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

日期: 2023-01-18
浏览次数: 4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1-07

如今谈论起宋词,我们肯定绕不开“苏辛”。苏是指来自蜀中眉山的苏轼,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辛是指济南府的辛弃疾,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笔下之词题材广阔,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人称词中之龙。

苏轼以诗入词开创了豪放词先河,辛弃疾继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两人虽相差了近百岁,却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一同扛起了两宋词坛一片天,后人将二人合称“苏辛”。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

“苏辛”二人都是天之骄子,也都拥有各自的粉丝,这也引起了关于“苏辛”诗词的研究对比,但一直不分高下。

今天就跟随长风一起来读一读“苏辛”二人在人生艰难,半夜睡不着之时,各自写下的千古名作《西江月》,从这两首词中去感受一下两位奇才诗情画意的人生。

词牌名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据说取自诗仙李太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后在唐五代时期,逐渐演变成流行歌曲,到了两宋时“西江月”词调的格律、音韵、句式等得以发展与统一。

苏轼、辛弃疾二人都有不少《西江月》词流传于世,今天就选二人此词牌名下的千古名作赏析对比。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北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苏轼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中秋佳节之际,此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闲居在黄州,所以这首词整体较为低沉、哀惋,字里行间充满了谪居后的苦闷心情,写尽了苏东坡内心的悲恨。

词的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也透出了苏轼此时的悲凉之意,他用“梦”来形容世事,表明此时苏轼对过去的仕途生活的否定,如大梦一般虚幻,其中心酸往事不堪回首。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

而后他再用风、叶、月、去等多个意象,道出了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此时岁暮秋凉的天气,其实就是他藏于眉间心上的万千愁苦。

特别是“月明多被云妨”这一句,看似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仔细读来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他以浮云来暗示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而“孤光”来比喻自己孤高清白的人格,凄然北望可以看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无限情思。

全篇以“悲”为基调,表达了他对现实不被朝廷重用的落寞和对当下人生的深沉思考,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而多年后几十年后的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在朝堂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乡村闲居。

辛弃疾闲居期间,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词作,其中一首描写夏天夜行于黄沙岭道中经历的名作《西江月》更是千古流传。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这首词真是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词的上片引用“月、枝、鹊、风、夜、蝉”等常见意向,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有视觉、有听觉、有嗅觉的田园风光图。

下片“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的灵动,与上片“稻花香”、“蛙声”的质朴巧妙结合,虚虚实实,动静相称,处处洋溢着农夫们的喜悦之情。

读完仿佛自己置身于头顶明月疏星,面迎稀雨风清,眼前别枝惊鹊,耳闻蛙声蝉鸣,鼻嗅稻花飘香之地,自然心情一片美丽。

辛弃疾这首词用看似土里土气的一些事物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来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是描写农村生活题材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

两位宋代顶级词人,同样是仕途被贬人生不得志,同样是晚上对月吟咏,各自写下《西江月》词, 只是苏轼《西江月》略显清冷,而辛弃疾笔下则多了一份人间烟火气,但都是宋词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

千年来,有人喜欢苏轼那个清冷的中秋夜,有人则更喜欢辛弃疾热闹的夏夜,这也让这两首《西江月》难分伯仲。

但我认为,就这两首词而言,辛弃疾的会略胜一筹。

因为此时的苏轼初被贬,并没有没有后期那般洒脱,尚有点悲秋伤时之感怀,这体现在这首词中就有点患得患失;而辛弃疾虽同样被贬,但在这首词中却平平淡淡,特别是通过他的遣词造句,呈现了清新意境,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9
来源:视频号“心之所系在云大”——云南大学老一辈教师系列访谈 今日关注:杨振昆教授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15日她1966年8月刚被毛主席接见,1969年便被发配农场劳动,她16岁参与革命,建国后行政级别12级,70岁高龄时却窝在一处不足6㎡的小屋中,没用生活费没有医疗费,所有的工作单位拒绝接纳,捡烂菜叶子充饥。她就是曾经红卫兵的五大领袖之一,1983年被判刑,活到2019年,享年98岁。她的兄长是河南的早期共产党员1921年4月5日,聂元梓出生于河南,父亲是当地的名医,也是当地的富绅,所以她的家境较为不错,而且她的父兄长是聂真,是河南早期的共产党员,曾倾尽家财建了滑县的工农革命政权,还曾担任红军29师38旅的政委。因为受到乃兄的影响,因为受到彼时革命思潮的冲击,在1937年,16岁的聂元梓便有了入党的冲动,跑到太原去参加军训班,后来在1938年成功入党,在1939年被送往延安学习。在延安时期,聂元梓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段姻缘,跟当时中央党校的干事吴弘毅结婚了,两个人步...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3日1970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独秀58岁的女儿身绑5只油筒,毅然决然地跳入了大海......陈独秀的女儿名叫陈子美,是他和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所生。陈独秀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平日里很少与子女交流,可陈子美却是个例外。陈独秀在北大任职期间,还算空闲,那便是陈子美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陈子美知道父亲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书房,这让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一天,陈独秀正在书房里忙碌,陈子美便从半掩的门缝里溜了进去,她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天地是什么样子。正当她看得专注时,却被陈独秀发现了,于是她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父亲的训斥。陈独秀可她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训斥她,还给了她一个温柔的眼神,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继续他的工作。陈子美的内心突然被暖流浸润,她直直走过去,伸出手向父亲讨要点心和糖果吃。陈独秀随手拉开抽屉,将一些果糖放在了桌子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陈独秀仍然...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