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日期: 2022-08-31
浏览次数: 11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30日

华为断供几个月后,一位美国工程师说:“华为不是很厉害吗?怎么芯片还没断几个月,你们就把荣耀卖掉了。”其实这样的情况,华为10年前就预料到了,因为稻盛和夫给过我们忠告,让我们避免成为第二个东芝。

历史以来,被美国打压的企业不止华为一个,有一个故事可能大家都不知道。80年代,苏联为了升级自己的装备,从东芝机械公司采购了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这件事情被美国知道了,便以东芝公司非法向苏联出售精密设备为由,对东芝打压、制裁,导致东芝差点“凉凉”。后来,东芝公司服软,花了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这件事情之后,美国又把“魔爪”伸向了其他的日本企业:

1985年,SIA以倾销罪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日本的电子产品提出了301条诉讼。

1987年,美国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购 Fairchild 计算机公司。

1989年,USTR 启动对日本禁止政府采购外国卫星的调查。

1989年,USTR 启动对日本在超级计算机政府采购方面的问题调查。

一套“组合拳”下来,日本的很多科技企业基本上都要“凉凉”。

当时和东芝齐名的还有一家公司是稻盛和夫的京瓷技术公司。在很多企业都纷纷服软时,稻盛和夫并没有屈服,他带领着京瓷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制裁。

10年前,任正非来到日本参观时,稻盛和夫就和他说:“华为现在的技术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如果欧美对华为进行封锁,切断你们的零件供应,你们该怎么办?”一语惊醒梦中人,任正非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稻盛和夫继续说:“想要突破封锁的话,就必须自主研发,京瓷以前就被封锁过,但是我们凭借着自己的力量,靠自主研发走出了一条路来及。”

历史的事件再次重演,在华为成为世界5G领导者时,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美国惯用的“组合拳”又打在了中国企业华为的身上,这一切的一切和之前对待日本企业一模一样。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但是美国没想到的是,华为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了芯片、操作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各个平台,申请了10000多个专利技术,靠着自主创新生存了下来,避免了东芝的惨剧,事后华为任正非说,之前就受到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提醒。

他说:我真的很喜欢稻盛先生,我读了很多书,但是我最喜欢稻盛和夫的书,他的书给我带来了思考,我脑子里有很多想法都来源于稻盛和夫的书。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稻盛和夫的管理理念太过超前,他被大家称之为日本的“经营圣手”。

27岁时,他创立了京瓷科技,面对美国的压力,他带领着公司的团队绝不屈服,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封锁,最终把京瓷科技做到世界500强。

52岁,他发现日本的通信费用太高,于是决定从京瓷拿出1000亿创立了通讯公司KDDI时,进军了通信行业,彻底改变了整个日本通讯业的格局,把原来400日元每分钟的资费讲到80日元。只花了5年时间,KDDI就获利44亿日元,成为日本当时的第二大通信公司,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晚年的时候,他将持有的所有京瓷股份都给了自己的员工,选择出家皈依佛门,归隐山林。人家创业是为了利益,他只是为了一个目标!

后来,日本航空公司面临破产,在日本政府的再三请求下,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不得不再次出山,执掌日航。

上任前他给出了两个条件:

1、我可以不要工资。

2、必须由我独自管理,不需要任何的团队。

就这样,只用了1年时间就让面临破产的日航重获生机,两年半让日本航空重新上市,回到了世界500强。

10年前,稻盛和夫问任正非:“如果美国断供华为,你们怎么办?”

他曾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散财,行之有道。这是利他之心的回报,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不论国界,他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他就像一个传说的“大能”,毫不吝啬于教导年轻一辈,为世界培养了很多杰出的青年。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7月11日1948年末和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落幕,蒋家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对此,常公虽然嘴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硬,但身体却很诚实,私底下却早已做好了退守台湾的准备。尤其是为了将来台湾的可持续发展,他除了加紧对黄金、文物、实业等物质资料的偷运之外,还对文化学者、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进行了所谓的“抢救”计划,如胡适、梅贻琦、陈光甫、张公权、刘鸿生、卢作孚等人,均在其重点“抢救”之列。而这其中,民生实业公司董事长卢作孚则又成为极为重要又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手中有国民党去台必不可少的工具:船。01“船王”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实业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四川合川县人,出生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作为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代人,卢作孚很早就接触革命学说,于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从事过反清保路运动。从1913年开始,在黄炎培、李大钊等人的引导下,卢作孚...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10月26日12 诸神黄昏1935年后的蒋介石,放眼全国,已经没有对手!江浙财团已几乎被吃干榨净!他们已不再是老蒋的“座上宾",而只是老蒋战争、独裁的“提款机”。有用则用之,不用则弃之!是不是像极了“夜壶”?为了战争,老蒋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种种压迫、掠夺政策:如采用绑架、逮捕等恐怖手段对江浙财团敲诈勒索;采取高压手段强行派购公债;指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派打手捣毁并强行改组上海总商会;通过强行加入官股并撤换银行主持人,控制、吞并江浙财团的主要银行中国、交通、四明、中国通商、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银行;通过强行加派官股、人事任免等方式,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掌握在南京国民政府手中。而且,以此为手段,蒋介石几乎将大部分江浙财团的商办银行和私营银行都控制在手中。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浙财团在矿业、铁路、电力、纺织等各个行业的工厂企业,几乎都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吞...
2025 - 04 - 21
来源:百度 2025年2月6日中银大厦谈及中银大厦,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座由杰出建筑师贝聿铭精心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它坐落于香港中环金融中心花园道1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远眺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作为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大楼,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银行的国际形象,更承载着香港金融中心的繁荣与活力。中银大厦的建筑历程与特色中银大厦,这座由贝聿铭倾心设计的香港标志性建筑,自1985年4月动工以来,便吸引了无数目光。经过五年的精心打造,它于1990年5月正式启用,以315米的高度矗立在香港中环金融中心花园道1号,成为当时全香港的至高点,同时也是全球第五高的建筑。其独特的水晶棱柱体造型,不仅展现了建筑的美感,更寓意着中国银行的事业“节节高升”。而与隔壁汇丰银行之间的一场风水大战,更是为这座大厦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使其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香港中银大厦这座曾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的建筑,在三十...
2025 - 04 - 19
来源:视频号中国远征军童子军最小的9岁最大的15岁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