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日期: 2022-07-27
浏览次数: 5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1-07

提及《沁园春》这个词牌名,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我最先想到的,是毛泽东的那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磅礴大气,气势恢宏。

也正是毛泽东的这首词,让我一想到《沁园春》这个词牌名,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个词,就是:大气。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但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首《沁园春·恨》,却无疑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

它不是大气的,不是恢弘的,不是磅礴的,而是癫狂的,极致的,惊世骇俗的,直抒心血的,骂天骂地的,毁灭一切的,是来自灵魂最深处的,一声声长叹与呐喊。

它的作者,正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郑板桥20岁为秀才,40岁中举人,一直到44岁才进士及第。

这首词,便是他在中举之前落魄时的作品。

全词如下: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词作一开头,三个排比句就如平地峰峦,突兀而来;又如大河决口,滚滚波涛,喷涌而出。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花是无知无识的,月是无聊无赖的,酒是无德无灵的。

人们常说什么,花能解语,对月能抒怀,饮酒能消愁。

可为什么,此时此刻,他们却丝毫消解不了我内心的痛苦。

内心积郁的痛苦与愤恨,让他终于忍不住要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他要把繁盛艳丽的桃树砍断破坏风景,他要把消遣逗乐的鹦鹉宰杀当下酒菜,他要把砚台焚掉,把琴砸乱,把所有的文章书画全部焚烧,把世间的一切虚名浮利统统毁掉。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鲁迅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

那么此刻,诗人就是在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撕碎毁掉,把悲剧给我们看,抑或是给自己看。

他需要这样的一桩悲剧,去消解内心所有的不甘、不忿、不解,在破坏与发泄中寻得一丝丝能执掌自身命运的快感。

可是很快我们就知道了,他并不是真的痛快淋漓。

在表面痛快淋漓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失落,对社会的失望,以及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绝。

把一切都撕毁了,销毁了,诗人还是不解恨。

于是在下阕,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副场景:

诗人看看自己,头戴着破烂的帽子,身上穿着寒酸的青衫,瘦骨伶仃,多么可笑的模样啊。

他再回头,看看自己简陋的住所:

常年蛰居于一条破巷中,门前冷冷清清,无人顾问,长满了衰飒的秋草。多少个夜晚,细雨打湿窗棂,他独自一人伴着孤灯,形影相吊。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难道他生就要是这样一副寒苦的骨相?

是上天偏要待他如此不公?!

在一阵狂怒后,诗人终于想明白了,造成这一切不公的,并不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天爷,而是这不公不道的社会呀,是那真正执掌万民生杀大权的清王朝的统治者呀!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所生活的年代,清王朝统治者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大兴文字狱。

郑板桥曾亲眼目睹过数十次文字狱,亲近的朋友或因此被罢官,或惨死。

有过这样惨痛的经历,郑板桥的这一句呐喊,也便显得格外振聋发聩:

难道老天爷还真能钳制住我的口,连叹气都不允许吗?

不,我就是如此癫狂,我就是要以如此直露的方式,大喊,大叫,就是要不管不顾地发泄自己的爱与恨,就是要骂醒这天,骂醒这地,骂醒这不公道的世间的一切一切。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也正是在这一声声长长的叹息与呼喊中,整首词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说,前半部分,诗人还仅是在发泄一己的不平与愤恨的话,那么此刻,诗人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最高的统治者,他已是在为整个社会发声。

那些同他一样处在文化专制主义高压下的文人,那些被文字狱迫害、因此丢掉了性命的人,那些有满腹的不平不忿却不敢说、无法说、无从说的人们,郑板桥用最癫狂的词句,为他们出了一口憋闷许久的恶气。

愤世嫉俗的人,在世人眼中,常常是有些癫狂的,乃至不近人情的。

可他们又同时是无比勇敢的,无比让我们羡慕的。

因为不在乎,不在意,他们不屑于迎合世俗,不惧于被孤立被冷落被嘲讽,他们我行我素,同时内心又极其坚定。

许多话,我们不敢说,他们说了;许多事,我们不敢做,他们做了。

比如鲁迅,比如郑板桥,比如庄子。

我成不了这样的人,但在心底,对这样的人,我永远葆有一份敬佩!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