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日期: 2022-04-13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1-08-01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在传统绘画中,习惯将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同时亦将松、竹、梅全称岁寒三友。因此,它们在文人画以及中国民间绘画中出现率很高,是中国历代画家反复描绘的对象。梅、兰、竹、菊、松在白石老人笔下也一再出现,并被赋予了新意。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白石老人画梅,60岁以前的作品画面取景较阔,花枝繁茂,树干虬曲,前后空间关系有所交代,比较写实。60岁以后的作品则发生了变化,画面简练了许多,取折枝式,或将梅枝插入瓶中,或在大面积空白处题写跋文。大多数作品中的梅花不再以线勾画,而以色点花瓣,画面更加率意散淡,此时已减弱了写实的成分。白石老人画梅前后风格的转变与他绘画总体风格的转变是一致的。从白石老人前期所画的梅来看,好像受过金农的影响,但比金农严谨,不若金农放松;后阶段点瓣梅花则与吴昌硕有相近处,不过,白石画梅的个人风格是十分显著的。

更多齐白石画梅作品欣赏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白石画竹,不倚傍前人,自出机杼。他画的竹叶呈“个”字和“介”字形,大小近似,画风竹时,则使其总体方向趋一,从而造成画面的统一和单纯感。墨色基本是浓淡两个层次,既保持了一定的单纯性,又增加了一种厚度,画幅多取竖立长条,画中为两三竿立竹。从一个角度来看,竹叶和枝干也是一种表现符号,画家对这些符号进行充分的摆布,以求得最佳构成样式。

更多齐白石画竹作品欣赏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相较之下,白石在画菊时,当是投入了更多的情感。他在菊花旁经常有篱笆或支架,这些菊花像是生长在庭院或小园里。有些画作中的菊花画几只觅食的雏鸡,更增加几分农家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白石的一首题画诗这样写道:香清色正好幽姿,种向深山孰得知。太息此花非昔比,牛羊常有触篱时。从中可以看出白石老人把古代文人画家的菊所标榜的傲霜超逸的清高之气农家化了,这体现了齐白石对传统文人画在某一方面的跨越。白石除了画人们习见的黄色菊花,还以水墨画白菊,或红、黄、白多色相簇拥的花团,菊叶或墨或青或绿变化多样,花枝或横生或竖长,在表现手法上不拘一格。

更多齐白石画菊作品欣赏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白石老人画松也很别致,他画松大都取折枝式,松枝倒垂,针一般的松叶健挺又蓬松地挂在枝头,这些细密的线轻快而有力度,枯润相济,恰到好处,从中可以看出老人勾线的深厚功力。重墨画出的枝叶背后,映掩着用淡墨湿笔干擦出的树干,造成画面的多样与变化,但全面统一在“线”的和谐交织中。

更多齐白石画松作品欣赏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白石画兰的作品相对较少。他画的兰叶不狂不躁,不张扬不摇曳,兰花饱满,总体显出收敛、含蓄的态势。

更多齐白石画兰作品欣赏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梅、兰、竹、菊、松是传统中国画中极常见的题材,这与其被认定为具有象征的含义有关。作为植物的几个种类本无思想无性情,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高洁、坚贞、不畏严寒甚至不畏强暴等优秀的品格,从而成为画家常画不衰的题材。历史上,文人士大夫经常借以自喻,特别是在不得意时,更是借以抒写自己孤傲不羁的心态。因此,在一代代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工反复描绘的过程中,随着相应审美观念的形成,它们也具有较为稳定的表现程式。

白石老人以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不断迸发出的创造力,把一种朴实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情感融进绘画艺术中,将平凡的非文人农家趣味引进艺术创作。所以,在他的笔下,那种旧时代士大夫文人的孤傲清高气消除了,而代之以农家的质朴、平易和亲切;在表现形式中的某些僵化的笔墨程式也被打破,换上了清新活泼有时略带几分幽默的笔墨意味。应该说这是对文人画的一种丰富和充实,也是一种发展。

赋梅兰竹菊松以新意,齐白石笔下的梅兰竹菊松

齐白石对传统题材梅、兰、竹、菊、松的描绘,同他花鸟画乃至中国画创作总体是一致的。这位年纪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所作出的创新,是牢牢地立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之上的。他对写意花鸟画的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意蕴的拓展和丰富。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26
来源:视频号著名的罗马尼亚哲学家米赫内亚·马鲁察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及其马斯克效率部行为背后思潮的深刻剖析与真知灼见
2025 - 04 - 26
来源:视频号周恩来接见最穷的首富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7月11日1948年末和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落幕,蒋家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对此,常公虽然嘴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硬,但身体却很诚实,私底下却早已做好了退守台湾的准备。尤其是为了将来台湾的可持续发展,他除了加紧对黄金、文物、实业等物质资料的偷运之外,还对文化学者、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进行了所谓的“抢救”计划,如胡适、梅贻琦、陈光甫、张公权、刘鸿生、卢作孚等人,均在其重点“抢救”之列。而这其中,民生实业公司董事长卢作孚则又成为极为重要又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手中有国民党去台必不可少的工具:船。01“船王”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实业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四川合川县人,出生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作为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代人,卢作孚很早就接触革命学说,于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从事过反清保路运动。从1913年开始,在黄炎培、李大钊等人的引导下,卢作孚...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10月26日12 诸神黄昏1935年后的蒋介石,放眼全国,已经没有对手!江浙财团已几乎被吃干榨净!他们已不再是老蒋的“座上宾",而只是老蒋战争、独裁的“提款机”。有用则用之,不用则弃之!是不是像极了“夜壶”?为了战争,老蒋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种种压迫、掠夺政策:如采用绑架、逮捕等恐怖手段对江浙财团敲诈勒索;采取高压手段强行派购公债;指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派打手捣毁并强行改组上海总商会;通过强行加入官股并撤换银行主持人,控制、吞并江浙财团的主要银行中国、交通、四明、中国通商、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银行;通过强行加派官股、人事任免等方式,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掌握在南京国民政府手中。而且,以此为手段,蒋介石几乎将大部分江浙财团的商办银行和私营银行都控制在手中。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浙财团在矿业、铁路、电力、纺织等各个行业的工厂企业,几乎都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吞...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