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日期: 2022-08-15
浏览次数: 15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14日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摘自李绅的《悯农》

李绅这首诗,真是太过于经典,从流传的广泛程度上来看,完全可以媲美骆宾王的《咏鹅》,甚至可以说,连牙牙学语的孩子都能背诵。

但这首《悯农》背后的故事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因为老师几乎不会去讲,也不太敢讲。

另外,《悯农》是有两首的,另一首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诗文大概释义为:

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被无端荒废的土地,却经常有被饿死的农民;

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有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汗珠顺着脸颊落到了地上,可有谁能明白,我们碗中的白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作得来的呀!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很有正能量的诗,记得袁老过世的时候,连央视主播也在荧幕上咽声朗读了这首诗。

几欲落泪。

正因为如此,才没有人愿意去过深解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因为那的确不是一件具有教化意义的事情。

但“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些真相了解了反而不是坏事,它能让人更清楚地看清世界的规则和人心的复杂。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现在我们来解读作者李绅。

多情的文字,往往来自于一支绝情的笔,多年以后,李绅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曾经,他是一个穷苦的孩子,父亲在他5岁过世后,他一直跟随母亲苦学;

曾经,他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希望将来能实现理想,经邦济世,匡扶社稷。

如果没有他,元稹就不会写《莺莺传》;

如果没有他,白居易也不会去写《长恨歌》;

甚至,如果没有李绅,元稹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也不会那么顺利地开展下去。

48岁之前,他一直是一个很温和、很善良,热爱古文经卷的读书人。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他曾写过一首《答章孝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可见此时的李绅还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但是49岁的时候,他从右拾遗升任翰林学士、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后,一切就都改变了。

因为,他加入了李德裕集团,深深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

同时,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纸醉金迷、奢侈糜烂,刘禹锡曾受邀参加过他的宴会,写下了著名的《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据史料记载,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家中私妓成群,仕途的发达让他早已经失去了悯农之心。

公元840年,李绅登相,达到了权力的巅峰。

在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时,漠视民间疾苦,百姓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渡江淮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时,他甚至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不必报来。

他甚至公报私仇,处死了江都县尉吴湘,故遭到谏官柳仲郢等人的抗议。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就表达了对李绅的不满,纷纷断交。包括元稹、白居易也在逐渐远离李绅。

总之,那个写出《悯农》的李绅早已经不是一个廉政爱民、心怀赤诚的人了。

这首《悯农》人人会背,背后的故事老师却不会讲,也不敢讲

由于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滥施淫威,李绅死后被定性为酷吏,剥夺了所有荫封,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所以这些事,没有一个老师会在课堂上讲给学生的,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冲击。

勤俭是一种美德,珍惜粮食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可有谁能想到,写出《悯农》的李绅,却是这样一个贪心不足、肆意挥霍的人。

升官后的李绅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初心和本心,以至于背道而驰,最后自吞恶果。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负面典型,可以告诫我们,人只有行得端、走得正才会受人敬重。

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功名利禄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一颗纯洁的心才能让自己活得安宁。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9
来源:视频号“心之所系在云大”——云南大学老一辈教师系列访谈 今日关注:杨振昆教授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15日她1966年8月刚被毛主席接见,1969年便被发配农场劳动,她16岁参与革命,建国后行政级别12级,70岁高龄时却窝在一处不足6㎡的小屋中,没用生活费没有医疗费,所有的工作单位拒绝接纳,捡烂菜叶子充饥。她就是曾经红卫兵的五大领袖之一,1983年被判刑,活到2019年,享年98岁。她的兄长是河南的早期共产党员1921年4月5日,聂元梓出生于河南,父亲是当地的名医,也是当地的富绅,所以她的家境较为不错,而且她的父兄长是聂真,是河南早期的共产党员,曾倾尽家财建了滑县的工农革命政权,还曾担任红军29师38旅的政委。因为受到乃兄的影响,因为受到彼时革命思潮的冲击,在1937年,16岁的聂元梓便有了入党的冲动,跑到太原去参加军训班,后来在1938年成功入党,在1939年被送往延安学习。在延安时期,聂元梓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段姻缘,跟当时中央党校的干事吴弘毅结婚了,两个人步...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3日1970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独秀58岁的女儿身绑5只油筒,毅然决然地跳入了大海......陈独秀的女儿名叫陈子美,是他和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所生。陈独秀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平日里很少与子女交流,可陈子美却是个例外。陈独秀在北大任职期间,还算空闲,那便是陈子美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陈子美知道父亲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书房,这让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一天,陈独秀正在书房里忙碌,陈子美便从半掩的门缝里溜了进去,她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天地是什么样子。正当她看得专注时,却被陈独秀发现了,于是她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父亲的训斥。陈独秀可她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训斥她,还给了她一个温柔的眼神,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继续他的工作。陈子美的内心突然被暖流浸润,她直直走过去,伸出手向父亲讨要点心和糖果吃。陈独秀随手拉开抽屉,将一些果糖放在了桌子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陈独秀仍然...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