精通,文章晓畅,更且敦励行谊,以成大器”

也就是说,家规规定家中一定要给孩子请最好的老师。“名宿”就是指文化圈儿里出名的高辈高人,如苏轼这种。要让最好的老师来教孩子,还要让孩子精通儒学经典,能写好文章。

“生豆芽”最理想的水温是多少?“纱布”要多大一块?隔多久时间“浇一次水”,当中要不要加“土霉素”什么的催熟,黄庭坚曾祖父早就用“黄金家规”规定好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黄庭坚才五岁就有过目不忘之能,《宋史》中介绍:

黄庭坚年五岁,已诵《五经》。一日,问其师曰:“人言《六经》,何独读其五。”老师曰:“《春秋》不足读。”黄庭坚曰:“既曰经矣,何得不读。”十日成诵,无一字或遗。

一部《春秋》一万六千字左右,让现在一个成年人来背也不容易背下来。可是黄庭坚只花了十天,就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不过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也有弊,利是黄家的儿郎,从小就得到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个自不必多说;弊就是“名宿”并不等于“名师”,家里狠抓教育,极容易陷入“填鸭”的陷阱当中。

不信你看,七岁的黄庭坚写诗写得“老气横秋”,还没有“入世”,就想着还是“出世”好。简直让人有一种“还没学爬就开始学走的”观感,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结语

这首《牧童》的第一联写得比较好,因为在头两句诗中牧童骑牛、吹笛的形象,一直是中国绘画和诗歌,最热衷于表现的“田园牧歌”主题。

黄庭坚诗中的牧童一直处于“动态”之中,他骑着牛“远远”地经过村庄。同时吹奏着短笛,悠扬的笛声,隔着小山包都能听见。

“短笛横吹隔陇闻”中的“陇”,在这里就是指小山丘。这两句诗做到了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有比较强的镜头感。

黄庭坚7岁写了一首诗,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后来成为了千古名篇

至于第二联中的“思想精髓”,其实是出于成年人世界的一些“陈词滥调”。但是由七岁的黄庭坚写出来,就有一种别样的味道了。

所以,有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小孩子学大人讲话”味道,不如骆宾王的《咏鹅》。当然,黄庭坚作为一代诗宗,他的才学并不能以七岁时一首作品来下定论,不过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